李湘軍
【摘要】中職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課堂教學中的課件制作在中職教育信息化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制作一套完美的中職CAI課件需要從實踐中總結、分析CAI教學資源,應用要注意教學性、藝術性、協調性和簡潔性,從而更好地為中職教育教學發展提供堅實的信息化理論基礎。
【關鍵詞】中職CAI 教學性能 創造性思維 素質教育 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軟件)庫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241-0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為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前景。我國中職教育形勢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各種信息化媒體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廣泛的適應性,日益顯示出優于傳統教育方法的作用,因而被運用于各門學科的教學中。然而中職學校的CAI課件是否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是否取得了它應該取得的效果呢?現僅從本人的實踐和探索中,說說我對制作CAI課件的一些看法。
一、課件制作中的教學性是課件賴以生存的基礎
這里所說的教學性,主要是指它的教學內容,我們知道任何形式的教學軟件都是為它的內容服務的,如果脫離了教學內容,其形式再好,也只能是隔靴搔癢,為確保教學性能的良好實施,在教學實踐中應采用多種CAI模式進行教學,體現思想的靈活性,不應把思想僵化在某一種固定模式上。
1.教學任務。即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是什么?是練習、解決問題的任務,還是傳授新知識、培養學生的智力、情感的任務,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根據側重點不同,選擇適當的適合于中職學生的CAI教學形式。
2.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學科的內容是有區別的,即使同一學科的不同部分內容性質也不同,如在某一教學中,一部分注重概念的學習,抽象性較強,而另一部分又偏重于實際操作、具體化、形象性強,這就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性質去選擇更為適合于學生的CAI教學方法。
3.學生水平。即學生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課件制作中的教學性包括它的教學實用性,也就是可操作性和使用的廣泛性,現代教學理論主張教師不僅是知識層面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知識的引路人,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知識教學體系中的主動建構者。因此,我們在設計和制作CAI課件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多設計一些交互界面,激起他們操作的欲望,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課件制作的謀篇布局,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
教學設計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它為教學的實施提供可靠的“藍圖”,通過教學設計,教師清楚地知道學生要學的內容,學生將產生哪些學習行為,教師可以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后的狀態,便于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同樣,課件設計也是制作高質量課件的前提和基礎,在課件制作的實踐中,常可以看到這些現象:有的課件知識點不明確,重難點不突出,為制作而制作;有的課件單純為顯示而制作,而不考慮學習者的認識規律和能力,也不照顧教師使用方便與否,這些現象的根源就是沒有進行課件設計。
在CAI課件的設計制作中,課件首頁不但要有畫面和音樂的美感,同時還要使美感作用于學生心理,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首頁就好比書籍的前言部分,它用來對課件的內容、功能等進行簡要說明,設計者可根據不同類型的課件和使用對象,適當選擇各種媒體信息進行設計,使欣賞活動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課件的結尾不但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概括和總結,而且還應該以提出問題的方式,供學生展開討論,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
三、課件制作中媒體運用的協調性也是在設計時要加以認真思考的重要內容
從理論上說,媒體應用越多,其所要表現的內容就越豐富,其效果就越好,特瑞赤拉曾指出:人們一般可以記住自己閱讀到的10%,自己聽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聽到的50%,自己所交談時所說的70%,上述結論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作用聽覺和視覺,能提高學習效果和記憶率。因此,在課件制作中,所涉及的媒體越多,其相互間的協調性就越重要,對學生的刺激就越強烈。但如果對于它們之間的關系處理得不好,也極易使學生的感官相互沖突,影響學習效果,所以在課件的制作中,不能把各種媒體無原則地結合,而應該在充分注意其教學特性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組合、搭配,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四、課件制作中注意操作的簡便性和資源共享是課件開展的有利途徑
制作CAI課件永遠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的原則,不應過分追求“高、大、全”,而要講究“短、頻、快”許多教師希望多媒體課件“好玩”一點,“花”一點,這往往造成界面色彩艷麗,字體變化繁多,畫面背景復雜,大量的三維動畫使一個課件動輒數十兆,這種片面追求“技術含量”的結果,影響了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關注,影響教學效果。隨著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發展,網絡化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教師可朝網頁制作方面發展,以便經修改后能在相應的職業教育網站發布,以加強校內外、甚至國內外的教學資源共享,這樣可以降低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在此要注意制作的課件必須以其兼容性好和操作簡便為前提條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五、制作CAI課件中值得提出的幾個問題
1.CAI代替不了學生的學習經驗,如在操作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學生僅憑老師講授是不可能明白的,這時不妨讓具體地多操作一下,讓生活經驗告訴學生真切的答案。
2.CAI的制作要為學生留下充分的思維空間,不少課件充當了電子圖書的角色,這跟素質教育思想大相徑庭,好的課件應符合啟發性原則,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如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對文件的復制及移動這一操作的講解:復制及移動的操作到底有幾種方法呢?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也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再以CAI課件展示學生歸納的結果,只有這樣,學生的主動作用才能在活動中得到真正的體現。
3.CAI課件不能代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是不能改變的,教師不僅具有計劃和開發的能力,還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這些都是課件無法替代的,有些教師在制作CAI課件時,試圖將課件制作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去代替自己的講解,這是不切合實際的,課件不是教師的替代者,程序式的教學課件應用是無法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的,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僅僅是一種形象生動的輔助手段,而不是教師本身。
總之,多媒體教學的出現,對于更新人們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我們也應看到它們的缺點和不足,建立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軟件)庫,讓教師從不同的教學資源庫中不斷地學習,這樣,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進度和要求,制作電子教案,即做即用,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選材,省工省時,靈活機動,這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好辦法,所以,我們應與有關單位聯合,建立資料庫,成立課件制作技術咨詢站,豐富制作素材,以加大思想技術、交流,從而提高教學課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