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腸炎治療中阿奇霉素應用的臨床療效及臨床意義。方法:選擇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110例急性腸炎患者,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55)與實驗組(n=55),對照組施以常規消炎藥物治療,實驗組施以阿奇霉素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癥狀好轉時間與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對照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0.91%,明顯低于實驗組的98.18%,其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明顯長于實驗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結論:阿奇霉素對于治療急性腸炎具有良好效果,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同時能夠縮短患者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并且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急性腸炎;阿奇霉素;臨床療效;臨床意義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gnificance of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nter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nteritis.Methods :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acute enteritis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55)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 = 55) by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anti-inflammatory drug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 was 70.9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experimental group 98.18%.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Azithromycin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nteritis, which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but also shorten the time of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does not pro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s a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Acute enteritis; Azithromycin; Clinical efficacy; Clinical significance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32-01
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疾病,主要是由細菌或者病毒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其典型的臨床癥狀為腹痛、腹瀉等,將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諸多患者通常會使用常規的消炎藥物,例如阿司匹林等,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短期效果,然而若長時間服用將會導致患者產生較強的耐藥性,進而影響藥效的發揮,并且還將對患者的腎、肝等器官產生一定的損傷性[2]。為避免上述不良情況的發生,目前醫生主要使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同時能夠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對患者形成較大保護,具有重要的臨床治療意義[3]。本文將重點探討急性腸炎治療中阿奇霉素應用的臨床療效及臨床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110例急性腸炎患者,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齡為37-58歲,平均年齡為(47.5±4.9)歲;實驗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齡為38-59歲,平均年齡為(48.2±5.1)歲。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腸炎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未患有其他細菌性感染疾病或者合并癥。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嚴重的合并癥;②對阿奇霉素過敏;③患者家屬不同意此次研究目的與方法。將此次的研究目的與方法告知兩組患者及其家屬,由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此實驗經倫理委員會同意。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處理,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施以常規消炎藥物治療,例如服用阿司匹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1028,2010-11-23,生產單位:北京曙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每日3次,每次0.3-0.6g,1周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
實驗組施以阿奇霉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121,2010-10-14,生產單位: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治療,將適量的阿奇霉素與250ml0.9%的的魯化鈉注射液進行混合,將其濃度調至1.0-2.0mg/ml,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周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有效,腸炎的臨床癥狀消失,恢復正常消化功能;顯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臨床癥狀未消失且有加重趨勢。
②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主要包括癥狀體征好轉時間、止瀉時間與臨床癥狀表現消失時間。
③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照組患者與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對照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實驗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照組患者與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比較
對照組的各項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明顯長于實驗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由于兩組患者均遵醫囑用藥,因而均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3討論
急性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其高發季節為夏季與秋季,主要原因在于細菌與病毒在夏季與秋季表現活躍[4];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將出現腹瀉、腹痛的臨床癥狀,若未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將出現脫水、休克等不良后果,對其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諸多患者通常采取服用常規的消炎藥物進行治療,例如服用阿司匹林等,該藥物能夠起到良好的消炎作用,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但若長期服用該藥物,將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例如將會對患者的肝、腎等器官造成影響,同時還將對患者的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而臨床醫生并不建議患者服用[5]。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目前醫生多建議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進行治療。
阿奇霉素注射液是一種新型的大環內酯抗生素,能夠有效的針對于敏感致病菌株所引起的感染疾病,主要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與淋病雙球菌等,其主要的藥理作用在于藥物進入機體后,將會與亞單位蛋白質進行結合,進而可有效的抑制細菌合成蛋白質,從而能夠起到較強的抗菌作用。通過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能夠有效的使藥物遍布全身,引起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可使藥效較快、較準確的達到病灶部位;依據相關的臨床實驗可知,該藥物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在患者停藥后,依然能夠起到良好的抗菌作用[6]。除此之外,該藥物不會再患者的體內積聚,將會隨著排便被排除,因而在較大程度上能夠降低對患者的不良影響。但在進行治療前,醫生需要向患者進行詳細的詢問,若患者對于該藥物過敏或者出現過不良反應,則需要慎重使用,并且在治療的過程中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則需要及時停止注射,同時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救治。依據本項研究結果可知,通過對患者注射阿奇霉素注射液,使得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8.18%,并且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明顯縮短;除此之外,由于患者嚴格在遵醫囑的情況進行藥物注射,因而未發生任何不良反應,對患者形成了良好的保護,此結果與楊世展[7]的關于阿奇霉素在急性腸炎患者中應用效果研究的結果相似,主要原因在于該藥物能夠較快的到達病灶部位,有效的起到抗菌消炎作用,并且不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反應,因而能夠使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阿奇霉素對于治療急性腸炎具有良好效果,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同時能夠縮短患者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并且不會產生不良反應,更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治療信息,可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治療急性腸炎的首選方式。由于本次樣本容量有限,因而關于使用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除此之外,在進行治療前,醫生需要及時、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采取對癥治療的原則,如此才能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治療服務,從而使患者盡早擺脫病痛,恢復正常生活,也才能在較大程度上避免患者產生不良反應而承受額外病痛。
參考文獻
[1]朱梅芬.急性腸炎治療中阿奇霉素合理應用的臨床意義[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6):754-756.
[2]李國英.急性腸炎治療中阿奇霉素合理應用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34-35.
[3]康曉芳.急性腸炎治療中阿奇霉素合理應用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6):174-175.
[4]程希英.阿奇霉素注射液在急性腸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5):91-92.
[5]袁春明.阿奇霉素在急性腸炎患者中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5):59-59.
[6]羅學堅.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研究[J].廣州醫藥,2015,46(3):80-81.
[7]楊世展.阿奇霉素在急性腸炎患者中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