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鳳英
【摘要】目的:探討在膽結石手術患者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其心理狀態、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針對本院80例行膽結石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的護理干預,治療組則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干預。觀察兩組之間患者的護理質量。結果:干預后治療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膽結石手術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膽結石手術;個性化護理;心理狀態;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5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174-01
膽結石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了,但有學者研究指出,可能與患者的營養、衛生條件改善有著一定的關系。現如今,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進行治療過程中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且有研究指出[1],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因此,本院將對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膽結石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膽結石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24例,年齡在27~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54±5.41)歲;治療組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21例,年齡在29~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13±5.38)歲。所有患者的癥狀均符合臨床的診斷,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寫知情同意書,同時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批轉。排除合并其他系統疾病者,肝腎衰竭者,精神研究障礙者,排除不愿參見本次研究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其中包括護理人員引導剛入院的患者進行疾病方面的全身檢查,并給予提供一個舒適、安靜、衛生的住院環境,告知醫院的規章制度與注意事項,常規實施心理護理以及康復護理等。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流程包括:(1)護理人員對入院患者的資料進行詳細的了解,并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來制度合理的護理措施;(2)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再加上對手術治療方法知識的缺乏,常常會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甚至出現抑郁而放棄治療。因此,護理人員需及時給予心理安慰,詳細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手術的方法以及手術治療的目的,也可以邀請已完成手術的患者現身說法,并指導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關愛,從而使患者以從容、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治療,建立戰勝病魔的信心。(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營養的清淡飲食,鼓勵多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的水果與蔬菜,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勸誡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4)術后護理,術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密切的觀察,并及時更換敷料,同時定時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性狀等,如發現異常狀況時,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處理。(5)出院護理,出院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強調堅持治療對健康恢復的重要性。出院后,護理人員可采用電話、網絡平臺(QQ、微信)等方式進行回訪,對患者近期的身體恢復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對患者存在疑問的地方給予仔細、耐心的講解,同時告知患者定期來院復查等,注意每次隨訪時間控制在10~30min,保證良好的護患溝通。
1.3觀察指標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評分,52分以上為表示存在焦慮、抑郁的情況,分值越高心理狀態越差。
1.4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均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應用t檢驗進行數據比較,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患者干預前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與對照組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治療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結論
膽結石是臨床上多見的一種肝膽疾病,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只有在進行上腹部手術或查體時才會被發現。而當患者的結石嵌頓引起膽囊管梗阻時,患者在臨床中常表現為右上腹部不適感,極易被醫生診斷為胃炎進行治療,從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該病在早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會出現膽囊炎、膽囊穿孔、膽汁性腹膜炎等并發癥,甚至發生癌變而危及生命,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治療帶來巨大的壓力。目前,對比該病主要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大部分患者由于對手術或疾病知識的缺乏,常常對自身缺少信心,而出現焦慮、恐懼以及抑郁等負面心理,這不利于醫生的預后治療,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經過專家研究發現[1],在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效果,通過詳細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手術的方法和手術質量的目的,并給予心理安慰,并在日常護理中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理想,從而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況,提高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保證患者健康的恢復。本次研究數據顯示,干預后治療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行膽結石手術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促進治療依從性,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換好,黃秀鳳.膽結石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評估及護理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6):2111-2113.
[2]易艷萍.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09):1267-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