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悅
【摘要】數學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一門基礎性科學,值得每個人去學習。尤其是在這個高新技術層出不窮和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定量的數學知識來提高自己的社會競爭力。課堂教育的核心: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造高效課堂。本文依據激情教育的理念,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出發,本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從每個師生的角度出發,著重探究在激情教育理念指導下,以“學生自主學習,打造高效課堂”為核心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效課堂 自主學習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16-02
一、學好數學的重要性意義
在日常教學中,有一小部分人認為學習數學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除了考試沒有任何實用意義,其實不然,數學對我們非常重要:
1.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計數、計算以及推理需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從對事物的計數、各種數據之間的計算處理到大量的分析、研究和判斷,都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只是對于大部分人在一般生活中需要的和應用都是相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練習也容易得到,所以就感覺不到是在應用數學,其它他們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和應用數學。
2.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其他學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必須的能力。數學是用數量關系(包括空間形式)反映客觀世界的一門學科,邏輯性很強、很嚴密,因此,在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小學數學因為比較簡單、基礎、易學,具有優越的打基礎的優勢,所以好的小學數字基礎對于后續的數學能力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3.數學學習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數學作為認識世界的基礎性學科,她如同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可以在思想上和技術上支持不同應用科學的深入發展,例如牛頓利用數學原理和開普勒三定律推導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理,華人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坦言數學在他科學生涯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馬云說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數字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已經深入到其它科學研究,與我們的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
二、數學情境的創設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數學情境的創設,其素材可以源于數學本身,還可以源于生活和其它相關學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高效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創新思維,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如可以用折紙游戲啟發孩子:取出一些事先準備好的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對折,再用筆涂畫折過的部分面積,說出這是幾分之幾,再讓他們貼在黑板上;再讓孩子們找出生活中有相同形狀的物體,加深對比,體現了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們從生活找出應用數學知識的場景,進而掌握數學知識。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通過給學生呈現刺激性的數學材料信息,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啟迪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發現欲,產生認知沖突,誘發質疑猜想,使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創設數學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合作學習的欲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創新思維。因為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參與和思考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和靈活運用。教師需要在數學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
三、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幫助其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關注學生,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關注他們的情緒和情感生活
(1)多用賞識鼓勵的語言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對待學生,批評和表揚都要講究藝術。批評學生時要就事論事,切中要害,泛泛的批評和給學生扣大帽子除了引起學生反感和害怕外別無益處。特別不能用傷害學生人格和挫傷學生自信的語言,如:笨、蠢、傻、呆、滾、木、討厭、沒救了、沒出息、神經病等都是課堂中的禁用語。鼓勵教師運用課堂賞識語,如:加油!準確!有創意!很獨特!再試一試!真會發現!請繼續努力!條理很清楚!誰能更勝一籌?請反過來想想!你的理解很透徹!大家團結協作的精神令人感動!老師要由易到難,逐漸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2)建立合理的考試評價方式
考試內容要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考試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原則上采用書面考試(閉卷考試、開卷考試或開閉卷結合考試)與過程考核、實踐操作等相結合的形式,不及格的比例要控制在5%以內。對成績好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耐心幫扶。
2.建立學生學習評價表
各門學科分別建立學生學習評價表,就學生學習品質、學習水平作出公正、公平的評價。學習品質主要包括:求知欲望、學習興趣、參與意識、積極的情感態度等方面;學習水平主要指學生的:質疑能力、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動手操作能力、課外自主學習能力、平時測驗成績和學科特長等方面。
教學的本質和目的是學習和應用,引導學生參與,鼓勵學生嘗試和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是我們每位老師的職責。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道路很長,需要不斷的嘗試新的情景和方法,也會面臨一些新的問題需要處理,而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最激動人心的挑戰,讓我們一起探討提高。
參考文獻:
[1]曾琦《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3期.
[2]《教育研究》2002.2李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