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慧
【摘要】文章提出在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探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一支素質良好、結構合理、隊伍穩定的青年教師隊伍,不僅直接關系到未來人才培養的質量,而且關系到一所學校師資隊伍的后勁和發展水平,關系到整個教育大計。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
【基金項目】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一般課題“基于人力資源管理視角探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研究”(2017007)。
一、引言
2005年以來,我國關于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研究開始興起,一些學者開始從青年教師的特點出發,思考如何借助職業發展規劃激勵青年教師成長與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職業發展視野下的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探索逐漸繁榮,學者和實踐工作者特別注意到了高校發展與教職員工發展的一致化性互相促進,職業發展規劃成為高校用人和長期發展的戰略任務。目前,有的高校開始意識到職業發展規劃對于青年教師培養的意義,并開始著手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號召每一位青年教師結合學校的發展和自身的條件,做好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把個人的發展融入學校的發展中,實現學校、個人共同發展。《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9年》中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大學專任教師總數為1363531人,其中3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到了27.23%,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到了46.85%,4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到了63.34%,而40歲以上中老年教師只占不到37%。青年教師是大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各類大學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邁出了成功的步伐,形成了符合各自發展需要的教師管理體系,但其重點均放在高層次人才的引進、隊伍規模的擴大等方面,對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缺乏足夠重視。另外,教師個人在思想上缺乏職業發展規劃的意識,在實際行動上也缺乏自覺的發展設計,在方法和策略上更缺乏有效選擇和建構的能力。大學的發展依賴于教師的發展,而職業發展規劃是促進大學教師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從兩個維度探討青年教師發展
(一)學校層面
從學校方面看,實施教師職業發展規劃是學校根據自身現狀與發展需求以及教師的現有素質、發展潛力與發展期望等,制訂教師的開發計劃、培訓計劃,設計落實相關計劃的活動,以挖掘教師資源的潛力,幫助教師獲得職業發展。
1.建立以教師職業發展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可以有效減少學校與教師在目標整合上的偏差,從而實現教師發展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的高度統一。為此,學校要建立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對教師設定的發展目標的現實性和合理性進行評價,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凝聚等功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科研與教學積極性。同時,學校要利用評價結果,借助崗位聘用、進修培訓、師德評定、教學評價、職稱晉升、評優評獎及收入分配等有效手段,對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產生動態的影響,引導教師發展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相融合,促進教師與學校的共同發展。
2.構建有利于教師職業發展的學科平臺。第一,合理布局學科。教師是學科組織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學科帶頭人更是學科發展的核心。第二,建立創新團隊與跨學科協作平臺,促進知識共享交叉。第三,搭建學科交流平臺,促成各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使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利用學術的邊緣效應探求新知,創新發展。
3.促進教師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大學教師是學術性職業,承擔著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的使命。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應該成為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核心內容。為此,學校要建立協調的教學與科研激勵約束機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教學與科研分類評估政策,從制度建設上促進教學與科研向著良性互動的方向發展。通過這些措施鼓勵教學和科研均優秀的“雙優型”教師不斷涌現。
4.為教師職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第一,在政策方面加大對教師職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增加對教師職業發展的軟硬環境建設的投入,改善教師的薪資待遇和福利水平,保障教師的工作與生活質量。第二,建立和完善科研與教學項目申報、審批程序,優化教師職稱評定的流程和結構,并將優惠措施向青年教師傾斜。第三,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在教學培訓、學歷提升、留學深造、學術交流、參訪學習等方面為教師創造平等的機會。
(二)教師層面
從教師方面看,實施職業發展規劃是教師根據自身的現實條件與發展潛力、外部機遇與制約因素以及對機遇與制約因素發展變化的預測,確立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選擇職業發展的路徑和策略,制訂發展計劃以及實現職業發展目標的具體行動方案等。
1.增強職業發展規劃的主動性。教師作為自己職業發展規劃的主體,應立足于自身的成長制訂發展規劃,選擇和實踐自己的職業活動,在活動中實現自身發展,拓展空間。為此,首先要重視職業發展規劃,積極主動地進行職業規劃;其次要學會準確評價自身的理想、個性、興趣、能力、特長,為自己的發展方向準確定位;再次還要善于了解國家發展和學校發展需要,將個人發展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即要明白:我是誰?我想做什么?我會做什么?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做什么?我的職業發展計劃是什么?
2.明了職業發展規劃的步驟。第一步,樹立職業理想,增強奮斗動力;第二步,找準努力方向,關注職業發展機會;第三步,分解目標,有助于實現夢想;第四步,認清自我,制訂實施方案。
3.正確面對職業發展中的問題。從職業發展來看,教師要結合學校發展目標和自身發展需求實施職業發展規劃,要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尋求自己在學校學科發展中的核心技能定位,保障自身核心技能的不斷提升;要正確認識自己在職業發展中的壓力和矛盾,妥善處理職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練就健康有效的心理調適能力;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深化科研與教學技能。
4.處理好職業發展規劃中社會、家庭與個人的關系。從影響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因素來看,主要包括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家庭因素在教師職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職業發展與家庭生活出現矛盾時,教師要處理好家庭生活與職業發展的關系,爭取獲得家庭的大力支持。個人因素是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主要因素。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自己,選擇有效策略,制訂并實施職業發展規劃,促進自己的職業發展。
三、做好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實施與評價,促進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目標實現
職業發展規劃包括個人的職業計劃和高校的職業計劃兩部分。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目標的確立,也要考慮與組織目標的結合。因此,高校有必要對青年教師的職業進行一系列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如可結合學校情況,編制專門針對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表和具有較好信效度指標的員工自我評價工具與職業發展成功的評價工具。
首先,在員工制訂職業發展規劃時,高校的人事部門和各級管理部門要做好咨詢指導,如幫助員工分析以下問題:根據目前的知識和技能,我是否可以或有可能從事更高一級的工作?我下一步朝哪個職位(或工作)發展較好?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我的計劃目標是否符合組織需要?如果我要在本組織實現我的職業計劃目標,應接受哪方面的培訓?總之,相關部門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協助青年教師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職業計劃目標,并對其職業計劃目標的實現和途徑進行具體指導和必要支持。
其次,要做好職業發展規劃的年度評價和成功評價。年度評價是職業發展規劃實施過程的評價,是周期性地對職業發展規劃的完成情況進行盤點;成功評價是對職業發展規劃總目標實現與否的最終評價。這兩個評價都需要從青年教師個人角度和高校組織角度進行。個人角度的評價使青年教師檢驗自己的階段職業目標和最終職業目標實現與否,思考是否需要進一步修正或調整以更好地實現個人發展,組織角度的評價有利于高校檢查職業發展規劃與管理工作的效果,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及時調整職業發展規劃工作。
青年教師的培養不能僅站在組織需要的視角而忽略了個體心理需求和行為,或將教師個人主觀需要和成就滿足與整體師資發展規劃割裂開來。從人的特性來看,人的發展歷程中,主觀能動性占支配地位,所以,在實際教育教學實踐中,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需從個人、組織視角一并思考,將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置于青年教師培養機制探索中,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青年教師應把握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通過個人的成長、發展的匯集,有效實現高校的需求和發展。
四、實際應用價值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是青年教師作為發展中的人同個人環境和組織環境影響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它是一個動態的、靈活的發展過程。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是學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人才強校工程的重要舉措,是關系到學校長遠發展的一項基本性、關鍵性工作。切實做好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工作,使青年教師個人發展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相匹配,實現教職工和學校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挺.基于職業生涯發展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發展培養研究[J].管理觀察,2016(08):79-81.
[2]劉發生.關于新時期高職院校教師職業生涯管理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5(07):45-47.
[3]蔡立安,柳夏.地方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路徑選擇[J].銅陵學院學報,2010(0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