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WTO爭端解決機制作為WTO法律體系的核心制度之一,從形成以來就獲得WTO成員的普遍認可,是各國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主要途徑。然而,由于我國入世時間不長,缺乏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深刻了解,在國際貿易爭端處理中往往處于劣勢地位。中國作為一個貿易大國,并且還是WTO的成員國,熟練掌握WTO規則,積極有效地參與爭端解決活動,運用WTO允許的法律手段解決爭端,對于中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問題。現今我國隨著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貿易地位的逐漸提高和融入世界經濟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正面臨著如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更好的維護我國的權益的問題。
關鍵詞 WTO 中國權益 改革策略
作者簡介:劉怡純,廣西師范大學法學碩士。
中圖分類號:D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170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WTO的作用日漸顯著,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十分顯著突出。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它對發展中國家所產生的幫助并未達到預期構想,當發展中國家把在國際經濟貿易中所遇到的糾紛訴諸于WTO爭端解決機制時,其利益主張在大多數情況下并未得到支持。現今我國隨著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貿易地位的逐漸提高和融入世界經濟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正面臨著如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更好的維護我國的權益的問題。
二、WTO爭端解決機制概述
WTO爭端解決機制是一種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它的存在是WTO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該爭端機制是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所導致的一種具有特色的現象。
WTO爭端解決機制遵循以下原則:
(一)保護權利義務原則
WTO爭端解決機制是個最根本的機制,是保障各項協議切實被執行、維持世界貿易安全和全球經貿秩序有效運轉的保障。爭端解決機制是用來保護DSU適用范圍內所有WTO框架協議項下的權利義務。
(二)一體化爭議解決原則
當WTO成員在尋求糾正違反協定義務以及糾正因協定造成的利益的減損或者喪失的情況,應當援用并遵守DSU的規則和程序。
(三)協商原則
雙方當事人可以在爭端解決的任何一個程序階段尋求磋商或第三方的斡旋、調解和調停,這也意味著協商是爭端解決的必經程序。
(四)公平合法性原則
為了保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平衡以及相對的公平合法,DSU要求磋商、爭議解決中正式提出的所有事項和解決辦法,在這里仲裁裁決必須要與其所適用的協定一致,同時不得讓任何成員根據這些協定獲得的利益喪失或減損,也不得妨礙這些適用協定任何目標的實現。
三、WTO爭端解決機制對發展中國家所存在的問題
(一)條文的操作性不強
DSU眾多條款都存在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與發達國家進行區別對待的行為,相關條款和規定的操作性不強是這種現象產生的最為突出的原因。具體說就是在DSU相關條款中規定的在磋商過程中應(should)給予發展中國家特殊問題和利益以“特別關注”這一概念就有應付的成分。這些條款要么只是帶有宣傳性、號召性的性質,要么是模糊不清。這給發展中國家在實際運用這些條款時造成極大不便。
(二)報復機制的存在意義沒有凸顯
DSU中看起來頗具有平等性的報復條款,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并不能成為自身維護權益的可用工具。發展中國家成員經濟實力本身就較弱,其減讓水平完全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提并論。發展中國家進行報復的同時也會給本身的經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發達國家成員由于自身經濟實力較強,基本上自身就可以有效化解由于報復手段而給本國造成的不利影響。因此,報復基本上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成員獨自享用的權力,發展中國家成員卻由于經濟實力的弱小而享受不起報復這樣的維權工具。
(三)時間界限框架并不合理
DSU設計的WTO成員方糾紛解決機制存在著許多關于時間界限的規定,這些時間界限安排構成了WTO爭端解決機制運行的程序保障。但目前DSU所設計的時間框架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成員的經濟實力以及整體特殊情況。
根據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相關條文規定,專家組和上訴機構所做出裁決的合理執行期限不得超過15個月,雖然從表面來看解決了許多問題,但實質上卻沒有給予發展中國家成員特殊考慮。在這種時間框架內,當發展中國家成員作為被訴方時,這15個月的合理期限似乎過短,因為發展中國家成員經濟比較脆弱,在15個月內執行專家組的裁決往往比較困難。如果被投訴的措施無法快速得到糾正,那么在這段所謂的“合理期限”內,發展中國家由于被投訴措施的存在而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公平的,并且這種損失在事后是難以通過賠償來彌補。
(四)技術援助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WTO爭端解決機制涉及很多非常復雜的事項,而發展中國家由于本國的水平局限,很難在本國中找到能勝任此類案件的專家。如果想聘請發達國家的專門人員,費用是一方面問題,另一方面也會消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種人力和財力資源的制約,對發展中國家想利用該機制維護自身權益構成了嚴重的制約。
四、中國難以有效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原因
(一)我國傳統法律觀念的制約
一般來說,在我國磋商、談判這樣的手段都是用于解決重大政治或外交問題的,一般并不適用于貿易爭端。從過往的實踐來看,我國在遇到相關爭端時并未嚴格遵循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磋商程序來解決問題。我國一味的讓步會使得其他發達國家造成錯覺,認為只要進行WTO訴訟,我國就會讓步。因此我國應當吸取以往種種經驗教訓,學會好好利用WTO相關規則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被其他成員國所惡意損害。
(二)財力和人力的欠缺
從財力方面來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水平相對落后,雖然WTO爭端解決機構不向各爭端方收取訴訟費用,但發展中國家在處理糾紛過程中往往會尋求其他發達國家的幫助,當發達國家的關于爭端解決領域專業人員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時,相應地也會產生高額的費用支出。從人力上來說,專門的WTO訴訟人才的欠缺,也使得發展中國家在面臨訴訟時處于被動的地位。我國由于受自身發展水平所限,WTO領域相關專業人才也極度匱乏。國家應當加大對WTO領域爭端解決機制專業人才的培養。此外,WTO爭端解決涉及極其復雜的法律運用和法律解釋,因此我國在人才方面也是極缺失的。
(三)國內機制建設不完善
目前我國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在方面仍然和WTO條文規定有所沖突,主要有知識產權,外貿體制等領域涉及的相關問題與WTO的條款規定不一致,而在政府采購,金融服務等領域我國法律更是無所涉及。另外,WTO所覆蓋的方面相當廣泛,幾乎包含了國內所有的經濟部門,各部門的利益往往會相互沖突相互影響。因此,完善我國國內相關機制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四)WTO爭端解決機制自身的缺陷
WTO爭端解決機制雖然在多方面對保護發展中國家權益做了相關條文規定,給予了所謂的“特殊照顧”,但當現實中這些所謂的照顧條款并未起到真正的理想作用。冗長的時間期限,有限的補償,不對等的報復機制,這些都是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在內所面臨的問題。
五、中國應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措施
(一)加快制定和完善國內與WTO相關的立法
我國現階段應當加快制定和完善與WTO相關的立法,消除空白并彌補缺失的部分。對于如何制定和完善我國國內與WTO相關立法,應當考慮到以下兩點:首先,我國應制定相關的國內政策,完善相關的法律機制,進一步促使制度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與WTO相關條文規定一致。其次,我國應當立足自身實際國情,借鑒和吸收WTO其他成員國的優秀經驗,加大力度去進一步的完善反補貼、反傾銷和反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制度規定,使國內相關立法與WTO規則體系保持一致,更好地保障我國在WTO中的地位和利益。
(二)建立政府企業互動機制和相關行業組織
為了提升我國在WTO中的地位,使我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更有利,建立國內的政企互動機制也顯得十分有必要。然而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是政府和企業之間聯系并不緊密并且缺乏互動。一旦發生糾紛,這就會形成一個尷尬的局面,政府很難及時做出補救措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不利局面的發生。因此我國應當加快建立起這種政企互動的模式以應對爭端的發生。首先政府應當以談判為手段,努力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首先應當加強政府與企業間的互動,樹立形成共同解決國際貿易爭端是需要雙方一起努力的思想。其次政府應該以談判為手段努力幫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政府是企業在進行跨國經濟活動與其他國家產生爭端而處于不利地位時的有力支撐,這樣才能加強企業對外經貿的信心。其次,政府可以憑借其自身強有力的公信力與他國政府進行協商和談判來全面保障我國企業的利益。
(三)加快培養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專門人才
現實的殘酷的競爭環境已經凸顯了我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方面人才的極度匱乏。結合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形勢,我國應當加強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培養出一批WTO爭端解決機制領域的專業人才,使他們能夠在未來的WTO競爭中熟練掌握和運用WTO規則,提升我國在WTO體系中的地位和威望。
(四)積極參加與有關WTO的議題的談判
積極參與WTO議題相關的談判和會議對于我國而言是十分有利的,這不僅僅能幫助到我們自身的發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WTO規則的改變,讓WTO規則更多的向發展中國家傾斜。雖然WTO體制使貿易活動變得相對公平,但是在國際貿易中,不得不說政治和經濟實力仍然是WTO規則制定的主要因素。因此,現階段我國在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情況下應積極參與WTO有關議題的談判,力爭使有關談判的趨勢和結果能夠造福發展中國家。
六、結語
在WTO體系中,WTO爭端解決機制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在確保各成員國在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根據該組織的相關協議享受應有的權利,履行多邊貿易體制下所帶來的義務的重要保障措施。從本質上來說,WTO爭端解決機制未來的一個重要的發展傾向就是使國際貿易變得更加公平公正,更加有利于弱小的發展中國家,這才不違背WTO初衷。但是經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該爭端解決機制這并不是一個非常完善的機制,在WTO成立的這二十多年中,該爭端解決機制在發展和實踐中不難看出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中國在不斷的崛起,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的迅速提升的同時,也慢慢進入貿易摩擦高發期。面臨著種種挑戰,如何在WTO爭端解決過程中熟練運用規則,維護自身權益是一個不得不令人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乃根.WTO爭端解決的“中國年”(2009):回顧與展望.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10(3).
[2]王新奎、劉光溪.WTO爭端解決機制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楊榮珍.WTO規則精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高永富.世界貿易組織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劉虎.如何應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缺陷.大經貿.2010(10).
[6]李燕燕.國際貿易中的競爭政策及其多變協議.商業研究.2004(11).
[7]張啤.多邊貿易談判中的政策協調與交易.當代經濟.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