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要:在當今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低效費時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語言輸出,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口語的提高,并且對初中英語教學設計有這很大影響。本文將分析語言輸出活動在初中英語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語言輸出活動;教學環節
引言: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教學中始終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有關英語教學的設計也層出不窮,語言輸出便是英語教學中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一種活動。提高語言輸出活動的真實性和效率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
一、初中英語教學設計中語言輸出活動設計的原則。
1.大量開展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指通過完成具體的,有針對性的任務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社交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表達等方式來提高進行語言輸出活動的次數,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掌握英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不是過于注重學習成績和語法等技能型問題。這種教學模式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動能力,同時有利于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設計中語言輸出活動的進行。
2.注重輸出形式的多樣化。
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對話,改編課文等表演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輸出。比如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來提高學生的“輸出”次數,學生之間的英語討論會使語言輸出活動更加自由。比如在改編課文中,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獨特的個性,并在表演中進行語言輸出,這種形式在很好的引導了更多的輸出內容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3.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輸出環境。
良好的語言輸出環境是語言輸出的重要保障,因而,高效的語言輸出必須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即“實用”和“聽眾”。
(1)在語言輸出活動進行之前,教師應設計好具有真實性的輸出情景,讓學生能夠感覺到,接下來要進行的語言輸出是真實且有實際意義的,而不是“答非所問”等形式的語言輸出。
(2)在語言輸出活動進行中,教師還應注重建造生動活潑教學場景,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朋友或家人間交流的輕松氛圍,創造真正意義上的“聽眾,”有利于使學生的語言輸出更加自然。
二、對初中英語聽說課語言輸出教學有效策略的嘗試。
由于英語在教育中不斷被重視,英語教師也也來越重視語言輸出活動在初中英語教學上的重要性。但在大多數初中里,語言輸出教育模式的實行仍然存在著很大問題,“進”與“出”的不平衡導致了語言輸出效率低的結果。一些教師過于注重“進”,一味地向學生輸入知識,這樣容易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在聽說課上,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語言輸出,起輔導作用,使學生的語言更加豐富,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進行自由且自然的語言輸出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語言輸出的形式應豐富多彩,為學生“樂說”創造條件。
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小組競賽、角色扮演等形式來增加語言輸出活動的趣味性,學生通過這些形式進行語言輸出,有助于提高他們與人的交際能力和合作能力。
(1)小小模仿秀。
語感和發音是英語學習中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掌握這兩個部分能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擁有就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小模仿秀”活動中,讓學生們模仿不同的英語錄音,體驗不同的語境,可以促進學生對語感和語法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真實感受能力。由于學生正處于初中階段,這種模仿活動能進一步加強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語言呢輸出能力和良好的英語思維。
(2)角色扮演。
初中生的心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計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在玩的同時掌握知識,進行語言輸出。當學生缺乏自信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大膽的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鼓勵學生們把自己與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融合,充分投入到表演中,并盡可能的脫離進行課本表演,實行真實交流。
(3)記憶小超人。
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轉向意義記憶,脫離死板的機械記憶模式,學生們正初中時期,是記憶力的“黃金階段”。因此更需要教師創新英語輸出活動表達形式,創建“記憶小超人”活動,制造學生間進行記憶力競爭的氛圍,通過適當的獎勵制度來激勵學生們不斷努力,提高記憶力,為更好的進行語言輸出活動奠定基礎。
2.合理安排語言輸出,主次分明,不喧賓奪主。
在許多初中的英語聽說課中都存在著時間分配不均問題。“頭重腳輕”或“前松后緊”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在語言出輸出活動前對課上將要進行的環節進行合理安排,對于一些不重要或者“可有可無”的環節可以進行略講。而對于一些重點內容和活動則要詳細開展,掌握好時間分配問題。在短短的40分鐘里合理的安排語言輸出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突出課堂重點,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進行高效的語言輸出,不僅能使學生們掌握知識的,還能使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3.語言結構操練方式得當,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爭取全員參與。
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生活和知識等角度出發,使學習和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增強語言輸出活動和學習的人文性,突出現實意義。在學習小組成員分配上,要盡量做到均衡分配,將能力水平相近的學生分到一組,這樣就避免了組內成員差距過大,成績較差的學生失去自信,無法融入到課堂活動中的現象,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活動。
(1)填詞比賽。
為提高學生們在真實情境中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師應依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來鼓勵學生脫離課本,進行真正的口語交流,增強初中英語課堂上語言輸出的真實性,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能力。
(2)復述對話。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卻不知狄慈根曾說過“重復是學習之母”。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且其過程是不均勻的。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記憶程度與掌握程度,“趁熱打鐵”,讓學生不斷地復述對話,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記憶性,還提高了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
(3)預制語塊。
心理語言學研究發現,這些預制語塊普遍存在于人腦的記憶中。學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實際情景來從中提取某個語塊,使學生能進行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增強口語表達的多樣性和準確性,在初中英語教育中,還有助于語言輸出活動的開展。
4.適當安排聽說后的活動,加強知識鞏固,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應注重課后的培養,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比如給學生們布置聽力任務,通過播放聽力錄音,學生還可以復述錄音中的內容,進行口語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語言輸出活動的主動性。
5.角色轉換。
教師先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并給每個人分配不同的角色,讓小組成員進行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體會到不同的語境和情感,在鞏固了學習內容的同時又不失趣味性。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們獨立思考,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并與小組成員分享,使英語輸出活動具有相互性,最大程度的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總結:
英語教學的的研究在中國越來越得到重視,在初中英語語言輸出活動中,教師結合知識本身和英語聽說的教學理念,設計出合理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便能使語言輸出活動成為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吳瑤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四維”語言輸出活動設計探究——以人教版Go for it!部分課時為例[J].英語教師,2016,16(24):106-109.
[2]魯蓉蓉.搭建合理支架,促進學生話語輸出[J].英語學習,2015(0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