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一個初中生,他們正是道德形成的重要而且關鍵時期。因此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就突顯出其重要性。錯過這個時期,思想品德就形成了,如果出現問題再想改變就很困難了。抓住這個重要時期,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作多種方法,多教學模式,采用實例教學,再現歷史,從現實的真實故事中學習好的思想品德。摒棄不良思想。宏楊正確的世界觀,本文從多個方面對初中生的心理,重現方面進研究,指出青少年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主推動我國青少看的道德培養作一份力量。
關鍵詞:品德教育;青少年成長;德育滲透
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論性較強,在教學過程 中學生會感覺到枯燥,沒有性趣,根據這一特點為,老師要注重性趣方面的培養,引導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產生性趣,以生動的實例取帶生硬的理論,以生動的歷史故事為切入點,寓教于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是還有利用多媒化教學模式,生動的再現歷史,使課堂教學更生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理論學習與實例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為學生成為符合我國當代建設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一、思想品德教育在對中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中國有句古話叫:“百行德為首”。這就說明了,道德教育對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課就顯得非常的重要認識到了這一時期的重要性,老師就要拿出嚴謹的教學態度,以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約束自己,要求自己,更加重視這一教學工作,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懂道德明事理,形成正解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就不能成為合格的人才。不但不能建設我們的祖國,還可以成為人民的敵人,還會作出損害國家利益的事。
二、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德育工作教學的效率
在新的教學大綱的要求下,在新時代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們的中學教育 中更顯得十分重要,將德育教育具體化,不要簡單的照本宣科,不用拘泥于單純的理論,要靈活多樣的教學,要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內容以多種形式進行課堂演示,從中分析出道德理論內容,講事實講道理,讓學生從學習中培養自己的道德理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總結生活經驗,分析理論知識,挖掘出教材資料蘊含的道德思想,從中加以學習,受到熏陶,老師也在要學習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理論和實際經驗,以身作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從言傳身教中感染學生,使學生提高思想品德修養,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有目地的為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學生成長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作出做貢獻。
三、注重課內外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
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過程,要在多主面全范圍進行教學,在學生受到熏陶中自覺學習和提高,單純靠課上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的,必需課上課下相結合,課上理論為主,課下在實踐中應用,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效果,真正的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高,引導學生應用理論進行實際分析,對社會熱點問題和大群觀徹的問題分析和闡述,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也在理論聯系實際不中鞏固所學知識,課上課下都活躍進來,社會調查理論分析,課內課外相結合,不要為學理論而學理論。引導學生在理論學習與實際分析中得到知識,提高自己的理念水平,提高道德素質,使學生成為適合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
四、學習榜樣,強化思想,信念教育
青少年如果缺乏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以及堅定的信念的話,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思想的錯誤必然會引起行動上的差錯,較高的道德水平,遠大的理想報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提高思想品德,學習先進的事跡,以先進的事跡為實際教材,用生動的例子感召學生,這些方式要比生硬的理論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更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在課堂教學中以人物實例為榜樣,如老一輩革命家魯訊,李大釗等,還要學習現代科學家,學習他們主國家作出卓越做貢獻,樹立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青春和生命的決心,堅持高尚思想,奉獻精神,以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促進思想品德的學習,不僅思想品德課能夠學好,有了正確的為振興國家,為民族復興而學習的思想,也會帶動其它學科的學習,端正了學習態度和學習目地,學習變得更自主了,變被動為主動了。
五、引領學生準確把握時代的節奏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而且還要引領學生具備與時俱進,“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學習理念。因此,在具體的德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必須把握好時代的節奏,拋棄陳舊的觀念,不斷地更新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并且還要有力地把握好德育教育工作的進度和力度,讓學生能夠通過接受現代化的德育教育觀念,把道德的力量轉化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力量源泉,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德行,讓學生學會過道德的生活。這樣的教學滲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而且還能夠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結束語:
初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有其重要性的,從完成國家教學任務來講,真對教學大綱,沒有哪一個學科是可有可無的,要嚴格按照教學任務進行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被邊緣化,內容不能被減少,課時不能被擠占。從正確的思想指導人的行為方面來講,道德教育也是一個人的基礎教育,沒有良好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就不能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也就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面對紛繁的社會現象很難保持清醒的頭腦,尤其在初中的時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時期。思想品德教育為我國的下一代教育保駕護航。把德育滲透到具體的教學當中,并且還要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的思品得到相應的協調和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健康之人。
參考文獻:
[1]小組學習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倪洪艷.新課程(上)2015年06期
[2]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黎同.中學教學參考 2015年22期
[3]新課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新模式探索[J].李瑞梅.新課程學習(下)2012年04期
[4]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思路[J].于海玲.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4年13期
作者簡介:孫起剛(1978.4),男,黑龍江龍江縣黑崗鄉,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