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晨光
【摘要】隨著新的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重要教學策略之一,也是語文教學踐行新課改要求的有力證明。小學階段作為鞏固和提升學生語文基礎的良好時期,如何通過探索和實踐,發掘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語文素養,逐漸成為教育界中備受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教學模式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42-01
一、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主動積極性的培養,這不僅可以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良好催化劑,而且為語文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典范。首先,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摒棄傳統的機械式的教學觀念或者形式,努力創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以課堂主人翁的意識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打好堅實有力的基礎;其次,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進程中的每個環節,從細節中找尋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增強的有力因素,引導學生的動手實踐就是關鍵所在。再者,教師在教學之余要經常性的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了解學生的最新思想動態和興趣所在,不斷地補充和完善教學策略和手段,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基礎性保障,使得教學步伐與新課改的發展并駕齊驅。
二、培養學生質疑求新的良好學習習慣
質疑問難、求異求新的良好學習習慣不僅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活力,而且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散和拓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詳細一點來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特點,從教材中發掘出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閃光點,比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進程中,教師在使得學生對整個故事大概有了基礎性的了解和掌握后,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怎樣知道小女孩臨死前的這些美好愿望的呢”,在調動學生積極的思考以及回答熱潮后,教師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帶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創新的良好學習氛圍和習慣。還有,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想象的教學策略,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使得教學符合新課改要求的良好形式,比如《只有一個地球》的文章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人類移居到其他星球上,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那個星球上會有地球上沒有的什么東西?”,在諸如此類的調動學生進行大膽想象和發言的問題中,學習的質疑求新的良好學習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增強和發展,并逐步成為自主學習能力鍛煉的有力法寶之一。
三、積極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在秉著順應新課改要求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拓展教學空間和時間,開展利于教學發展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特有的成長氣質之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個性特征,將課本改編成話劇的形式,讓學生在表演中學習和提升自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進行《晏子使楚》的課文教授中,大可一改往常講解的簡單形式,而是根據課本內容改編成精彩的故事形式,然后給每個學生分配不同的表演角色,讓學生在揣摩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等的基礎上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表演,對于表演出色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嘉獎,整個過程中學生的熱情高漲,自主學習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強化和提升。教師要嘗試著將課堂“搬出”教室,經常性的開展課外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露營、設計語文知識趣味小競賽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有更大的激情,在活動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且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其綜合素質的提高作了強有力的鋪墊??偠灾?,教師根據教學需要以及學生的個性成長特征開展一系列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是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獨特途徑,也是督促語文教學與時代保持同步的教學典范之一。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改革和創新小學語文教學的必備途徑和手段之一,也是素質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成為炙手可熱的教學事實。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和借鑒精華,探索和發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最佳教學策略,督促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培養社會進步發展所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麗華.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7)
[2]王廣和.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構建[J].中華少年.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