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初中語文教學對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建立高效課堂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探究問題。語文導學案對高效課堂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應用導學案值得去思考探究。
【關鍵詞】導學案 初中語文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56-01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初中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占有主導地位。導學案正是適應這一要求的,課堂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導學案。以導學案輔助引導學生的課堂學習,師生共同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善于利用語文導學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促使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建立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意識,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陳舊,缺乏創新
初中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學課程,在初中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在教學中只要求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死記硬背,不注重對語文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語文課堂總是以老師為中心,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時,老師總是一味的讓學生去背誦古詩,但從來不注重學生對古詩的理解以及詩詞本身包含的蘊意及創造背景。填鴨式教學導致語文學習永遠是以教材為中心,老師布置學生去記重要知識點。根本沒有時間和意識去思考問題,長時間發展下去,學生的主觀思考能力逐漸消失,只會被動的接收老師教授的知識點,不去單一思考自己的哪一部分學習比較薄弱,需要自己重點掌握。
2.課后作業多阻礙學生能力的自由發揮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成績,老師在課堂布置好多課后作業和頻繁的測試讓學生沒有富余精力去思考問題,許多學生受不了強大的作業壓力,不堪負重而干脆直接放棄了語文學科的學習。雖然死記硬背讓他們掌握了牢固的基礎知識,但是僅僅掌握基礎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單一陳舊的教訓模式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同時也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原則。學生只是機械學習語文知識,并不能把這些知識活學活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起不到幫助作用。
二、導學案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應用的策略
1.導學案應用要遵循原則
老師在初中語文備課時首選要遵循課時化原則,按照課時的學習內容去編寫導學案,對語文學習的課時內容有一個把握的度;其次還要遵循問題化原則,這是導學案設計應用的關鍵所在,導學案的應用最本質的是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在設計應用導學案時要針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針對性的去解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帶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另外還要遵循遞進化原則,導學案在語文課堂的應用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最大程度的學習掌握語文知識。
2.利用導學案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導促學
老師在教學中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提前把導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了解課堂要學習的內容及重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三下冊語文《愚公移山》時,老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提前自己了解一下有關《愚公移山》的故事,通過網絡和別的途徑先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的大概內容,等到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的了解愚公要移山不是他一時頭腦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讓學生們學習愚公那種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精神。讓學生恩明白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這種引導式的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有目的地去學習。從而真正達到教學的初衷和提高教學效率。
3.利用導學案鞏固學生的課后學習知識
課堂教課是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課后的復習和鞏固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可以把課后知識的鞏固這一環節加進去,設計一些讓同學感興趣的學習方案,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同學死記硬背或者做題。
三、總結
初中語文導學案的應用的合理性影響著學生課堂效率的提高,對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及教學內容實際情況去制定可行有效的教學導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能力。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起到幫助作用,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立鳳.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4)
[2]李進海.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 科技經濟導刊.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