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明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開始接觸到物理學習,此時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很近,只要用心體味就能感覺得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實現互助教學,能夠使學生通過自主合作、與教師的合作等,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推進師生交流,以及把握實踐環節等形式,能夠全面推動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初中物理;互助教學;小組合作
物理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既與我們的生活實踐息息相關,又具有嚴謹的科學性,需要教師與學生在探索中得到知識。在物理學科特點之下,推動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助合作,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實現共同的進步。本文針對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展開分析,進而探索展開互助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初中物理互助教學的意義思考
所謂的互助教學,是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之下,實現的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合作學習,在合作探究中得到物理知識。在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互助教學具有如下意義:
其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越來越關注到學生的成長,關注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課堂教學不再需要教師運用傳統的“滿堂灌”的形式,而是要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與學習的余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互助教學,能夠使學生之間形成互助,相互鼓勵、啟發,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也是教學發展的關鍵所在。
其二,適應物理學科的特點所在。初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門理論與實踐、課堂與實驗等相結合的學科。初中的物理,被定義為“生活中的物理”,這些知識都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燈泡為什么會亮又因為什么會斷電?聲音是依賴于什么傳遞的?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這些疑問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都能激發出學生的無限聯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覺的發現生活現象,提出假設并親自去驗證,其中的樂趣與收獲是課堂教學所滿足不了的,卻正符合了物理學科的特色所在。
其三,能夠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現互助教學是在學生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參與中完成學習任務,逐漸縮小班級學生的差距。在一個班級中,物理學習會出現分層,此時利用合作學習、互助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得到共同的發展,而教師換一種身份——即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能夠轉變課堂氛圍,全面推進教學發展。
二、初中物理互助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實現學生的物理互助教學,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當前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之下,實現互助教學的前提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仍然普遍偏小,仍然需要從興趣著手培養學生對課堂的關注,進而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由于互助教學是將主動權逐漸讓渡給了學生,而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此時需要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進入學習狀態中。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把握學科的主旨,即“生活中物理”這一初中物理教學主題,從生活中挖掘物理教學的素材,引導學生通過物理視角去觀察生活,物理知識不再是死的了,而是具有生活化與生活緊密相聯的了。其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課堂,以多媒體輔助教學,抓住各種優勢豐富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豐富與轉變。其三,恰當的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課堂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體驗。整體而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二)在實驗中獲取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物理實驗的形式引導學生獲取知識。事實上,物理學科與實驗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組織學生展開物理實驗,是教學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當前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助實驗,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與學習。例如,在學習聲音的傳播的時候,要使學生了解到不同媒介傳遞聲音的能力是不同的,聲音在固體、液體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盡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然能夠感受到有所區別,但是很少能夠真實的去體驗。設計一組對比實驗,并且將思考的問題拋給學生,使學生在小組互助學習中共同完成任務,尋找答案。物理教材中有關于電串聯、并聯等的相關知識,單純的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理解并不十分方便,此時教師可以嘗試設計實驗,讓學生用干電池和小燈泡組織實驗,以小組進行討論,共同探索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到實驗,是將學習的主動權進一步交給學生的表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的實驗去獲取知識,并且尋找到主導課堂的樂趣,是日常教學所難以滿足的。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部分學生喜愛物理,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科提不起興趣的情況,此時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契機,能夠使學生在互相幫助之下共同進步。
(三)師生之間合理的互助
此時提出的師生互助,似乎有些多余,因為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然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組織互助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轉變自身觀念,以學生學習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而不再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給學生以空間,并在此基礎上與學生形成交流:在很多時候,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困惑,此時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問題出現在哪里,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而不是單純的將自己想講的不斷的去講。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到學生在閱讀或實踐中是否遇到困難,還要照顧到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更多的關注。師生間的合理互助,是推動教學工作發展的重要途徑,需要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現自主互助,其核心就在于自主,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實現互助學習,是教學發展的重要走向,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更好地進步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肖帆.“自主互助學習型”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6(9):114.
[2]高德明.初中物理“自主、互助、探究式”教學探討[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19(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