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何曉晴 胡乃強 孫仕途 馮瀟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經濟體制也得到相應的改革,各類產業結構同時做出了優化和調整,進而對創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在現代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為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現如今高校為使人才能適應時代形勢,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不僅重視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技能,更需重視學生創業方面的創新能力培養,高校就業指導課程與教育教學工部門結合我國當前社會形勢下,運用恰當的教育機制進行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本文就現代化教育背景下,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狀況,進而探討對大學生的教育體制及創新創業策略,望對當下教育部門和大學生起到良好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創新創業;創業培養;教育體制;創新意識
前言:在我國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扶持下,鼓勵私有制一直是我國大力推行的政策。高校對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廣泛的認識。這是經濟火速發展的年代,是科學技術爆炸的年代,也是尊重知識產權的年代,在這個時代的人才的創新意識培養及專業技能已成為社會傳承遞進的主旋律。高校應該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方式,不斷完善革新教育體制,要兼顧到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能力,讓大學生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進而為實現祖國輸送優質人才,為實現現代化教育揮灑汗水,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當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狀況
當前我國急需的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創業人才,培養出一名優秀的人才,只靠培養人才的創新性和實踐性是遠遠不夠的,同時要兼顧培養人才的自主創新意識[1]。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強是現代大學生的優勢,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同時有著較強的自尊心,極其希望在未來的就業或者創業中體現自我價值。當前大學生創業中已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大學生在畢業后多數選擇直接就職工作,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只能充當一小部分。在當前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仍存在諸多困難。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思維和開拓精神。創業難的表現主要是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與我國高校的創業就業教育有直接關系,當前高校針對于書本知識對學生進行傳授,更多的是理論講解,缺乏實踐活動,導致大學生畢業后出現就業難、創業難的局面。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要求
(一)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
進行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大學生教育的過程中作用重大。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大學生意識和思維模式逐漸成熟,抽象和發散思維能力隨著知識和見聞的積累不斷增多,已形成了獨立自主的意識,對外界新事物有了獨到見解[2]。大學生普遍具有創造性思維,培養在問題的解決中開拓思維,從而將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做到創新意識能力培養,還有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從而與創新能力結合運用。學會獨立自主的工作和快速獨到的發掘商機。在此創新過程中,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終極目標,要求創新人才實力與創造力相互結合,在創業過程中,并恰當運用。
(二)創業能力的培養
創業的過程是將知識和實踐運用到市場中,閉門造車創業過程中錯誤的想法當今社會人與人的交往對于創業是十分重要的,整個創業小群體是無法脫落社會這個大群體的[3]。創業者的成功不單單源于自身,同時外界因素會影響創業的過程,所以創業應合理運用瓦解因素。一個創業者的成功者是不法離開這幾種要素的:專業知識、創新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社會規則等諸多方面。創業的前提是將專業知識活學活用,利用專業知識來服務創業,同時要充分發揮社會能力,重視人際交往、社會環境及社會資金等方面,從而能更有利的加速創業。
三、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具體策略研究
(一)高校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校創新創業水平的提升是大學生創業的必要環節,營造校園中創新創業氛圍,是有效途徑之一。學校是建設和完善大學生創業模擬的場所,改善創業培養體系,高效應加快改革進程,利用多種形式和途徑促進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高校應打破固有的思想觀念,重視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依托于人才培養體系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想法,使高等院校校園形成創業意識的良好氛圍。高校有關部門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鼓勵在校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和社會舉辦的創新創業比賽,從而增加學生創新意識和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進而使高校創業教育和管理體制建設不斷改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
優化現代化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中,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培養人才的重中之重。扎實的專業知識是創新創業實現的必備前提前提,高校應在課程中制定相應的課程,并豐富創新創業的課程內容,實行傳統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共同結合,建立實行多元化的專業與選修課程模式。適當讓學生去實驗自己的創新理念,體驗生活,并且可以在現實環境里去模擬創業,要充分體會創業的艱辛,磨煉意志力,打磨出百折不撓的精神,為今后自己獨立自主創業打下堅實基礎。在理論專業課程講解結束后,應舉例分析,加深印象,進而將知識落實到實踐中,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并進行強化實踐教學,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促進學生的理解和學習能力。要時刻將有關創新能力的培養的知識潛移默化到教學課程中,在課程上同樣會學會創新能力。
結論:在我國全面鼓勵創新創業教育的大背景下,有效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是如今高校教育普遍倡導的,要針對實際就業狀況來進行制定,突出實踐性,從而提升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實行創新教學。本文結合我國教育的大背景和社會狀況,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高校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進行研究,對高效提出了新思考,望對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提供有效幫助,使高校培養出更多創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左軍,于欽明,陳卓.“萬眾創新”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4(28):120-121
[2]肖航,宮萍,李慶棟.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需要創新思維[J].科技風,2017,42(18):50.
[3]張翠英,羅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23(12): 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