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
摘要:班主任主要工作就是圍繞班級管理與學生教育工作展開,班主任工作水平直接影響著班級管理成效。為了提高管理質量,必須重視班主任在所教班級管理中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建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品格得到健全,心靈得到升華。本文基于班主任工作與班級學生實際狀況相結合的理念綜合分析,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通過何種途徑和學生構建和諧關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和諧關系;構建
小學生未成熟,正是稚嫩階段,對事物判斷與認知淺簿模糊,缺乏自我約束,在學習與生活上均表現出獨立自主性缺失。而以陪伴時間來分析,班主任陪伴時間是很多的,班主任還可以對學生各方面進行指導,但要保證班主任管理中的有效性,班主任就需要與學生建立和諧關系作為支撐。
一、小學生特征
對于小學生心理發展特征是首需分析,這不只是對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響,還影響著班主任和小學生之間關系建立是否和諧。因此,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是班主任和小學生創建師生關系和諧性的重要立足點。
小學生在進入學校時,一般認知水平就形成了,對于事物分析與判斷有一定自己的看法。他們在知識記憶、認知與模仿等各個領域發展有所進展,還有在想象方面表現出更快的特點。但是在自我約束力上沒有任何進展,對于自己喜怒哀樂控制性不是很強。除此之外,該階段大多數學生對于學習還缺乏認識,此時當任班主任的教師對于學生提出有關知識的問題要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力求深入淺出,聽懂學識,讓他們對于老師表示崇拜,為建立師生和諧關系打下基礎。
二、分析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和學生交流不夠
小學生處在生長的初步階段,認知能力與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有待加強與改變,該階段的小學生在處理多種事物時表現出事與愿違的局面,而此時小學生會找班主任幫助解決,但由于小學生需要處理的問題不在學習范圍內,有些班主任表現出責任心不強的態度,未能有效幫助處理問題,有忽視的心態,甚至對學生進行批評,最終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產生懷疑。時間長了,師生間產生隔閡是必然的,這是因為師生間交流不夠。
(二)班級管理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制定的管理制度規范性不足
班級制度是制約學生舉止的重要準則。但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其管理班級是以他作為主角開展的,這樣平等的師生關系很難建立,學生會懼怕班主任,碰到不敢打招呼,有問題也不去找班主任解決,從而導致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就算有些班主任會親自去處理,但造成的后果就是學生對班主任具有依賴性,對培養學生的班集體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學生全面發展也會得到遏制。
(三)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認識學生只是單一性
發展是個未知數,各不相同,均具有各自特色與優勢,但小學班主任認定評價學生就是從學生學習成效來判定是否優秀,學習成績優的學生備受班主任的重視,而對其他學生表現出忽視態度,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其他優點,致使學生處于不公平的狀況下。小學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評價機制不平等、不全面,只是片面地去評價,這也會使得學生對班主任產生討厭的心理,對小學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是不利的。
三、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建議
(一)認識觀是基礎,認識觀如何正確建立
在小學進行學習,此階段是系統教育的初始階段,而班主任可以說是學生入校以后的第一位啟發教育的教師,其一言一行均對學生產生一種很強影響力,對形成人生觀與價值觀起著非常重要影響。所以,班主任與學生間的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導致學生價值觀正確樹立。基于此,小學班主任第一要務就是認識到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性。例如,班主任進行平時班級管理,肯定涉及到管理量度,以強制方式展開管理班級是不可取,要做到嚴松把握好,要正確讓學生共同加入到班級管理事務上,這樣學生從心里產生一種我是主人翁狀態,歸屬感進一步加強,從中能夠培養學生解決一般問題方式方法,進而提升班主任的管理品質。
(二)交流是師生間溝通的橋梁,多和學生溝通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建立
小學生的心智成熟度還屬于低下水平,班主任是指引學生前行的領路人,需從學生視角來考慮,才可以建立能夠積極交流的關系。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要清楚知道每位學生特性,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各方面情況,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及時與學生溝通,共同交流各自想法,進而達到教師與學生都有一定發展。班主任在和學生進行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辭,只有班主任道德情操高尚,才可以產生向上示范性。例如,某個學生近期學習成績明顯下滑,平時課堂不集中聽課,常以一種低迷心情上課。而要改善這種情況需要認真分析產生原因,進行深入溝通,進而讓學生有學習的信心。還可以和學生溝通時多花時間去改變其思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老師給予更多肯定性語言表示鼓勵,加強學生內在動力。尤其是對于少數心理承受力低的學生,一定要重視談話手段。只有按照這種方式進行,才能保障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建立更牢固。
(三)班主任是學生主要模仿的對象,塑造班主任形象有助于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成為建立師生和諧關系的基石。小學生具有好奇崇拜心理,對于具有良好形象的班主任通常會表現出崇拜與模仿,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也會博得學生的極大信任,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非常有幫助的。其一,班主任日常教學要穿著整齊干凈,行為符合學生眼光,通過嚴格要求自己贏得學生模仿,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其二,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當中始終要堅持以積極飽滿的狀態去工作,耐心指導學生處理好每一項事情,平等對待班級中的各個小學生,給小學生打心里認為你是一位好教師,從而建立平等、信任的師生關系。
結束語
從上述內容看出,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小學班主任肯定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若師生間建立和諧關系,問題會得到很好的化解。以上就是為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結合班主任自身親身經歷以及小學生特點和班主任平時管理中重點工作,從認識觀建立、多溝通交流以及班主任良好形象等方面綜合提出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建議,為廣大班主任提供借鑒作用,共同加強小學班級管理,促進學校開展各項工作更順利。
參考文獻:
[1]楊維靖.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4(7):22-22.
[2]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32-33.
[3]楊春波.論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和學生關系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