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佳瑋
摘 要 新媒體和娛樂業的迅猛發展給播音主持行業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職業播音主持的水平是一檔節目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而職業播音主持的水平包含著主持人的口語水平、語言特色、主持風格、節奏掌控、情感把握等多項內容。尤其是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更是因其直觀性與生動性并存的特點受到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為提高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性,避免其因為在播音規范性、語氣語調控制和個人專業素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影響播音的效果,文章在簡述新媒體語境下我國播音主持概述的基礎上,簡要介紹了語言藝術性在播音主持中的具體體現,進而分析了當下我國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在藝術性上的不足,最后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相關建議,希望給播音主持提供一些理論指導,給廣播播音行業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0-0020-02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更加迅速、傳播內容更加復雜、傳播范圍更加廣泛,為傳統的播音主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要提升播音主持行業的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受眾收聽,就必須提高播音主持的語言水平,著重強調主持過程中語言應用的藝術性,彰顯主持行業的藝術特質,以營造出良好的收聽效果。然而在新媒體發展推動播音主持隊伍壯大的同時,部分沒經過專業培訓的播音主持人也投身其中,他們在語言表達的藝術性方面存在著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不足,不僅影響了自身播音事業的發展、節目的收聽效果,而且降低了廣播的收聽率,阻礙了播音主持事業的持續向好發展。因此,把握好新媒體語境下對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要求,理清當下我國播音主持在語言藝術性方面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對策,是提升廣播播音行業發展水平的必經之路。
1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概述
1.1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概念
為了提升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性時代性和廣播播音節目的藝術氣息,滿足聽眾和時代提出的更高要求,語言藝術性的概念應運而生。所謂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廣播播音行業并沒有嚴格標準的定義,它主要指的是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節目過程中,要在盡可能保證稿件內容真實可信的基礎上,利用播音主持在語言方面和個人在主持實踐表達方面的技巧,加工、完善稿件的語言表述,以達到增強稿件藝術性、提高受眾的理解和易接受程度的目的。
1.2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特征
1)音聲性。播音主持行業需要借助廣播、電視等媒介進行傳播,而傳播內容主要是通過播音主持人的聲音作為具體方式,所以無論對于播音主持個人而言,還是對于播音主持整個行業而言,聲音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所以音聲性自然而然地成為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首要特征。聲音相比于傳統文字的傳播方式來講,在傳遞給受眾時能更好地融入感情、烘托氣氛,從而調動受眾的聽覺和感情,加深他們對播出信息的感受和印象。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聲音在傳遞信息快捷生動的同時,壓縮了受眾的思考時間,使他們源源不斷地接收外界信息,來不及去深入思索和剖析。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音聲性就決定了一名優秀的播音主持人,不僅要掌握主持技巧,做到通過自己的聲音很好地詮釋、體現語言的藝術性特征,還要盡可能地“留白”,在說到值得受眾深思的地方略微停頓,給受眾以思索與剖析的時間。
2)真實性。語言的藝術性要高于生活,但也源于生活,這里的源于生活便是語言藝術真實性的體現。播音主持在播報信息時,要尊重客觀事件,真實地反映事件發生的始末,客觀、細致地描述信息的細節,尤其是在播報政治類新聞、社會熱點性新聞時,不能隨意更改播報內容,確保播報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在播報其他性質的信息時,為了提升播音的藝術效果,可以適當地融入渲染、烘托、夸張等藝術手法,但要在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展開,不能扭曲、顛倒客觀事實。
3)創造性。不同于傳統文字新聞的客觀、刻板,播音主持為達到提升播音藝術效果、吸引更多受眾的目的,要在信息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造。例如在播報政治類新聞、社會熱點性新聞時,播音主持人要在保證所述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不露聲色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與思想,向聽眾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通過引導聽眾深入理解、思考信息內容實現語言的藝術性;而在播報小故事、幽默段子時,為達到搞笑、吸引人的效果,播音主持人可以適當地利用夸張、歪曲、反語等藝術手段改造信息內容,通過娛樂大眾實現語言的藝術性[1]。
2 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體現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既為播音主持行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和更廣闊的市場,又給其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的挑戰,受眾對播音主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要求逐漸演變成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的具體體現,詳細來說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一是語言傾向于口語化。口語化的表達相比于傳統僵化、刻板的播報方式更有親和力,一來便于各文化水平聽眾接受和理解,使節目更接地氣;二來便于聽眾迅速接收播報內容中的有用信息,符合互聯網時代人們對信息獲取快捷化、即時化的要求。例如近些年大熱的《田園晚風》《魯豫有約》等節目,主持人通過口語化的表述讓聽眾更直觀地感受到語言的藝術性的魅力和親和力,實現了語音的表達價值。
二是主持語言傾向于個性化。新媒體語境下,傳統刻板、官方、單一播音主持方式再難以滿足受眾和時代對娛樂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培養自身主持語言的個性化,樹立獨特的語言風格,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提升節目的關注度和受歡迎程度。例如金龜子劉純燕在主持少兒節目《大風車》時,以其獨特的個性化聲音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三是主持語言傾向于時尚化。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受眾追逐時尚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在這一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也要包含時尚元素,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節目報道中的語言要緊跟時代潮流,利用當下流利的、新奇的語言迎合受眾的口味,滿足時代對播音主持的要求。為此,播音主持人可以在節目中適當加入一些當下火爆的網絡流行語,如“打call”“尬聊”“扎心了老鐵”等[2]。
3 播音主持人語言藝術性表達中存在的不足
在新媒體發展推動播音主持隊伍壯大的同時,部分沒經過專業培訓的播音主持人也投身其中,他們在語言表達的藝術性方面存在著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不足,有些播音主持雖是科班出身,但由于缺乏繼續學習與培訓,難以根據時代和受眾要求及時調整語言風格,不僅影響了自身播音事業的發展、節目的收聽效果,而且降低了廣播播音的收聽率,阻礙了播音主持事業的持續向好發展。
播音主持人在語言藝術性表達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兩點:一是播音主持人腔調扭曲,過于陰柔。近年來“港臺腔”成為諸多播音主持人爭相模仿的對象,腔調扭曲、“嗲里嗲氣”,阻礙了普通話的推廣;二是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質缺乏,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也沒有播音主持該具有的良好素質,再加上不重視后期的學習與培訓,難以掌控語言的藝術性表達[3]。
4 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人語言藝術性提高對策
4.1 掌握播音主持語言基本特點
播音主持要想具備合格的專業素養,首要任務就是掌握播音主持語言的基本特點,例如規范性、莊重性和鼓動性。只有在掌握好播音主持規范語言的基礎上,才能可能通過不斷地實踐經驗提升自身的播音主持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培養自身主持語言的個性化,樹立獨特的語言風格。為此,播音主持人要規范語言,能流暢、清晰、完整地表達稿件內容,將信息完整、全面地傳遞給受眾。
4.2 提升播音主持人語言專業素養
語言規范是播音主持人的基本素養,除此之外,為加深受眾印象,提高播音的專業性,引導受眾深入思考,播音主持人還應具有良好的語言感染力和知識內涵。為此,主持人要注意加強在播報中語氣語調的感染力,不斷地學習歷史知識、哲學知識、美學知識來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擴展語言的內涵與外延,并將具有時代特色的語言融入到節目中來。
4.3 提升語言與感情的融合
為充分調動受眾的思維和情感,提升節目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播音主持人在主持中要注意感情的融入,將真情實感借助各種語言技巧呈現給受眾,通過語氣語調的變化與感情的強弱化增強節目的收聽效果[4]。
5 結論
綜上所述,新媒體語境下受眾對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只有在掌握播音主持語言基本特點的基礎上,不斷地加強學習、培訓,不斷提升播音主持人語言專業素養,最終實現信息、情感、知識、時代性等多因素的融合,才能播音主持的藝術性更好地表達,讓播音主持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佳園.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聞及傳播研究,2017(8):157.
[2]王婷婷.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6(12):149.
[3]連少鵬.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4):136.
[4]李萍.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