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由于歷史、經濟和政策等多方面錯綜復雜的原因,中國各地區職業教育公平問題十分突出,本文通過研究區域職業教育機會公平現狀、過程公平現狀和結果公平現狀發現,中國職業教育公平問題十分突出,其中教育機會、教育過程、教育結果三個方面的公平性呈遞減特征。
關鍵詞:區域 職業教育 教育公平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0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囿于早期的政策和資源稟賦方面的差別,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鑒于人力資本理論中教育能促進經濟增長的結論,促進各地區經濟的平衡發展,應著力促進各地區教育公平。如從教育民主化的角度講,教育也不應是少數人的機會。職業教育作為門檻相對較低的高等教育形式,對解決代際收入差距,培養職業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審視區域職業教育公平問題,為解決區域經濟差距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一、區域職業教育機會公平現狀
自1999年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決策作出之后,教育界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按教育部的觀點來看,各職業技術學院和專科學校納入大眾教育范疇,而本科院校則納入到精英教育序列。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了“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而這批學校最終由教育部確定為“1999年以后建立的本科院校”。因缺乏新建本科院校的統計數據,且中等職業教育無論對個人發展還是經濟增長的影響都非常小,因此研究區域職業教育公平問題時,以高職高專院校為研究樣本。
根據2013年人均GDP排名,采用等距抽樣原理,抽取了人均GDP第1名(天津市)、11名(吉林省)、21名(海南省)、31名(貴州省)作為區域研究樣本;因高職高專院校的錄取分數線遠低于本科院校,因此研究職業教育機會公平問題時,不能單純考慮高職高專院校數量,也必然要考慮各個區域本科院校的數量,從而計算毛入學率。根據上述四項,得到基本研究數據,見表1。
由此可見,卡方值為89.811,P<0.001,四地區在職業教育機會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職業教育機會和普通高等教育機會極不公平。
二、區域職業教育過程公平現狀
教育過程公平是教育公平中最重要的環節,決定教育過程公平的因素主要有學校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等因素。為了保證研究過程的科學性,對上述四省市職業教育過程公平方面的因素考量,在抽樣時按照《2013教育統計年鑒》中各省市的第一個高職高專院校作為代表,著重考慮占地面積、生師比、實訓基地數量、示范專業數量(包括國家、省級)四個因素。分別抽取了天津職業大學、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四校在教育資源等方面的基本情況見表3.
由此可見,卡方值為64.441,P<0.001,四地區在職業教育過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但差異程度小于職業教育機會方面,說明區域職業教育過程方面,在教育部關于辦學條件等方面的約束下,都能相對較好的保證教學質量,但各地區之間仍存在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