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飛
摘 要:何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首先要明了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性 階級性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一、學界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認識
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認識,學界存在較大的差異,大體可分為“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三種類型。
“一元論”的主要代表有灌輸論、政治屬性論、階級利益論、轉化論等,如劉書林教授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灌輸”[1],劉建軍教授也認為“從本質上講,思想理論教育就是意識形態灌輸”[2]。“二元論”主要有政治性與科學性論、政治屬性與非政治屬性論等, 如陳志華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在于政治性與科學性的有機統一。 ”[3]持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多元論”觀點的學者比較多,其中有“多維論”,如李遼寧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多元的、立體的,主張從政治緯度、倫理緯度、社會緯度、個體緯度四個緯度來解讀,由此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服務性、工具性、啟蒙性的本質特征。[5]也有學者提出“多層次論”,如孫其昂認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可分層次討論,即從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認識思路、 本質的內涵和本質理論的運用等來展開。[6]而“多元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多屬性論”,如張耀燦教授等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具有超越性的實踐活動。”[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
1.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對教育對象進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意識形態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的一種教育活動。馬克思主義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以“政治”為中心的意識形態教育。人的思想行為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社會環境產生了人的需要,需要產生人的動機,動機支配人的行為。一定的行為結果經過反饋,調節需要,強化動機,重新支配人的行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從人的思想表現入手,分析支配行動的思想動機,再從思想動機分析產生該思想的主客觀條件,然后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去創造和改變外界環境,從而促使人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動機,以此指導人的行為取得好的行動結果。
2.思想政治教育的階級性
任何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個由相應要素構成的系統,同時具備相同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客體、思想政治教育結果五大要素。各國思想政治教育者總是依據社會的要求制定教育目標,并要求受教育者能按社會的要求接受教育,以實現最終目標。在這些要素中,政治教育的主體是具有階級屬性的,他作為統治階級的代言人,傳授的主要是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政治教育的客體的主要任務是吸收并認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而在社會實踐中按照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要求進行實踐,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獲得良好的政治效應和社會效應,每個政治教育的客體不是孤立的個人,而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乃至一個社會。
3.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時效性,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與其他實踐活動的結合和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影響人的思想觀念從而影響人的行為方式,是思想見之于行動的中心環節。通過實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共識和情感歸屬,才能增強群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執行力,才能使社會實踐活動成為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和集體力量的創造性活動。可見,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個體實踐匯聚為群體實踐,增強人類實踐活動的凝聚力和社會合力的重要思想保障。因此,實踐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帶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1.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 代表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凌駕于階級之上,我們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符合階級性的要求,不能摒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必然要有新思想、新理論的注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還要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條件下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正確的政治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能超越歷史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階級社會特有的教育活動,一旦階級社會不存在,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會隨之消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歸根結底來源于社會實踐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依賴于當前歷史條件下經濟的發展和各方面的狀況。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緊跟社會發展步伐,緊扣時代脈搏。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隨時改變策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3.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增強抵御外來消極思想的能力
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正以各種方式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持續性、隱蔽性的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正常、有效地進行構成了巨大威脅。我國社會有其自身的弱點,封建思想的殘余和從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跳躍,都導致在意識形態上的脆弱。資本主義思想有著廣泛性的特點, 易于形成“文化帝國主義”的統治。附著在牛仔褲、可口可樂、麥當勞、迪斯尼樂園、美國大片等上面的是一個由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及相關的價值觀念組成的文化整體,它通過人們的消費行為直接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對我們當前時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重重困難。因此,當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不確定性因素逐漸增多。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并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增強抵御外來消極思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書林,陳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2]劉建軍,曹一建.思想理論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劉濤.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J].教育與職業,2005.
[4]陳志華.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政治性與科學性的有機統一[J].思想政治工作,2006.
[5]李遼寧.解讀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多重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2007.
[6]孫其昂.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探討[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
[7][8]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