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 黃金金 溫川飆
摘 要:在當今社會,我國總的醫療資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勻,偏遠地區及基層的醫療水平偏低,無法滿足人們的就醫需求。現如今伴隨著科技的急速發展,互聯網信息產業的進步帶給了遠程醫療革命性的突破,以信息技術的進步和信息網絡化為基礎,結合中醫“辨證論治”和“治未病”的理論,提出了中醫“云健康”的理念。本文總體論述了中醫云的功能、優勢以及關鍵技術,對目前中醫云健康的研究動態與最新進展進行了梳理,最后對中醫云健康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進行了預測和總結。
關鍵詞:云健康 治未病 醫療信息化 健康檔案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oud Health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Chinas overall medical resources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remote areas and grassroots medical level is low, can not meet peoples medical needs. Now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gress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rought a r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 in telemedicine,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disease” theory and health care Advantages, resulting in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oud health. In this paper, the function, advantage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Kangjiaxin” are discussed,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recent progress of TCM cloud health are sorted out.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cloud health in Chinese medicine were predicted and summarized.
Key words: Cloud health; treatment of disease; medical information; health files
中圖分類號:R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2
從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近年來其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融入了社會各個領域之中,其中云健康便是“互聯網+”與中醫傳統理論的結合所產生的一種新的醫療模式,中醫云健康是指通過云計算、云存儲、云服務、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1],將醫療機構、醫生、患者和醫療廠商結合起來,并結合中醫的傳統理論,如“整體觀”、“天人合一”、“治未病”、“辨證論治”等進行體質辨別,做出前期的診斷治療,并對人們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測定,為個人量身定制合理的中醫健康調養計劃,實時推送中醫保健知識,指導患者養成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2]。實現生活方式指導、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心理咨詢、健康體檢等全面的、有針對性的中醫健康管理 [3]。并且,所有具備云計算產業的地區所屬的醫院和醫療衛生單位都能共享當地居民的健康檔案管理、醫學數字影像即時傳送等應用服務。
一、中醫云的功能
中醫云為了滿足人們對健康的需求,用中醫的優勢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不同的人群進行健康診斷,提供中醫治療保健方案,維持居民的健康狀態。
1.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
醫生可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采集個人的四診信息如舌象、脈象等體征,記錄診治過程,形成規范的中醫電子病歷。另外結合電子穿戴設備等,在電腦客戶端、手機APP上對人體健康指標(體重、體脂、溫度、血壓、血糖、血脂、血氣分析、心電圖、身體活動量等)進行實時監測,錄入數據并上傳至云端,通過中醫云平臺自動分析后,生成完整的、實時的個人中醫電子健康檔案[4]。
2.量身定制健康計劃
中醫云健康可以作為人類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系統,針對采集的每個居民的健康信息,參照中醫思想中每個人都存在個體差異性,中醫云健康管理系統根據使用者上傳的各項身體健康功能進行分析,辨別個人體質,組織醫學專業人員為使用者定制個體化的診療方案,及陰陽體質偏頗的調治方案。還可以從海量的醫學保健數據庫定期搜集整理有效的醫療健康資源,實時推送給使用者,用泡飲藥茶、藥浴湯包和按摩導引等方式調整居民的體質偏頗,達到中醫“治未病”的傳統思想理念,全面改善其生活質量。
3.醫療信息安全共享
實現醫療信息共享是健康管理系統工程運營的基礎條件,中醫云健康整合了世界各個角落的健康信息數據,利用先進的技術與專業的團隊來管理數據中心的健康資源,可以在不同的區域及不同醫療機構之間輕松實現應用資源共享。醫生通過數據資源共享可以實現跨區域的診療合作,通過傳送病人的信息可以實現各級醫院跨區域轉診,實時共享患者電子健康檔案[5]。我們還可以互相關注家人朋友的健康信息,對危急患者的突發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救治。同時后臺收集的當地居民健康信息即時情況,通過大數據統計與疾控部門分析當地流行病學特征,可實時監測當地高發病,及時對疾病進行預防和調控。
在基于云計算的網絡應用模式中,數據只有一份,不同的用戶可以同時訪問、使用同一份數據[6]。云平臺提供了可靠、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提供云健康服務的企業擁有專業的團隊維護數據中心,采取技術和管理手段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健康狀況信息存儲在云端服務中心,通過集群技術、數據加密技術等確保云端服務中心的信息只能與指定用戶共享,多層次的信息備份和容災技術保證云端服務中心信息的安全,具備可靠、安全的信息存儲平臺[7]。同時,采取嚴格的權限管理措施,方便服務對象與指定的用戶之間進行信息共享,不用擔心數據丟失、病毒入侵。
二、中醫云的應用
1.中醫云健康在社區居民中的應用
社區居民可以通過穿戴電子設備進行自檢,也可設置“體檢屋”供居民使用,將日常的身體變化用準確的醫學用語記錄下來,便于醫生發現病因、觀察病情的變化。社區醫生共享居民的飲食和用藥信息,將有助于居民健康管理,提高衛生服務效率,減少突發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健康的社區居民可以得到系統專業的健康指導[7]。
并且中醫云對用戶的終端設備要求低,用戶只要能夠擁有一臺可以連接網絡的終端設備,比如電腦、手機等,通過網絡將有關中醫云健康的應用程序下載到自己的移動終端,便可享受“云”提供的服務,對自己的健康進行管理。這為居民隨時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打下良好的基礎。
2.中醫云健康在醫療機構中的應用
通過中醫云平臺,病人可以查詢各地區的醫療機構及醫生坐診等信息,并可以在平臺上預約掛號。各區域醫療機構之間也可以通過云平臺協同合作,將基層醫生與三甲醫院及高級醫療機構聯系起來,各級醫院開展跨區域病人轉診,電子健康檔案共享,醫學數字影像即時傳送等業務[8],從而避免病人就診出現重復多次的現象,可以有效緩解醫學資源浪費,無論哪里的病人都可以享受國內最高的醫療資源,減少三甲醫院的就醫壓力,提高醫療服務效率,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異地看病無法實報實銷的難題。
另一方面,可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上傳到云端的海量中醫臨床數據進行診療規律和療效的分析,研究中醫優勢病種的診療方案,形成優勢病種的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知識庫,放到中醫云平臺上,作為中醫臨床的“外腦”系統,為中醫優勢病種治療提供指導,幫助年輕醫生更好更快的成長。
3.中醫云健康在未來健康產業中的應用
健康產業的發展,是培養人的健康消費的重要手段,這是新的消費熱點,也是擴大內需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在中國的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居民衛生健康消費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同時期GDP的增長速度,而健康消費并不等同于醫療服務,而是體現在養生保健、健康咨詢、健康服務、健康保險等多方面[9-10]。中醫云健康管理系統將發為健康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如健康監管數據庫與隨身攜帶健康數據搜集傳感器、醫療機構看病數據庫、公共衛生服務指揮查詢系統、健康數據庫一體機、檢查后即時生成健康指導系統等等[11],這些設備和軟件開放正是健康產業支柱的外在體現,而它們將為人們提供更快捷、更便易、更系統、更科學的健康產業服務。
結束語
中醫云健康將促進醫療保健行業的發展,加強人們的健康意識,改善國民的生活健康情況,實現在家就能享受到高級醫療服務,降低慢性病及突發危險的機率,提高總體的醫療水平。同時,也能將中醫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但現階段,由于醫療衛生機構自身的復雜性,又同時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協同配合,中醫云健康的建設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各界部門的共同努力。相信未來中醫云健康的實現與普及將會為人們提供更優質、便捷的生活,建設好具有中國特色的疾病防治體系,為人類健康注入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勇.云計算對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0(3):1-5.
[2]肖麗,溫川飆,江泳,陶虹妃,侯冬梅,稅順敏.云計算在家庭健康自助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2(02):188-191.
[3]胡廣芹,陸小左.中醫藥科學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優勢[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8(5):48.
[4]姚志洪.健康信息化從互聯網走向物聯網.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0年8月(4),18-21.
[5]肖麗,溫川飆,徐榮梅,楊淑涵,謝鵬,付亞.區域醫療電子病歷數據共享在中醫藥中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7,28(06):1521-1523.
[6]李德毅,陳桂生,張海粟.云計算熱點問題分析[J].中興通訊技術,2010(4):1-5.
[7]陳全,鄧倩妮.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J].計算機應用,2009(9):2562-2567.
[8]馬金鳳,趙強,蔣璐.云存儲在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中的價值探究[J].軟件導刊,2013(10):10-12.
[9]張軍亮.云環境下的個人健康檔案服務系統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10):1421-1422.
[10]胡琳琳,劉遠立,李蔚東.積極發展健康產業:中國的機遇與選擇[J].中國藥物經濟學,2008,3(3):19-26.
[11]張俊祥,李振興,田玲,等.我國健康產業發展面臨態勢和需求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1,27(2):51-52.
[12]胡東平.論“家庭健康保健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構建模型及其實現的步驟[J].日用電器,2012,0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