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琪
【摘 要】目前,校企合作的研究實踐,還停留在一種淺表層面,較少觸及對模式結構、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深層問題的系統思考,合作理論的深度探索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校企合作;體制機制;探索
一、體制構建上,要引導雙方,尋求適當的合作路徑。
1、充分依托本地區職教的優勢資源,圍繞產業發展的需求和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技能型人才緊缺的實際,探索推行股份制合作辦學體制。校企股份制合作辦學,一般實用于具有多年辦學經驗,上規模的中高職院校。校方以實物資本和無形資本入股,企業以貨幣資本入股,合作辦學后,學校培養的技能人才,優先滿足合作方需求??山M建由政行校企四方人員共同構成的董事會,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通過董事會,進一步加強對校企合作的宏觀指導,以董事會的建立與規范運作,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共促就業、合作發展建立了一種基于互利校企共贏的動力機制、基于文化融合的溝通機制、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機制,以及專業建設層面的校企共商、課程體系層面的校企共創、實訓基地層面的校企共建、技術開發層面的校企共研、人才培養層面的校企共育等,有力保障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正常運行。
2、出臺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將“訂單培養”的辦學模式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坝唵闻囵B”,指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以特殊”定制”的規格和一定數量,提前預訂畢業生。在此模式中,學員由學校選拔的學生和企業招收的員工組成,教育的實施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完成,雙方共同開發課程、共同培養和進行管理,一般而言,以冠名班為常見形式。學制方面,主要采用“2+1”的學習分段制,在保證學生在??倢W時達兩年不變的前提下,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校學生的就業需要,靈活處置。
訂單式培養,使學生入學即有工作,學生畢業就是就業,從而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
3、根據企業自身不同的實際需求,因“實”制宜,靈活校企合作形式,以各有特色的教學、管理與培訓方案,形成多元合作格局??刹捎眯F蠊餐朴喤囵B方案,學生交替在企業工作或學校學習的“工讀輪換”;將部分生產線建在校內,在校內實行理論學習和頂崗實訓的“引企入?!?;由行業出面組織企業群,聯合為學校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及設備和兼職教師,下培養訂單的“行業主導”;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季節性特征和周期性特點,靈活安排工學交替“彈性安排”等多元合作辦學機制,以及“契約制”、“推門入企”、“服務型”、“產教結合”、“階梯分段”等內涵型的合作方式。教學計劃上,要引導重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方案。要保證工學真正結合,避免二者互不關聯。
二、努力搞好管理服務,形成合作長效機制
1、學生就業的準入機制
嚴格按照《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規定,先行培訓,再上崗就業,加強就業準入監察,對違法行為及時糾正并予以處罰。
2、合作監控與協調機制
監督合作的協議落實,強化監控,搞好協調,對在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主動介入,幫助解決雙方自身所無法調和與化解的難題。如由實習生代表、家長代表、企業代表和校方代表組成“實習管委會”,協調并仲裁校企合作特別是學生頂崗實習中發生的問題和矛盾,平衡各方利益,保護學生合法權益。
3、相互配合的運行機制
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使校企雙方形成一種雙元驅動、聯動、互動的關系體,大力推行校企共組經濟體和企業辦學。
4、交流合作的溝通機制
以建立會議制度、聯誼制度和對話制度,促成校企文化共融。
5、相互約束的責任機制
明確職責,規范行為,把校企雙方在合作當中彼此的責任固定下來,維護并保障企業、學校及學生三方的合法權益。
6、合作評估與激勵機制
科學評價校企合作的投入、研發、培養等諸多方面的進度和效果,以指導合作發展方向;鼓勵和表彰先進典型,保護與激發雙方合作的積極性,推動合作進一步深化。
7、動態發展的調整機制
企業轉產,學校就當調整專業;企業更新設備和技術,學校就當改造課程;企業使用新工藝、新方法,學校就當創新教學模式和手段。
8、職校與園區的對接機制
立足園區發展職教,在企業建立職業院校的實習基地,在院校建立園區企業的生產車間,從而實現合作雙方的“無縫對接”。機制建設上,要力求做到以產業對接專業,以崗位對接課程,以車間對接基地,以師傅對接師資,以企業對接評估,以生產對接科研,以工種對接培訓、以廠長對接校長的八大對接。
9、制度規范的保障機制
在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人才庫建設、兼職教師和技術骨干的聘任考核、教師掛職、企業職工繼續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監督、科技開發與成果獎勵等諸多方面,從不同角度,建立一整套嚴密完整的制度體系,對校企合作進行規范。
宏觀指導調控機制:在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統一指導和協調下,探索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實訓工作委員會、師資管理委員會、技術服務委員會等相關專委會,進行宏觀頂層調控,以獲得合作的最大效益。
三、以載體建設,激發校企創新活力
1、支持學校與企業共建創新載體。對校企共建重大的創新載體,給予啟動資金的支持,年度績效顯著的,經考核,給予科研經費的資助;對特別重大的創新載體,鼓勵采用市場化方式,為企業提供檢測、測試、標準等服務,按其實際的服務水平及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經評估和審計后,擇優分檔給予獎勵。
2、對經認定的學生創業基地、創業園內的在孵企業,按其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標準,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全額獎勵。
3、設立我區科技合作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校企開展科技領域的合作攻關、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學校技術轉移中心建設。
4、支持校企合作攻關的科技項目,積極開展網上技術市場建設和技術成果交易,對通過網上技術市場交易并實現產業化的相關項目,經審核,按技術合同成交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對通過競價即拍賣交易的產業化項目,按成果交易實際支付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
5、鼓勵本區或駐區高校的教師留職離崗創辦科技型企業,允許職校生休學創辦科技型企業。設立“學生創業創新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支持學生創辦科技型、創新型企業。鼓勵教師以自主科技成果入股,創辦企業。
7、引導本區或駐區高校派駐人員到企業從事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其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取得的收益,按一定比例劃歸相關科技人員及其團隊。
總之,校企合作,務必要建立內在動力機制、外部驅動機制、運行調控機制和保障機制共同作為的系統工程,也只有這樣,才能力促其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 歐敏.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體制創新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8).
[2] 張巧云.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4(02).
[3] 劉洪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的新思路[J].教育與職業,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