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逐漸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依然有一些教師對于問題導學法的理解和應用存在偏差,基于此,本文從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例探究問題導學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問題;應用策略
1、引言
初中數學教師應采取各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問題導學法是指教師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使其自主嘗試解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對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變教師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給學生提供相關的教學情境,保證教學問題符合實際,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積極思考。
2、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雖然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是從運用現狀來看,其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1)問題導學的單向性問題比較突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對于問題的應用價值理解依然受制于傳統教學理念,習慣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單向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影響了學生在提出問題、解答問題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2)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思想、情感波動較大,其在教師的問題導學中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同時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熏陶,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較差,在課堂上,甚至出現了一些教師自說自答的情形,學生對于主動回答問題缺乏興趣;(3)題海戰術抑制了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許多教師還是側重于題海戰術,忽視課堂的問題導學,使得學生在大量的機械化訓練中,對知識產生了習慣性理解,這樣不僅曲解了問題導學的含義,更抑制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
3、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案
3.1 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問題
初中數學學科當中的許多內容彼此之間有著相應的聯系,而知識的遷移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學生能否掌握知識遷移能力的關鍵,在于學生能否用類比的思想對數學學科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而教師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問題,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逐步幫助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就以初中數學知識內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為例,在研究方法上,與學生所學的“一元一次方程組”有所關聯,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是否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能夠確定一個明確的取值范圍”等問題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方程知識進行問題探究,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從而獲得能力的提升。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問題來進行問題導學,有利于構建數學學科知識內容中的緊密聯系,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
3.2 設計趣味性課堂提問
要想充分發揮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首先需要設計趣味性課堂提問,即依據教學實際內容與學生學習能力提一些開放式問題,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對問題產生探索欲望,進而主動進行分析與學習。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在學習函數圖像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函數圖像,讓學生對函數圖像有一個更為直觀地認識,進而在研究過程中提出教學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思考習慣。
3.3 進行拓展與互動,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在采用問題導學法時,提出問題之后,可讓學生自由討論,交換解題思路,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要與學生多互動,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并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問題的設置可以基礎知識的合作討論為主,也可在學習基礎知識后為學生歸納總結。
3.4 連續引導,強化導學效果
問題導學法的主體環節在于“引導”,而“引導”的過程自然不能僅僅依靠某一個單一的問題,而是要利用一系列邏輯分明、層次清晰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思維啟發。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問題導學的連續性,即先利用簡單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在通過課堂討論、方法指導,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最后,在反思中,對問題進行總結,以理順之前的探索思路,形成完整的思考鏈條,進而不斷強化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3.5 貼合生活實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學科當中的許多知識內容實用性較強,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廣泛。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也是每個學生應該具備的,但是在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仍然有大部分學生因為思維不夠嚴謹而犯下細節上的錯誤。就以“二次函數的應用問題”為例,在某些情況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涉及到基本的二次函數知識,還包括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條件擬定合適的取值范圍。唯有學生懂得根據題目條件綜合分析數學知識的應用情況,才能在解題過程中脫離思維定勢而提高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設定的數學問題要盡量貼合生活實際,以充分發揮問題導學法的教學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6 注重問題的前后呼應
一堂課中,教師提出問題可能需要短短的幾分鐘,而學生解決問題可能需要幾十分鐘。問題導學法的關鍵是問題,教師需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貫穿課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學會將復雜的條件轉化為簡單的條件,轉換解題的思路,最終再將思路回歸原題,形成問題的前后呼應。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題目的含義晦澀難懂,學生無法及時將所學知識應用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簡單的問題循序漸進加以引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情境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問題導入法的應用和研究,提出與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相符的問題,并設置相關的問題情境,以此來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分析問題時,教師需引導學生進行與問題答案相關的思考,緊緊圍繞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相關的方法,并引導學生自主地去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也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過程??傊瑔栴}導學法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教師應注重問題導學法在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周元慶.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7(14):298.
[2]劉煒.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才智,2016(27):93.
[3]姚玲.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6(58):67.
[4]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271-272.
[5]廖金木.探究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