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莎莎
[摘要]項目教學法在高職環境監測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結合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從項目確定、項目實施、項目總結與評價三個方面闡述項目教學法在環境監測實踐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除此之外,探討項目完成后考核方案的設計與成績評定,為實施效果提供評價依據。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環境監測;實踐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96-02
環境監測是高職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必需的環境監測技術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高職環境監測教學中主要以污染物為主線,力爭讓學生掌握布點、采樣、樣品保存、樣品預處理、樣品檢測、數據處理和報告撰寫的環境監測工作全過程,提高學生從事環境監測工作的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環境監測涉及的內容包括水、氣、聲、固體廢棄物、土壤、生物等多種介質,內容繁多,教學任務相對較重。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先上理論課,再上實驗課,學時緊張,效果也不甚理想。在此基礎上,本教研室將環境監測課程拆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環境監測基礎操作、環境監測指標檢測以及環境監測綜合實訓,分別在二、三、四年級開設。這三門課程均采用項目教學法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教學法因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而在各級教育中受到普遍推廣。筆者所在教學團隊經過前期摸索,嘗試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在高職環境監測課程教學中,從而更好地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為企業輸送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一、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圍繞項目組織開展教學和實踐,使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完成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1]。學生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或獨立或分組自行安排學習,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積極性。項目教學法以真實生產任務為項目,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將“學習”融于“生產”過程,采用“教、學、練、做”一體化的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2]。相比于傳統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具有如下幾個優點:(1)注重知識的應用性;(2)注重學習的主動性;(3)注重學習的探索性;(4)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相互合作;(5)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項目教學法在環境監測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一)項目確定
在項目教學整個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項目,正確選擇項目是保證整個教學過程順利、有效實施的關鍵。選取的項目既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又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或者接近真實的情境,模擬環境監測的實際工作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還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選擇的項目也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實施起來有難度,過小不能達到教學目標。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之一,如何確定監測項目以及實施過程中的布點、采樣、樣品保存、預處理、檢測、數據處理和對檢測結果的綜合評價是學生必備的職業技能。要準確、高效地完成這些工作,還需要學生具備閱讀和運用國家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能力,正確調試和使用采樣儀器和分析儀器的能力,正確處理和表達檢測數據并形成評價報告的能力等。
在綜合考慮以上因素以及學校現有的軟硬件資源,以三年級開設的“環境監測技術——項目篇”為例,共確定了地表水/污水監測和分析、室內污染氣體監測和分析、噪聲監測和分析以及土壤環境監測和分析四大項目。每個大項目下面又分為若干子項目,其中,以土壤環境監測和分析為例,包括土壤環境監測方案確定、土壤樣品采集與預處理、干物質和水分的測定、pH值的測定、總鉻的測定、鉛、鎘的測定。以上這些項目既涉及方案確定,又涉及分析測試,內容豐富、全面,體現了其多樣性與綜合性的特點。
(二)項目實施
在項目實施前,首先要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針對確定好的項目,指導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包括細化的日程安排、實施步驟、小組成員具體分工安排以及預期成果等,各項目實行組長負責制。在項目正式開展前,各組首先要做好預習準備工作,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制訂監測方案、確定檢測方法,同時提前準備好實驗試劑和實驗儀器。待準備工作完成后,小組各成員按照工作計劃進行項目實施,最后得出結論并完成報告。在此期間,可采取小組學習競賽的形式對表現優異的小組進行加分獎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作用與傳統課堂有所不同,不僅僅是講授和示范,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組織和指導工作。首先,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項目實施過程,并予以適當的啟發和指導,激發和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其次,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有效協調各小組的工作;最后,要充分巡視,及時記錄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并及時講解[3,4]。
此外,在本教研室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在信息化教學平臺上初步建立了本課程的網絡課程。該網絡課程的建立不僅方便了學生開展項目預習工作,也方便了教師時刻了解學生的預習與掌握情況。網絡課程內容包括電子教材、操作視頻、實驗報告、項目評價、教學資料、項目習題、統計管理等現代教學資源庫,使教學內容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教師、媒體間的多向交互過程,實現全方位、立體式的教與學,為提升學生的環境監測職業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三)項目總結與評價
項目完成后及時進行總結和評價非常重要,這是學生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5]。在本項目教學中,總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內每個成員分別對所做工作進行匯報,組長進行補充及匯總;之后,每個小組分別由組長代表小組向全體學生和教師匯報項目實施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實施的過程、得到的結論等,各組之間可相互提問、交流經驗,經過充分討論后得出完成項目的最佳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各組的書面報告、口頭匯報以及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建議。教師尤其要注意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的總結與講解。
項目評價主要是圍繞各小組及組員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態度、表現、工作量以及完成質量展開,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組內成員自評、組內成員互評、組長評價、組間互評、教師總評等五個環節[6],五個環節分別賦予不同的權重。每個項目可根據評價評出前三名,給予額外的加分獎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所做的工作,多表揚、多鼓勵,同時,也要及時指出不完善之處。
三、考核方案的設計與成績評定
考核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環境監測教學中,它既起到檢驗教學成果的作用,又起到項目實施后的總結作用,同時考核結果還可作為后續改進教學方法的依據。對職業教育來說,我們應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學生更好地就業為主要目的,因此,在考核方案的設計上也應與傳統教學有所區別。
以土壤環境監測和分析為例,考核一般在項目總結和評價的基礎上以現場操作和專業會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且采用一項目一考核的方式。現場操作環節主要選取與環境監測實際工作聯系緊密的動手性操作,例如,土壤樣品預處理操作,土壤樣品重金屬鉛的提取操作等,在每個操作后面附上詳細的任務評分表對照評分。在考核過程中學生需要邊操作邊說明,說明主要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教師對學生操作和說明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糾正并按照任務評分表現現場打分。專業會談環節主要考查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對易錯點的辨析能力,由教師直接向學生提問,一人一考,現場打分。
在項目教學法中,成績的評定是綜合性的,主要參考項目總結與評價環節小組合作情況,每個學生的平時表現和任務完成情況以及考核環節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每部分賦予不同的權重,最后計算得到一個綜合性的項目成績。需要指出的是,成績評定的標準在項目實施前就應公布,讓每位學生心中有數。在成績評定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評定標準進行,做到公正合理。
四、結語
目前,已有不少職業院校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環境監測教學中,筆者所在教學團隊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項目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項目教學中,學生置身于類似真實的工作情境中,體驗了環境監測項目的實際工作流程,即從監測方案制訂到完成監測報告的全過程;除此之外,項目教學法通常采用團隊合作形式,學生組團共同完成項目任務,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項目教學法在環境監測教學中的優勢明顯,但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團隊合作完成項目任務時,有些學生投機取巧,依賴其他組員完成任務,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組進度不一,如何協調安排值得思考。在職業院校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項目教學法目前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不斷摸索和完善,形成適合自身課堂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周璇,王志明.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3):12-15.
[2]王宗舞.項目教學法在高職“環境監測”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15):48-50.
[3]張立榮.項目教學法在《AutoCAD》教學中的應用[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1,9(3):33-35.
[4]伍婧.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改革中的實踐探究[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2):43-45.
[5]劉亭亭,彭玉丹,季鳴童.項目教學法在高職環境監測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3(5):82-84.
[6]徐禮英.項目教學法在《植物生長與環境》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