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婷
[摘要]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實踐能力弱、企業與畢業生就業溝通困難等問題,推行和開展現代學徒制,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機制,探索更多的途徑與方法迫在眉睫。面對推行中遇到的困難,認清問題所在,借鑒成功典范,制定政策確立培養方案,真正將建立起學校和企業縱深合作、教師和師傅聯合傳授、學生和學徒角色融合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困難;對策;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 G710???????????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03-01
針對現代學徒制來講,其在講解知識技能時不但延續了以往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還結合當代職業教育特點,把學習與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實行校企合作制度,為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鍛煉職業技巧、積累工作閱歷以及提高職業道德素質方面提供大量平臺和契機,進而為社會和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復合型人才。
企業用工也存在困惑,職業院校培養出的畢業生理論強,技工院校培養出的畢業生實操強,但既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能熟練操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嚴重短缺。
一、現代學徒制的實施現狀
身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現代學徒制深受廣大職業院校師生認可和青睞,現已在我國相關地區組織試點工作,以上海、廣州、深圳為首。
然而西部地區存在企業數量少,與學生所學專業不對口、師傅缺口大等問題,在現代學徒制推行過程中都需要一一面對并尋找更好的解決路徑。有些學校在落實現代學徒制時已獲取不小成績。首先,憑借這一人才塑造形式,大量技術型人才在校企兩方共同努力下成功進入企業單位,就業率大大提升。其次,產教結合、校企協作是現代學徒制的鮮明特點,學生通過接受院校組織的企業培訓和在校教育活動,不但擁有專業知識,并且還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學生出徒以后能直接勝任企業崗位工作,并通過自己努力拼搏,能迅速成為技術精英,推進學生成長進程。
二、西部地區落實現代學徒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代學徒制的落實一定要聯合企業共同開展,一定要建設和此學徒制相匹配的實際職位,然而縱觀我國校企協作現狀來看,企業的合作主動性始終較低,特別是在操作水平高、生產技術前端的現代企業中,整體來說在我國廣泛開展學徒制還面臨著居多困難。
(一)思想意識薄弱
一些職業學校并未將現代學徒制度作為提升人才質量和素養的主要渠道,而是將校企協作視為一種緩解就業壓力,處理教育資源匱乏的措施,缺少正確的協作認知,沒有及時考慮到學生的長期發展。
(二)企業參與主動性較低,學徒制職位空缺
現代學徒制一定要和企業加強聯系,增加滿足學徒制發展要求的具體職位,然而從我國校企協作發展現狀來看,企業參加的主動性有待提升,存在“學校熱,企業冷”的現狀,尤其在生產技術先進、操作技能要求高的企業,學生的技能水平無法正常開展工作,也無法為企業創造較多的經濟效益,在技術含量較高的職位中如果出現操作失誤,還會為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虧損。
(三)薪資方面
鑒于我國對現代學徒制的關注度較低,同時缺少方針政策的支持。因此,現階段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其所得到的薪資往往都是企業負責的,企業需要擁有良好的經濟實力才能接納這些學生,加大成本投入使這些學生所創造出來的企業效益和企業投入相匹配。
當下,學徒制在實際運作中存在諸多問題和漏洞,相關人員必須要對此加以重視,積極研究出科學合理的解決對策。
三、滿足西地區域落實現代學徒制的有效對策
職業學校通過學徒制培養人才時,就方針政策、實踐與理論方面而言,現已取得大量經驗。所以,一定要全面處理好當下多面對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建設帶有我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促進教育系統的完善。
(一)優化課程系統
站在師傅、學生的角度來看,以往的課程系統都無法滿足學徒制的三者要求,要想實現工學交叉,優化課程系統勢在必行,將企業實踐操作和課堂中所講解的理論知識融合起來,在教材內容中滲透工作任務和目標。
(二)師資保障
廣大院校要優選實踐水平高、專業知識豐富的優秀教師到企業一線去學習、去體會,讓師傅進行技能技巧方面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出徒后返回校園肩負其學徒制相關教學工作。
(三)改革現行企業實習制度,制定工學交替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
目前,工學替換的間隔較短,如西方先進國家中的學徒一周內有4天在企業中學習崗位實操鍛煉,其余的兩天則在課堂中學習普通文化與理論知識,我國現代學徒制也可效仿此做法,在一周之內選1~2天到安排學生到院校繼續深造。
中職院校推行現代學徒制雖然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缺政策、缺資金、缺人才、缺認同等要素從諸多方面限制了我國學徒制在職業院校的進一步發展與落實,降低人才的輸送質量,減少學生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把這些問題處理好,才能為我國社會和相關企業打造出其滿意、優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此緩解畢業生就業和社會進步間的沖突,將現代學徒制落實到位,促進職業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