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摘要]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在不斷發展,目前的職業教育已經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仍然還需要大量專業數控人才,因此,職業教育要不斷培養優秀人才,在實踐中對學生進行職業崗位培訓,同時要加強實踐能力。
[關鍵詞]職業崗位對接;中職院校;數控實訓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50-01
一、概述
職業教育在培養人才時,要注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因此,在職業教育中,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培養,還要加強實踐操作,更重要的是職業崗位培養,以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因此,應該開展職業崗位培訓。
二、基于職業崗位培養的必要性
隨著工業和制造業的發展,我國需要大量對口專業技術人才,因此,這就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優秀人才是職業教育的使命,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學校也根據我國國情,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的人才。加強職業教育崗位培養有利于學生就業,使學生在以后工作中更好地適應社會,具有更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從而更好地為企業和社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職業教育中,學校要根據企業需求和社會需求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三、職業崗位對接在中職數控實訓中的實踐
(一)以就業為導向,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教師在數控實訓中要加強就業教育培養,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要對學生進行崗位培訓。因為數控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演示,在演示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也要給學生以練習的時間,只有動手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將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學校也要為學生提供職業環境和實習,只有到實際生產工作中,才能更加體會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學校也要對學生定期展開職業教育培訓,這就需要教師做好準備,教師要講解數控專業的用人需求、工作現狀、社會需求、發展前景等,以使學生更加了解該專業的就業形勢,從而更好地為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應用所學知識展開實踐教學,更有利于掌握所學知識。教師在實驗課中要對學生的練習給以指導,以使學生知道自己哪方面的知識欠缺,從而更好地展開針對性練習。
(二)建設“學教一體化”校內實訓中心
“學校一體化”實訓中心指的是將學習和教學集為一體的實訓中心,學生既可以學習知識,教師也可以對此進行教學和指導,因此,更利于培養專業人才。在該實訓中心,教師要對各種實驗器材等進行操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學生也可以在實訓中心演練、練習,從而達到復習鞏固理解知識的目的,教師也要根據各專業內容等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運用所學知識和實踐操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從而達到培養專業人才的目的。
(三)建設“校企互通、市場導向”的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實訓項目和內容也要結合教學內容,這更有利于學生就業,在實習過程中,學校也要派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到實訓基地,教師可以在實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對學生展開職業崗位教育培訓,以使學生增強競爭力,掌握更多知識。
同時也讓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在實踐過程中熟練掌握各種操作,學校和企業合作也有利于保證學生安全,因此,要建立有效機制,更好地實現合作和互利共贏。
(四)提高指導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開展實踐教學和指導。因此,學校在聘用教師時,要經過層層選拔,以選拔出優秀的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師資。教師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具有豐富的經驗,這更利于培養優秀人才。因此,學校要建立教師聘用制度,選拔出優秀的教師。
(五)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法律法規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教育的發展,先后出臺了多項職業教育保護法,為教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更有利于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政府也應該不斷修改相關法律法規,以促進我國教育的發展,使我國的職業教育更能發揮其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新知識,提高就業能力,適應社會發展。
(六)實施開放式實踐教學制度
數控實訓教學中要全面開放各種教育資源,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這些資源更好地和社會、企業接軌,更有利于促進學校職業教育的發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也更利于學校和企業實現任務對接。
四、總結
數控實訓教學中要加強職業教育培訓,這有利于學生就業,同時也更易于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專業人才。因此,本文重點概述了職業崗位對接在中職數控實訓中的實踐。
參考文獻:
[1]陳綱.“雙渠道”背景下基于課程體系的職教分層及銜接研究[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
[2]譚維奇.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中高職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5).
[3]萬偉平.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銜接的有效實現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4(23).
[4]羅淑云.借鑒國際經驗構建我國職教課程體系的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