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妹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身心健康的關注與日俱增。尤其是隨著跆拳道運動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加之其本身獨特的武學魅力,迅速風靡全球,并成為人們最為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目前,我國在跆拳道運動領域已然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相關教學活動日漸頻繁。本文對于跆拳道訓練中安全問題的簡述分析,重點對其有效防護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跆拳道訓練 安全問題 影響因素 安全防護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032-02
長期以來,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跆拳道訓練發展,甚至使人望而卻步。國家教育部也強調《國家安全教育進校園》。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部分師生出于安全考慮,在跆拳道訓練中畏手畏腳,參與實戰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進而影響了跆拳道教學質量和人才培育。目前,有關跆拳道訓練中安全問題及防護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
1 跆拳道訓練中的安全問題
跆拳道作為一種以手腳技術進行搏擊格斗的體育項目,具有動作幅度大、反應速度快以及打擊力度強等特點,對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跆拳道本身的運動特性,對學生身體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如下肢肌肉和髖關節的柔韌性,同時還要求其具有較好的意志力。在跆拳道訓練體系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學生可能會面臨著諸多安全問題,并發生在不同場景或時段下,如肌肉韌帶拉傷、關節扭傷、碰撞傷害等。另外,還有部分學生因為長期運動未能得到充分休息而造成的疲勞性損傷。究其根本,造成跆拳道訓練中安全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教練因素、學生因素以及場地因素等幾種。
(1)教練作為跆拳道教學活動的主導,是整個訓練實施的關鍵,其專業化素養建設尤為重要。但是事實上,部分教練未有良好的責任性和師德,片面解讀以學生為本理念,對學生放任自流,加之其本身技術水平欠佳,導致系列安全問題發生。
(2)而學生作為跆拳道訓練的主體,其主觀安全意識高低將會直接影響了安全問題發生。
(3)場地設施作為跆拳道訓練的基本發生環境,是保障學生避免運動傷害的重要基礎。
2 跆拳道訓練中的安全防護建議
跆拳道訓練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做好安全防護尤為重要。筆者基于上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跆拳道訓練中安全防護建議,以供廣大師生參考和借鑒。
2.1 加強安全教育
思想觀念主導行為實踐。跆拳道訓練中的安全防護,必須依賴師生良好的安全意識。在全面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環境背景下,學校系列體育教學活動必須要遵守“健康第一”的基本準則,保證相關活動開展延續性和學生參與積極性。同時,跆拳道訓練作為一項師生共同組成的教學活動,具有高度的攻防實戰性和對抗性,任何行為的發生都要遵守安全準則,避免運動傷害及其他安全問題。針對此事宜,學校應加強安全教育宣傳工作,明確教師或教練員職責及任務,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并轉變到正確的教學方式。在跆拳道訓練初期,教師亦需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分享實踐案例,講解跆拳道運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及運動損害,逐步強化學生安全意識,使之更好地參與到相關活動中。同時,教師還應重視對安全防護知識的講解,并滲透到跆拳道訓練的各個時段和環節中,只有做好預前準備工作,從思想上端正態度,才可能在實際教學訓練活動中予以貫徹落實。無論任何時期的跆拳道訓練,都應以安全教育為首要任務來抓。
2.2 提升專業素養
跆拳道訓練是一項對抗性較高的競技項目,動作難度系數大,對相關教師的技術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事實上,據相關調研結果發現,跆拳道訓練中的很多安全問題,都是因為教師專業素質不高誘發的。尤其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進一步確立,其專業化水平建設至關重要。因此,對于跆拳道教練個人而言,要始終秉持虛心學習的態度,善于通過網絡、教研等途徑,豐富自身學識涵養,在不斷探索實踐中,積累有效教學經驗、方法,做到多學、多練,以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及水平。同時,學校還需組織多樣化的培訓教研活動,清醒地認知到教師專業化建設的重要性,了解跆拳道訓練中安全防護所提出的要求,并形成制度化文件,以此約束教師行為,提高他們的責任心。此外,學校還可邀請學術界大家及專業領域能手廣泛參與,綜合分析跆拳道訓練中的安全問題及其原因,并結合教育教學特點,共同探究有效防護措施,繼而傳導給教師和學生,進而強化他們此方面的能力素質。
2.3 合理安排訓練
跆拳道訓練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要注重了解他們的個性差異及成長規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課堂實施計劃。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針對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常見運動傷害,在跆拳道訓練組織之初,要引導學生做好相關準備活動,如壓韌帶、活動踝關節等,使之身體機能逐漸進入一個適應的狀態。同時,在跆拳道訓練課堂上,還需遵循負荷適度、因材施教等原則。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素質,合理安排跆拳道訓練負荷量及強度,避免過快消耗學生體能,防護體能不佳、動作變形而導致的運動傷害。此外,教師還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觀察其具體情況,了解他們身體素質、身體機能等差異,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尤其重視能力素質較差的學生訓練,以免發生安全問題。跆拳道訓練是一項系統化實施工程,所關涉到的內容不單單有技術指導,還需以扎實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對此,教師要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比例,做好運動力學知識的教育,如運動訓練學、運動損傷和運動生理學等,使之積極應對突發狀況。
2.4 重視設施養護
在跆拳道訓練中,雖然人為因素是造成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但是相關場館設施質量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外在因素。尤其是隨著學校教育普及化發展,生源數量急劇增長,相應的跆拳道訓練任務加重,所應用到的設施越來越多。為了最大限度地防護學生安全,學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逐步加大對跆拳道場館設施的投入,積極引入先進設備,合理調配使用時間,以免造成課程沖突,滿足每位學生的成長需求。同時,學校還應加強對既有跆拳道場館設施的日常維護管理,制定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明確各方責任,要求相關人員定期檢查跆拳道場館設施的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好維護或更新處置。此外,在跆拳道訓練中還應加強對學生行為的監管,提高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以免認為破壞器具,對學生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3 結語
跆拳道訓練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必須要重視安全防護問題。
跆拳道訓練系統復雜,引發安全問題的因素眾多,研究安全問題存在的不足。因此,也希望學術界的專家多關注此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綜合剖析其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其原因,繼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防護建議。
參考文獻
[1] 錢林.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訓練初期應注意的問題探討[J].武術研究,2017,2(3):83-85.
[2] 張銀升.跆拳道訓練對身體素質的影響[J].運動,2017(1):27-28.
[3] 張壘,朱曉華,胡立峰.對青少年跆拳道訓練中運動損傷特點及預防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8):20-21.
[4] 曾慶國,張王妹.跆拳道運動實踐研究[M].九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