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 李莉
摘 要:羽毛球步法的準確性與否對于羽毛球運動的水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保持羽毛球步法的準確性才能夠保證對每個球的準確掌握。如果在運動中無法實現步法的到位,那么就不能保障羽毛球運動中姿勢的準確性,從而對于運動員技術的發揮造成阻礙。因此,在羽毛球初學者的訓練中,加強對步法特點的練習對于羽毛球運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羽毛球 步法特點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036-03
Abstract:The Badminton Footwork is the soul of the badminton sport, the footwork is reasonabl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body hit the ball in time. Footwork is not in place to ensure that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ball can not play the athletes or the hands of the players on the technology, therefore, improve the level of foot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dminton.
Key Words:Badminton; Footwork; Training Method
羽毛球運動動作復雜,且有較強的技術性,也具有較好的觀賞性。隨著羽毛球運動的發展,人們對于羽毛球運動的接受程度也逐漸增加,羽毛球運動的內容也不斷增加,因此,對羽毛球運動員的綜合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羽毛球運動員在訓練中不僅要加強對擊球手法的練習,也應當加強對步法的訓練。在球場上只有根據對手的擊球方向進行靈活的步法移動,才能夠將球以最有效的方式進行還擊,因此如果運動員的步法不足,那么在移動時不能有效地接住對方的發球,就會造成對擊球準確性的影響。因此,步法訓練在羽毛球運動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羽毛球運動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羽毛球步法與手法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能夠有效地促進羽毛球綜合水平的提升。在羽毛球比賽中,如果不能采取正確的運動步法,則會導致對擊球動作的影響。因此,在運動中掌握準確熟練的羽毛球步法,對于羽毛球運動水平的整體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煙臺市體育運動學校羽毛球運動員(男生12人,女生3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觀察法
運用訓練課時間觀察隊員的步法訓練情況,和比賽時隊員步法運用情況。
1.2.2 比較法
比較隊員在訓練和比賽時步法運用時的差異。
1.2.3 文獻資料法
檢索與羽毛球步法有相關文獻并進行分析整理,了解相關研究現狀和進展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羽毛球步法的概述
羽毛球運動的步法主要包括跨步、跳步、墊步、交叉步以及蹬步等基礎步法的相互組合,在羽毛球運動中,主要是通過將起、動、停、回等環節相互協調而進行運動的。起動是指在運動員在靜止狀態下向對方的來球方向進行移動,起動速度的快慢取決于運動員自身的反應速度。移動是指運動員從站位的位置向來球方向的位置的移動。制動是運動員向來球方向進行的快速移動。回動是指運動員在本次擊完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為下一次擊球做充分準備。在羽毛球運動中,完成步法的整個過程都是快速而靈活的,并且各個環節之間的過渡要相互聯系,以實現運動中的連貫性。
2.2 羽毛球步法特點
2.2.1 快速性
在羽毛球的比賽或者訓練中,不論是初學者采用哪一種步法,都應當遵循“三快”:即起動快、上步快、回動快,運動員只有保持快的前提,才能夠搶到一個更高的點,為下一步的進攻或防守贏得更多時間。
2.2.2 靈活性
在羽毛球運動中,初學者在步法的學習中應當注意兩只腳的腳后跟要稍微抬起,身體的重心應當位于兩只腳的中間位置,在運動中應當不停的運動,因此,使身體的重心能夠保持在一種動態平衡中,在下一個擊球前的運動能夠更加迅速,步法的移動中的各個環節應當聯系緊密,能夠快速移動,從而能夠在比賽中占據上風,占據有利位置。在賽場中應當地步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使自己能夠主動的投入到比賽中。因此,在訓練中應當重視對步法靈活性的加強。
2.2.3 移動的全場性
在比賽中,羽毛球運動員應當對場地的掌握有一種全局性,運動員的步法應當具有全場性,在比賽中應當提高步法的速度,使自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羽毛球下落的地點,從而能夠為自己的接球和反擊提供時間上的空余。
2.2.4 節奏性
羽毛球運動是相對比較有節奏性的運動,因此,在步法的運用中也應當具備一定的節奏性,并且應當盡量讓對手能夠跟隨自己的節奏進行,從而能夠擊敗對手。在比賽中,運動員對節奏的把握主要是通過自己步法的移動與手法的相互配合而獲得的,因此,在步法移動的時候,應當快慢結合,掌握先機,從而擊敗對手。
2.3 當前學生的步法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2.3.1 對步法不夠重視
通過對羽毛球運動員的步法訓練態度和訓練效果進行了解,發現大部分隊員在訓練中都對步法不夠重視,而重視羽毛球運動中的手法,他們認為手上技術水平的提升能夠有效帶動步法技術。而在實際的教學和訓練中,教練對手上技術和步法技術之間的教學也有顯著不同,只是重視手上技術的教學,對于步法移動的技術和示范的講解比較簡單,并且對于重點難點不夠突出,造成隊員對相應內容也不夠重視。因此,在訓練中,由于隊員缺乏對于步法訓練內容的掌握,在羽毛球比賽對抗中,運動員的整體協調性與穩定性都較差,從而造成對羽毛球技術的運用造成影響。
2.3.2 教學和訓練形式單一
在當前的羽毛球教學中,教練員采用的教學和訓練方式通常比較單一,因此,使學生容易產生疲勞訓練而造成對訓練和教學厭倦的情緒,不能激起隊員對于學習的興趣,對訓練的效果帶來很大的影響。另外,由于不同隊員的身體素質不同,體能情況也不同,因此,在羽毛球教學中,應當對其進行分組教學,采用比較靈活的方式,對教學目標進行階段性的調整和修改。另外教練應當對不同的個人特點進行分析,對不同的隊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并且進行戰術的相應協調和組合,重視對隊員基礎動作的訓練,并且對重點難點加以強化。
2.4 步法的訓練:上網步法、后退步法、中場的左右移動步法
2.4.1 上網步法的訓練
羽毛球初學者在上網前,應當保持準確的判斷能力,并且在球場的中心位置上到準備接球的過程中的動作變化應當非常迅速,保持步法的快速性,在實際的比賽中,運動者在比賽中常常需要起動數百次,因此保持反應的敏捷和動作變化的迅速是非常必要的,在訓練中也應當對這個方面的能力多加訓練。
2.4.2 后退步法的訓練
后退步法在羽毛球運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對從中心位置到網前的移動再到后場的移動進行訓練,實現快速運動和協調。這種后退步法在許多進攻方式中都有所設涉及,因此,在訓練中也應當加強對后退步法的訓練,訓練的主要方式使進行前后跑、倒退跑的訓練,使羽毛球初學者能夠嫻熟的運動后退步法。
2.4.3 中場的左右移動步法
左右移動步法主要是在中場兩側邊線進行的接殺中運用。左右移動步法的技術教學比較簡單,因此大多數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中都能夠較快掌握這個技術,但是在實際的比賽中卻常常陷入被動,移動次數較少。因此,在訓練中應當進行針對訓練,主要訓練方式有原地聽口令跑、沖刺跑等,初學者應對其多加訓練,從而能夠提高動作的熟練程度。
2.5 步法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2.5.1 合理準備姿勢
要想把步法充分的在羽毛球場上表現出來與正確的準備姿勢有很大關系。比如:在場上接發球時,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右手握拍為例),重心在左腳前掌,方便制動。在場上跑動過程中,一般是以右腳在前左腳在后的站法,這樣的站法方便在場上往網前或后場的跑動,也為及時到位接球提供充分的準備時間。被動中場接殺準備是在對方要進攻時,雙腳開立,這樣方便降低重心雙腳向兩邊蹬轉。
2.5.2 注意步法起動及回動的靈活與節奏性
羽毛球的運動步法具有節奏性,分為起動、回動、再動的節奏,對方擊球時,我方應當迅速回動到中間位置,在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在場上的站位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已定位于場地的中心點,而是應當根據對方擊球的位置進行移動。運動員在場上的擊球快慢節奏也不是固定的,是受到對方擊球的速度和弧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并且在擊球的過程中,應當判斷對方下次擊球的動作節奏,防止陷入對方的騙局中。羽毛球擊球的過程中,運動者要想實現自身的快速移動,首先要提升自己對來球的判斷能力,并且應當注意在起動前要保持正確的準備姿勢與接球姿勢,保持膝蓋微曲,右腳比左腳稍往前,身體重心下降移動到前腳掌,軀體要稍微提起,使自己能夠保持一種隨時可以迅速回動的姿勢。另外,在擊球時身體重心要保持始終穩定,雙腳之間的距離要保持與肩同寬,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重心也應當適當提高,在起動到蹬跨步后,往網前時前腳跨出,后腳要跟進一小步,保持身體的平衡,確保及時后退。在后場擊球時,為防止身體重心的后移而無法及時回動,后腳要充分蹬地支撐住身體的重心,不要在原地有滯留與停頓。在后場起跳騰空擊球時,要利用好展腹與收腹動作,讓展腹與收腹的幅度達到最大。落地時,支撐腿與支撐腳的落點要在身體重心以后,便于落地后更好地為往前場的回動做準備。
2.5.3 重視組合步法教學
在熟練掌握各個單一步法的基礎上,將幾個單一步法組合起來進行全場綜合性步法的練習。這包括固定移動路線和不固定移動路線的步法練習。因此,組合步法是羽毛球教學的重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步法練習。一是固定移動路線的步法練習。這個階段,主要固定步法的移動路線應當相當熟悉,如從中心位置起動,先往正手網前的上網步法,再做往后場正手擊球位置的后場后退步法,再回到中心位置,再做反手網前的上網步法,再做頭頂擊球位置的后退步法。反復練習,讓各步法之間的銜接更為充分。二是不固定移動路線步法練習。熟練掌握固定路線的步法后,可以進行,不固定路線的步法練習。可以在有球條件下,教練發不固定落點的多球練習者擊球練習步法,也可以在無球條件下練習者按教練的手勢瞎做不固定的跑動步法聯系,但是每次的跑動完一個點練習者要回中心點準備,也可以自己以“假想戰”來進行步法移動練習,以提高步法移動速度。不管哪種練習,其要求都是:起動、移動、制動、回位快,重心調整迅速,前后左右跑動步法連貫協調,快速合理。
2.5.4 注意和重視回動的技巧
訓練中教練對于起動技巧的教學通常比較重視,但是常常忽視對回動技巧的訓練。回動技巧在訓練中也是相對重要的,要想獲得較好的回動效果和較快的回動速度,在擊球時應當保證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感,保持重心的穩定,從而能夠進行迅速回動。因此,往網前時前腳跨出,后腳要跟進一小步,保持身體的平衡,確保及時后退。在后場擊球時,為防止身體重心的后移而無法及時回動,后腳要充分蹬地支撐住身體的重心,不要在原地有滯留與停頓。在后場起跳騰空擊球時,要利用好展腹與收腹動作,讓展腹與收腹的幅度達到最大。落地時,支撐腿與支撐腳的落點要在身體重心以后,便于落地后更好地為往前場的回動做準備。
2.5.5 重視步法與手法的相關配合教學
教練在進行羽毛球的訓練中,應當對步法的訓練加以重視,步法是手法訓練加以運用的重要基礎,通過步法的加強能夠在比賽中搶占先機,進而能夠保證擊球的良好完成,而如果只進行步法的訓練,對于擊球技術的掌握并不熟練,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羽毛球技能。因此,在訓練中應當重視步法與手法的相互配合教學,它們之間相互融合相互提升,在擊球動作的完美完成中,需要包含有對步法動作的結合,在力量、速度以及距離的配合上,都應當使其組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尤其是在身體重心的支撐和平衡上,手法與步法應當緊密結合。因此,在手法與步法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其結合,并且這種結合教學應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學生訓練中產生失敗時,應當從手法和步法兩個方面找原因,并且應當考慮步法對擊球的影響。手法與步法之間可以進行技術上的補償,對于手法訓練效果較好的隊員,可以對其加強步法的訓練,使其能夠與手法技巧相結合。同樣的,對于步法不到位的隊員可以適當伸長手臂進行調節。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步法訓練是羽毛球訓練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對步法訓練的加強,能夠保證手法訓練的正常發揮和組合戰術的運用。因此,對于羽毛球初學者來說,加強步法訓練對于提高羽毛球技術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對羽毛球基礎步法的概念和特點進行分析,并對當前學生的步法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從上網步法、后退步法、中場的左右移動步法3個方面提出了步法的訓練方式,最后對步法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在平時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理論上的分析,通過強調基礎步法訓練的重要性,以此達到羽毛球競技水平的提高。
3.2 建議
(1)初學者羽毛球步法較亂,按照提出的訓練方法加強上網、后退、中場步法的訓練方法加強訓練。
(2)在比賽中初學者在場上的步法與手上動作配合不是很好,要著重訓練步法與手法相關的配合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峰挺.羽毛球初學者的步法訓練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3):200-201.
[2] 祁博敏.從大眾視角談羽毛球步法學習的重要性[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S2):130-133.
[3] 史景康.淺談羽毛球步法訓練及其重要性[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S1):115-117.
[4] 肖青,周龍賢.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專修學生步法教學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11):20-22.
[5] 王英,肖慶彤.試述羽毛球步法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2(3):126-127.
[6] 董春平,程春萍.試論羽毛球步法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