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利
摘 要:形體訓練屬于健美操的一種。為一種綜合性人體訓練,通過徒手或器械練習來達到塑造體形的目的,此過程中能夠訓練儀態,鍛煉身體,培養審美意識,使人更加欣賞美,能夠表現美。因此,在健美操教學中,對于形體訓練意識的培養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本文中介紹的多種方式,可以有效的在健美操教學中,培養教學目標自覺形成形體訓練的意識,達到期待中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健美操 形體訓練 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c)-0108-02
形體,顧名思義即是體形和姿態的簡稱。學術用語指在先天遺傳變異和后天基礎上,在身體形態上表現出的相對穩定特征。雖然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先天遺傳因素,但后天科學訓練和生活條件,依舊與特征形成有著密切關系。形體訓練,即是有系統目標的科學訓練方法,按照步驟,逐步有階段性地塑造改善身體形態,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客觀標準與要求,從而按照每個教學目標身體體質間的差異,進而制定計劃來培養積極主動有意識的訓練,最終達到塑造、美化、完善形體的目的。
1 形體訓練對于健美操教學的重要性
1.1 形體訓練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目標體質
現如今經濟發展迅速,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與此同時對于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逐步遞增。然而人們時間卻都是固定的,生活逐漸豐富多彩,休閑方式越來越多,從時間分布上來講,消耗在體育鍛煉上的時間越來越少,直接導致人們整體身體素質變差。身體素質所帶來的反映,體現在教學目標完成健美操的基本動作上。大多數學員開始都感到難以完成。現代生活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方便快捷,壓力也隨之增大,生活學習工作中造成的駝背、弓腰等一些不良習慣,如果不通過形體訓練進行改正,而只是單一性地去強調健美操動作的正確、標準、完整,非但影響教學效果和觀賞性,而且會造成學員無法完成動作后,產生失落心理,繼而對健美操教學失去興趣。換而言之,在健美操教學中加入形體訓練課程,培養學員將不良姿態改正,最大限度地完成動作且具有美觀性,學員在完成之后具有成就感,才能更好地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1.2 形體訓練對教學目標產生多種正面影響
形體訓練是有氧運動之一,眾所周知有氧運動有利于控制體重,調動積極性,對于人體塑形有很大幫助。健美操課相對于其他的課程來說富有激情,尤其是在科學適當的稍高強度健美操之后進行一些拉伸、柔韌的形體訓練,更有利于塑造優美的身體姿態,條件允許更可以播放一些較為輕松愉快的音樂來放松心態,緩和精神壓力,在授課過程中,逐漸感受到形體訓練對自身氣質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高雅的審美鑒賞力。
形體訓練與健美操所體現的動靜結合、剛柔并濟的內在表現,對于學員來說正是一種對于美的追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毅力與刻苦訓練,才能取得理想結果。克服困難所帶來的成就感,任何一種休閑方式都無法替代。學習過程中,自身素養在經歷了一系列鍛煉后得到升華,身心合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提高抗壓和抗打擊能力,既擁有了健康的體魄,又磨煉了坦然應對艱難坎坷的心態。
2 培養形體訓練意識的具體方式
2.1 把握教學目標心理,樹立思想意識
健美操教學中,盡量使學員積極參與形體訓練,以此培養積極自信樂觀的心態,本課程主要通過學生對美的追求意圖重塑內心美的意識。因此要求教師格外注重自己的形態,所有人都向往美的事物,教師所體現的優美形態形象對學員有很大的吸引力,給學員心理上一種“只要積極訓練就能和教師一樣”的想法。因此,作為教師,應首先注重自身的形體練習,利用自身良好形象起到榜樣作用。同時輔助以形體語言教導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引人奮發向上的課堂氛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程質量。
在形體訓練進行到幾個階段之后,學員們會較為明顯地發現自己形體上有了較為顯著的變化,這時作為教師應采用啟發性教學,加強對學員形體鍛煉的練習,逐步提升運動量,加強肢體記憶性,創建牢固的動力定型。從實際出發,采用有效的方式對階段練習進行改編完善,加強肌肉記憶,使形體練習多樣化,令人記憶深刻,從而樹立思想意識,拒絕單調乏味的枯燥練習。
2.2 運用不同設備,提高學習興趣
即使是體育課,現代化教學設備依舊重要,對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教學效率是否提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教學通過電教手段,一改往日單一的說教加演練式教學,有了更多美妙新奇的演繹傳播。使用多媒體電教設備,分解整體的形體動作為逐步逐張的圖片,通過慢鏡頭播放,最后播放完整過程,采用令人記憶深刻的完整教學法加深印象。保持原有動作的整體性,不會破壞動作整體結構致使記憶不完全是完整教學法的最大優點,這種先分解再完整的教學法,有助于學習細微動作,并掌握動作的連貫準確。
2.3 因材施教,求同存異
對于不同教學目標,應制定對應訓練計劃以保證進度,根據教學目標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需求,動作上、節奏上由淺入深,從慢至快。比如可以以男女性別來劃分教學內容,男學員相對陽剛有力強度大,女學員相對柔美優雅強度小。對于每個不同教學目標做出有針對性的計劃,逐步區別對待。比如具有一定舞蹈基礎的學員,完全可以適當地在其本人同意之后,為其制定舞蹈與形體訓練綜合的計劃。對于零基礎學員,則訓練計劃注重練習基本動作,基礎形體姿態流暢,規范即可。學員身體柔韌程度與承受能力皆各有千秋,不注重個體,一味給所有人布置同樣的訓練計劃,顯然是不科學的。
基于學員每人體質問題,為避免用力過度造成肌肉拉傷等狀況,在課程教授中,教師可以將身體素質相同相近的兩人或多人編成一組,互相幫助、監督,避免發生健美操課程資源浪費,使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培養形體訓練意識,收獲良好的學習成果。
2.4 內容合理,時間恰當
形體教學達成預期目標的關鍵,大部分比例在于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內容要符合當前情況,切不可照搬文藝界或專業健美訓練內容。教師應具備選擇合適的樂曲編選動作的能力,教學中,好的音樂可增強學生表現力與想象力,培養高尚情操與美德,能夠使學員隨著優美旋律動作完成得更優美、準確、有感染力。另外需要說明的重要部分在于,形體訓練只是為方便進行健美操教學而存在的,屬于健美操輔助類。切不可一味過度形體訓練而拖慢課程進度造成本末倒置。學習時間無需過長,課前準備階段與課后放松階段均可。
3 結語
依本文所述,健美操教學中,對于形體意識的培養是十分有必要的。良好的形體訓練意識對塑造自身體形、培養良好氣質、增強自信心有極大幫助。能夠幫助學員盡快了解掌握相關知識,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通過多種訓練方式及電教相輔相成,再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科學訓練手段,配以合理的教學時間之后,經實踐證明,大多經過健美班形體訓練過后的學員,都具有文雅大方、體態挺拔、姿態優美的特點,因此,在健美操中培養形體訓練儀式是必要的。長此以往,相信每個教學目標都能擁有自己理想中的形體美、氣質美、姿態動作美,成為氣質高雅身心健康的新型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 杜海波.健美操教學中形體訓練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6(21):12-13.
[2] 孫鎮雷.高校健美操體育訓練方法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472.
[3] 王利鋒.淺析高校形體訓練教學中的改革[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6):1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