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要]? 目前,社會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日益強調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這就需要加強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其中校企雙主體教學模式就比較適宜新型教學需求。對校企雙主體構建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的經驗與思考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具體的做法,提高了應用的效果。
[關? ? 鍵? ?詞]? 校企雙主體;會計專業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24-02
2012年以來,學校會計專業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依據,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會計聯合傳授,以“會計工作過程”為原則,利用真實的原始憑證和真實的企業會計軟件以及真實的會計工作場景,結合會計工作崗位要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真實體驗辦理銀行、稅務和工商等經濟業務的過程。以“零距離對接”為目標,用企業真實的原始憑證、會計軟件和真實的會計工作場景,按照會計工作過程,結合會計工作崗位要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會計崗位角色,形成“上學如上班、教室如財務室、學生如會計”的職業意識,實現課程設置與會計崗位要求對接,課程內容與會計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會計工作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對接,實現教材與實際會計工作無縫隙對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一、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及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畢業的學生進入社會后不能適應和勝任會計工作。據學校調查反饋,會計專業學生實習大多流于形式,畢業后找不到真正的會計崗位,一般都去從事收銀工作。即使找到了會計工作崗位,也不會填寫支票、憑證、報表等,更不會到銀行、稅務、工商辦理相關的經濟業務,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嚴重滯后于現實需要,畢業的學生需要重新在企業單位學習和培訓。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們采取了以下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建立中職會計專業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體系
建立包括基本技能訓練、專業單項技能訓練、綜合能力技能訓練、企業頂崗實習四個部分構成的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
(二)探索中職會計專業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
根據研究內容,采用項目教學法、模塊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選擇典型項目作為教學課題,按照會計工作過程,創設“會計工作情景”,實施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綜合提高,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學習和鍛煉會計職業技能,通過這種模式使學生主動形成對財會相關知識的理解和知識體系的建構。
(三)完成會計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材的編寫及出版工作
我校于桂莉主席作為山東省及濟南市財會專業學科帶頭人,課下帶領濟南市財會專業的骨干教師,積極探討和研究會計專業理實一體化教材編寫的課題,主持編寫了會計專業理實一體化《基礎會計工作》《企業會計實操》及《企業會計仿真實訓》創新教材,這些教材走在了同類系列教材的前列。撰寫教學改革論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財會教學中的運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近幾年,30余篇教學論文在國家級、省部級刊物上發表。
(四)構建與會計崗位相符合的課程設置
原會計專業2.5+0.5(2.5年為理論知識學習,0.5年為實訓學習)的課程設置,將0.5年實訓學習時間前置到高一和高二階段,做到邊理論、邊實踐,解決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實現了教中學、學中做的有機結合,將0.5年分到前四個學期,每學期0.125,高三第5、6學期再次夯實理論知識學習,迎接高職考試,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鞏固理論的高效的認知過程,體現了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具體運用。
(五)打造學校專業教師與企業會計人員共同授課、互為補充、雙位一體的課堂教學模式
為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結合,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學校聘請了優秀會計記賬有限公司和會計師,作為學校兼職教師,與學校專業課教師共同授課,自2012年以來,為每個財會專業班級每學期授課96課時,2000余名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真實的會計憑證和企業真實的會計軟件,為將來適應財務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在企業與學校共同授課中,企業會計人員也得到了學校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講課水平得到了提高,達到了校企雙贏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企業參與學校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六)構建了中職會計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評價體系
運用過程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結合企業對會計人員評價的標準,對出勤、勞動量(作業量)、工作質量(作業質量、回答問題)、客戶回訪(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等標準進行評價,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以及實際操作的水平,最終按照A級、B級、C級(A級為最高級)來確定最終成績,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 解決了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不能適應會計崗位的突出問題
借助校企合作平臺,提供模擬真實的會計資料,專職教師和兼職會計人員規范授課,努力為學生提供與真正會計工作無縫隙對接的專業標準和技能。經歷“確定任務→制定實踐計劃→實施計劃→進行質量控制與檢測→評估反饋”整個會計工作過程,增強學生畢業后適應實際會計工作環境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二、具體做法
校企雙主體構建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主要了運用“6525”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做法如下。
“6”是指構建了以魯班文化為典范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職業理想、職業境界的六要素職業素養”框架。
“5”是指重構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即“四階段五會六能”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0.5年校外實訓內容前置”的教學運行體系;“六學期三平臺、溫柔正氣三職人”的人文素養教育培養體系;“考賽成績反饋+實際會計崗位責任制考核+畢業生的崗位反饋”的ABC三個等級教學多元評價體系。
其中,“四階段”即基本技能、專業單項技能、綜合能力技能訓練、企業頂崗實習;“五會”即寫(寫一手好字)、認(認識原始憑證)、點(點一手好鈔票)、算(打一手好算盤)、錄(有一手好的錄入技能);“六能”即能填制原始憑證、能填制記賬憑證、能登記日記賬、能登記明細賬、能登記總賬、能編制會計報表。
“2”是指通過專業雙導師同堂授課。
“5”是指課程設置與會計崗位要求對接,課程內容與會計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會計工作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對接,實現教材與實際會計工作無縫隙對接,學生畢業后即能勝任會計工作的培養目標。
本成果以打造傳承規矩、誠信服務的“魯班文化·工匠精神”的會計專業人才為出發點,依托“省中職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會計專業”改革與實踐,圍繞學生專業成長和職業發展,牽手企業行業,提出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技能+職業發展并行設計”;課程體系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一體化建設路徑”;實訓教學的“企業化真項目配置、五會、六能力訓練”;“校企雙師同堂授課”的師資培養方式,助推人才培養模式體制機制創新。經過不斷完善總結,構建了六要素職業素養框架、五模塊課證融通課程體系、“四階段,五會六能力”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校外實訓內容前置的教學運行體系、“溫柔正氣三職人”的人文素養教育培養體系,“ABC等級”教學評價體系,通過雙導師同堂授課,達到“五個對接”,最終形成“魯班文化·工匠精神”的“六模塊、五體系、雙導師、五對接的‘6525”人才培養模式。
同時,我們根據學生成長規律及職業素養形成特點,確立了五個教學模塊:職業素養、通用能力、專業基礎、專業技能、專業拓展,并將“傳承規矩、誠信服務”的魯班文化、“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溫柔正氣”的學校校園文化分解到五個模塊中,實踐“五模塊全滲透”職業素養培育工程,夯實第一課堂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發揮第二課堂“三大載體”的強化促進作用,搭建產教融合文化熏陶平臺,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五個教學模塊中,設立課程超市,提供個性化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案例教學。運用典型人物引領,突出對學生溝通交流、問題處理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形成性評價,學生持從業資格證畢業,搭建專業認知及文化體驗、大國工匠風采展示、畢業生事跡介紹、科技社團活動、校園招聘等平臺提振信心,激發動力,增強職業幸福感。
該成果解決了中職校重技術技能培養、輕職業素養養成的問題;解決了中職學生能力結構與企業需求不能充分吻合的突出問題;解決了中職校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自信心不強的問題。
三、推廣應用的效果
(一)會計專業學生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80%
通過校企雙主體的課堂授課模式,激發了學生對會計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統計,參加雙主體課堂學習的學生,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達到80%,而沒有雙主體課堂學習的班級,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只有5%。
(二)學生在2017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沙盤技能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三)畢業生的實踐操作水平獲得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畢業生到企業能夠熟練辦理各項經濟業務,實際操作能力超過很多大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四)在濟南市各中職學校和部分高校進行推廣使用受到廣泛好評
合作企業財務公司會計師,將我們合作的教材和模式分別到高職院校進行授課和講座,受到師生的好評。
(五)全國職業院校慕名到校學習交流
廣州、青島等中高職院校慕名到校學習和交流校企雙主體的課堂授課模式。
(六)合作企業被批準為山東省唯一的會計專業教師實訓培訓基地
與我們合作的會計代理記賬服務公司,通過合作企業會計提高了教學能力,公司的聲譽得到提高,受到客戶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好評,申報并被批準為省會計專業教師實訓培訓基地。
參考文獻:
[1]張維銘.校企結合創新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辦公自動化,2018,23(12):47-49.
[2]王續璋,譚境佳.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以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試析高職院校公共關系學課程的教學改革[J].才智,2018(14):187.
[3]蔣希眾,蔣翠玲,傅麗萍,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經濟師,2016(3):178-180.
[4]閻海霞.中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