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斌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本校內高中生物課程的良好發展,特推出校本教研這一活動來提高教學水平并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校本課程的教研是新時期所新興的一種具有學校當地特色的教學活動,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是會發生一些問題亟需解決。本文便結合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問題并結合人教版相關教材內容,探討在新課程理念下其校本教研實施的問題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 校本教研 高中生物 問題研究
隨著高中生物教學的不斷發展,每個學校由于其教學方式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教學風格。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本學校的教學特點以及教學優勢進行校本教研的開展與研究。在其中教師與學校則是進行校本教研的主力軍以及很好的組織者。但是往往一個新鮮事物的開展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在進行校本教研開展的路上會遇到一些問題,那么下面就結合校本教研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相應策略的改進,以保證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高中生的生物學習水平也會進一步提升。
一、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校本教研存在的問題
1.教師認識不到位
在大多數教師的眼中,只需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將課本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即可,并不需要再開展校本教研。他們認為教學任務已經給教師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并沒有那么多的精力與時間去進行校本教研,并且他們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教學,研究并不是他們的責任,這種情況也是出于教師本身對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定位的不準確。其實正確的觀點就是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教研過程,教師通過教學的不斷推進,自身的教學能力也就不斷提高,所以教學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現在自身的教學中。因此,教師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更加正確的認知,在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將發現的問題進行發現與解決,將自身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學校的校本教研中,使學校的高中生物教學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2.學校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
在各個學校的教學活動中,相互之間很少有進行交流與合作的,所以每個學校的教學活動都是單獨進行的,因此,如果學校想要得到更加長久的發展就會得到阻礙。此外,好多學校由于在進行校本教研活動研究時沒有足夠的經費,因此也不會請到相關的校本教研方面的專家前來學校進行指點,所以,高中生物課程的校本教研活動一直都得不到更好的發展。而學校與學校之間由于溝通與交流的缺乏,教育信息與教學理念也不會得到及時的更新,這些都不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以及各個學校需要重視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促進學校教育的長遠發展。
3.評價體系不完善
校本教研作為新時代的新式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會存在著不完善的環節,例如,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在很多學校的校本教研評價體系當中,大家會發現評價過程的不嚴密以及評價標準低下的現象,那么追究其形成原因會發現:首先是教師由于校本教研培訓的匱乏,對于評價這一環節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時由于自身的評價能力有限而導致評價過程的不嚴密;其次是教師本身對于評價工作的不重視,認為完成校本教研的內容就好了,而評價則是別人的事情,這種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這兩個方面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評價體系出現問題,從而不能使高中生物的校本教研活動發揮其應有的教學作用。
二、新課改下實施高中生物校本教研策略
1.教師要提高自身水平,不斷反思總結
教師是高中生物教學的傳授者,因此自身的素養高低則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自身水平不僅僅是學科知識,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反思并加以總結,讓教師得到真正的、全面的發展。而關于教師的成長,美國的心理學家波斯納也提出了相應的成長公式:教師的成長等于經驗和反思的和。由此可以看出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并總結教學經驗,而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也需要這一方式來開展。例如,在教授《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單元時,給學生講授完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以及癌變,在檢測時發現學生并不能完全掌握甚至是概念不清楚。當出現教學問題時,教師需反思是否知識點太難或者是自身授課出現問題以及時改正。
2.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校本課程內容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學科的校本課程內容層出不窮,當然有的學校因為師資方面不充足會學習、借鑒其他學校的校本內容,但是要注意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校本內容進行教研與活動開展。在進行校本課程內容選擇時,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內容選擇要符合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并符合國家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與地方課改也要做到緊密結合;二是校本內容要做到簡單并具有趣味性。例如,在開展校本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視頻向學生們展示神奇的“克隆”技術,學生通過觀看激發自己的探究興趣,進而在以后的生物課程學習中也會積極地學習。
3.師生共同參與
“團結就是力量”是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小到一個家庭的和睦,大到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團結,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合作。因此,在教學當中也離不開合作,師生之間的良好合作能夠轉變為強大的力量,使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升。在新課改的高中生物校本教研中,教師與教師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以及師生之間,通過大家的合作校本教研活動才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促進高中生物校本教研的成功。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為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與政策上的支持。新課改下,校本教研活動的推動,使原本按部就班的高中生物教學呈現出生命力的色彩。身為一線的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時刻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并及時更新最新的教學教育理念,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使學生們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并喜歡上生物課程的學習,同時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生物知識面,使生物教學水平不斷得到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樹成.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校本教研實施問題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6):145.
[2]馬德海.高中生物學科校本教研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烏婷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的問題探討[D].陜西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