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華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與完善,諸多新穎且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也隨之應運而生,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這就要求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應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以更好的駕馭和深化新課改下諸多新穎且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诖?,本文將從“借助媒體,激發興趣”“師生互動,提高效率”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媒體;師生互動
眾所周知,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一門必修課堂,是引導小學生學會運用祖國語言的一門重要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容樂觀的是,就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因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制約,仍有大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完成教學任務而一味地采用以學科為本、知識為本的傳統“填鴨式、說教式”等教學方式方法,致使課堂教學過程索然無味,長久以往,不但會大大扼殺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而且也會大大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與熱情,更為糟糕的是也會嚴重阻礙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一 借助媒體,激發興趣
近年來,伴隨著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進一步落實,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其自身特有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并深受廣大師生所青睞。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看,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其各方面能力發展正處于萌芽階段,通常在面對一些色彩豐富且生動形象的畫面時,往往會產生極大的好奇心,而將多媒體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不但能夠將語文知識變得更為直觀、生動、形象,而且也能夠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是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牢牢抓住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作用,將教學內容以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以給予學生視覺上一定沖擊力,激發其內心強烈的求學欲望,使其在自我欲望的驅使下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于課堂學習之中,并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進而有效達到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與目標。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旨在充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我會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即:在課堂導入環節,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西沙群島》宣傳片,并以談話的方式向學生說出“同學們,知道這是哪嗎?這個地方是不是特別美麗?”以此來有效集中學生的上課注意力,并引出本節課題;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將課前精心制作的PPT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并采用“精講”的方式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即:出示有關西沙群島豐富物產的圖片,并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有效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感知西沙群島的富饒等。
二 師生互動,提高效率
互動式教學法是新課改以來一種新穎且實效的教學方法,其最為顯著的功能就在于能夠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與高效性,既可以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也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可以最大限度地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促使良好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形成與發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切實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展開教學,如:在教學“女媧補天”這一課時,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切身體會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首先,在課下,我會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按照“以優帶劣”的分組原則將全班學生進行有效分組,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互動式教學打下良好基礎;然后,在課上,我會積極鼓勵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自主學習本篇課文,與此同時,我也會以朋友、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展開學習與探究,如:其一,組織學生以競賽的方式初讀課文,比一比哪個小組讀得正確,此時,我會擔任評委,以此來有效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大致內容;其二,積極鼓勵各小組學生分別派出一名小組代表以扮演“小老師”的角色上臺試講(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課文講的什么事。)而此時我則是扮演“學生”的角色在臺下認真聽講,并適當地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此來有效引導學生逐漸加深對本篇課文的理解與掌握。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有效增強師生互動,而且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質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要想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策略。因此,作為一名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切實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并始終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際情況來制定或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進而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建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112.
[2]胡濤.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數碼設計,2017,6(10):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