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教學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二者可謂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當前,我國對素質教育的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其次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策略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
一、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語文學習而言,小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而閱讀教學能夠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擴大小學生的閱讀知識面,拓寬小學生的眼界,讓小學生在無形之中逐漸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學習中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能夠讓小學生掌握基本的行文脈絡以及寫作技巧,幫助小學生將自己真情實感通過之前的閱讀知識儲備直接地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又促進了小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寫作教學還為我國文學界培養出了更多的人才,為我國文學界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促進了我國文學界的發展。
(三)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具有著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依賴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按照寫作的行文脈絡,對閱讀素材進行分析,以促進小學生對于閱讀素材中心思想的理解。在寫作教學中,伴隨著小學生閱讀素材積累量的增加,學生會將這些素材通過自己的表述,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最終寫出具有自己“靈魂”的文章。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應該要在課堂學習中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的策略
(一)找準結合點
將“讀寫結合”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一定要體現“對應”規律,找準讀與寫的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使“讀寫結合”模式取得更大成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入研究和分析“讀寫結合”模式的成功經驗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結合機制。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努力探索“讀寫結合”模式的內在規律性,對如何進行科學結合、系統結合、高效結合進行了研究,重中之重就是把“取法于課文、運用于寫作”作為重要的結合原則,在讀的方面更加重視課文閱讀,在寫的方面更加重視由模仿性寫作向獨立性寫作轉變,使學生找出課文思想感情、事物描寫、事物聯系、觀察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不僅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也使學生寫作的基本功得到了加強。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小學生普遍有著自制力較差、好奇心較強的特點,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從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入手,進而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習慣。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文《丑小鴨》時,主要利用安徒生童話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生字學習興趣以及生字學習質量。下課之前,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們介紹另一篇安徒生童話《拇指姑娘》,并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選出喜歡的和最不喜歡的故事角色并記錄選擇的理由。有趣的故事可以引起學生的課后閱讀欲望,而對角色的選擇,可以保證學生進行一定深度的課外閱讀,用這種方法慢慢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
(三)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寫作
《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的寫作要寫出自己感到有意思的東西,在寫出有意思的基礎上,逐步達到寫得有意義。針對這樣的情形,教師還是比較關注學生的寫,但又有些操之過急,不能達到真正讓學生寫并寫得好的目的。這都是學生寫得不能順理成章的緣故,沒能實現理想的讀寫結合。我以為,小學生所寫的與入選語文教材的作家所寫的有天壤之別,我們不能將小學生與大作家一同看待。對小學生的寫,我們應當秉承這樣的理念:讓學生去寫自己心里想寫的東西。小學生也是有思想的,他們對生活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雖然閱歷所限,不可能產生類似成人的深刻感受,但只要教師逐步進行引導,他們是能寫出自己真實感受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必須尊重學生,必須尊重學生個性和身心成長的規律。所以,平時學生的寫,要堅持順著一個理,讓小學生去寫自己想寫的,去寫自己有得寫的。在閱讀中可以模仿著寫,哪怕只是寫一個比較簡單的片段,要讓他們有隨時練筆的機會。如果教師不去做超越學生實際的追求,而是多讓學生去做簡單而又比較隨性的練筆,學生通過平時的讀寫結合,是能夠逐步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也會形成一種比較理想的讀寫結合的習慣,甚至說是相當良好的習慣,從而促使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升。
(四)總結素材,倡導學生創新寫作
真正的寫作,應當是廣泛收集課外閱讀素材,然后進行高質量的加工。如果在作文書寫中,學生總是一味地進行剽竊,沒有個人的寫作思維與邏輯。那么,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停滯不前,無法得到良好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教會學生如何避開閱讀剽竊的誤區,不要將讀寫結合看成是一種照搬。教師可以給學生通過舉例子教學的方法,評價每一位學生的寫作素材,然后總結,為學生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不是僅僅局限于閱讀中獲得的知識。當然,這需要培養學生深度加工的能力與良好的創新覺悟精神。
(五)在寫之前,鼓勵學生閱讀
世界上的文章內容豐富多彩,但是都離不開相互借鑒。近年來,根據有關科學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種高科技產品,例如,手機、電腦、ipad等的介入,導致越來越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降低,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提升。這在讀寫結合模式構建中非常關鍵,缺乏課外閱讀的學生非常廣泛,已經形成巨大的群體。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加強管理,重點監督。為學生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能力,定期給學生制定課外閱讀任務,定期考核學生,提高小學生的整體課外閱讀能力,只有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寫作能力。
(六)培養學生摘錄文章的課外閱讀習慣
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時,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故事情節、文章段落摘錄下來,并整理匯總到單獨的本子上。通過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摘錄習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故事和文章的理解以及記憶程度,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作文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詞句理解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自信心,從而提升學生的小學語文作文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
“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模式,隨著閱讀與寫作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讀寫結合”能夠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且也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創新。這就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將“讀寫結合”作為重要的創新性模式,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與習作習慣,真正發揮“讀寫結合”模式應有的作用,使小學閱讀教學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杜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J].職業技術,2017(11).
[2].楊斌林,胡彪.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9).
[3].朱文學.在實踐中詮釋優質教育的深刻意蘊[J].江蘇教育研究,2010(9).
作者簡介:陳啟蓀,(1973,10-),男,漢族,福建省三明市,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大專,中小學一級教師,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作者單位:福建省大田縣城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