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賀
【摘要】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通過提升研究生課程建設的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改進課程建設的管理模式和系統規劃,便于解決研究生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本文探究了課程建設中出現的一些普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信息化改進建議。
【關鍵詞】研究生 課程建設 課程教學 信息化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12-02
研究生教育位于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頂層,肩負著為國家培育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重任。研究生課程建設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發揮了基礎作用。《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中對研究生培養單位提出要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工作,重視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和管理的要求。隨著研究生教育的全面發展和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推進,研究生課程建設作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來獲得保障和改進。
一、目前研究生課程建設方面常見問題
1.研究生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不夠貼合,課程設置缺少針對性
目前研究生的課程體系不夠完善,課程設置與研究生培養目標不緊密。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重科研輕課程,針對學術研究生和專業型研究生以及博士和碩士的課程設置沒有足夠的區分度,科研和課程內容脫節,通過課程學習不能有效地獲取科研過程中需要運用的知識和技能[1]。此外,課程設置沒有統一標準,不利于課程管理和課程數據采集利用。
2.研究生課程教學形式單一,缺乏靈活性
課程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傳統教學模式是由教師向學生進行單向的知識輸出,缺乏互動性和泛在性[2],尤其是學習方式為不脫產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們的上課時間相對較少,對課程時間和空間要求較高,教學資源載體單一,往往采用紙質教材,難以滿足研究生教學的多層次需求。
3.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不夠實時和全面,監控效能發揮受限
目前的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尚存不足,不能很好的協同各部門工作,教學質量檢查和審批流程不夠系統化,質量監控缺乏有效的評價方法,造成失真。課程教學評價不能做到實時反映教學效果,師生溝通途徑匱乏。教學質量監控結果不能夠產生影響,不利于監控效能的發揮。
4.研究生選課的科學性有待加強,成績管理不夠科學
研究生選課缺少依據,跟自身的培養方案和課題研究的相關性差,導師不能很好地參與到研究生選課過程中,傳統的課程成績管理不利于及時準確地反饋給教師和研究生,造成研究生查詢成績困難,教師分析管理成績不便的情況。
二、信息化改進建議與對策
1.課程信息信息化管理,優化課程設置
培養方案是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的權威性依據,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培養方案檔案庫,對培養方案進行備案和維護,在此基礎上分方向搭建專業課程數據庫,在培養方案修訂后及時作用于課程數據庫,使得課程設置與培養方案更加貼合;對于不同專業不同研究方向的課程進行分類管理,允許課程庫中同一門課程對不同專業進行課程類別的區分,避免冗余;對課程的學時學分建立閾值控制,在新建課程信息時根據標準對學時學分進行限制;為導師和教師建立唯一編號,課程庫操作權限須分層次劃分[3],課程信息由任課教師進行維護,允許同一教研組進行課程資源共享;對于專業型研究生,允許企業和高校共同開發課程,為外聘教師分配操作權限,利用實際生產實踐中的解決方案豐富教學案例,鼓勵其參與到課程庫的建設中來。
2.打造在線課程,豐富教學形式。
加大在線課程的開發力度,豐富課程資源。利用微信平臺,創新開設“微課堂”作為課程教學的輔助手段,縮短教師和研究生的溝通半徑,提高教學效率,方便教師為研究生有針對性的提供科研建議和指導[4]。采取課前預習任務和研究生學習側重點在線發布,教學過程運用教學內容軟件模擬和動畫演示,加大網絡教學教材的開發力度,打造研究生課程共享資源庫。
3.建立“線上審核,線下督導”的監控體系和“教師評價,研究生反饋”的互動機制。
(1)將常規性教學檢查內容納入信息化系統進行數據維護,比如將課程論文、教學資料上傳入系統,方便督導專家組進行抽查調閱;將教學檢查結果諸如教學事故、教學評價不及格,綜合評定表現優秀等記錄按照對應的教師編號進行系統維護,便于在日后評優活動中獲取依據材料;通過審核權限的系統設置,實現管理過程的線上分級,在課程內容形式和課程安排等方面發生調整時,需要通過逐層的系統申請-審批來實現。有效的將線上審核和線下實際督導工作結合起來。
(2)教師和研究生通過信息交流平臺就教學內容和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情況進行互動,支持學生在線匿名填寫課程教學調查問卷。采用討論區內師生討論問答和效果評價反饋等多種數字化操作相結合的方式[5],增強研究生在課程中的參與度,同步實現“教師評價,研究生反饋”機制。
4.研究生選課和課程成績的在線管理
將研究生選課放到線上進行,對研究生開放課程資源,允許跨院(系)補修和輔修相關課程,對課程資源進行統籌管理。研究生在選課系統中選課的依據必須來自于研究生的選課計劃,選課計劃來自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研究生線上提交選課計劃后,研究生導師線上進行審核,否則系統將限制研究生的進一步選課。允許教師線上錄入和分析課程成績,并能夠將研究生所選課程匯總成研究生成績單總表,按照培養方案中對修課學分的要求,對預計畢業生提示學業預警,給研究生成績管理帶來便利。
三、總結
研究生課程質量的信息化有效促進了學科建設水平的提高,是將教學監督和課程審查機制納入常態化建設的保障性措施。為教育管理者和參與者們在課程教學等方面提供科學的視角,促進課程建設的改革與創新。加速建立信息素養高的課程管理隊伍和技術保障隊伍。
參考文獻:
[1]賈偉強. 研究生課程建設管理模式與保障措施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 (42): 14-16.
[2]楊港, 趙蓉. 泛在學習環境下信息化大學英語口語課程建設[J]. 現代教育技術, 2013, 23(6): 67-70.
[3]皇甫明放, 皇娜, 王占齊. 某院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構建[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17, 24(10): 935-938.
[4]張慧霞,馬玲,陳煜,庫爾班江·阿不都熱依木,唐金華. 我校網絡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 教育教學論壇,2016(21).
[5]梁珍淑, 劉忠, 李昌模,王艷環. 研究生課程建設探究[J]. 中國冶金教育, 2015, (6):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