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發展的重要源泉,剖析中華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關聯,是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前提。師范生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應自覺樹立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自覺、自強,在內化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全科師范生 中華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39-02
一、中華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關聯
1.中華傳統文化是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地位的基礎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與國內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西方文化軟實力的蔓延對我國高校師范生思想的沖擊越發強烈。高校是宣揚、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是加強師范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堅定師范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信,形成培育師范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精髓,兩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對師范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實現文化融入、確保文化安全、有利于促進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吸收,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陣地建設的重要舉措。
2.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引導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國外文化的沖擊,大學生中不凡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在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時代,師范生的思想成長迫切需要正確的價值觀作為引領。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紐帶,是踐行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支柱。高校作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更是應該把好關口,探尋以中華傳統文化為重要手段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法,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富含的文化精神,引導師范在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樹立正確價值方向。
3.有利于師范生的成長與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
加強師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對于培育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的師范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充分結合、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豐富高等教育的文化內涵,搭建傳統文化引領師范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不僅有利于高校師范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樹立,同時也將實現中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二、中華傳統文化是培育師范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1.中華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本質共同性
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其現實根據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傳統文化具有本質共同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開展與中共傳統文化的傳播具有相同使命,都是為了民族的統一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而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延續發展的的核心就是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這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的共通性。
2.中華傳統文化深刻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理念
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精髓來講,無論是國家層面追求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還是社會層面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導向,或是公民個人層面追求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念,都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充分彰顯中國特色和中國元素。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的滄海變化與歷史變故,仍然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斷層的文明古國,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體現的時代價值有著相同的訴求。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根源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要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也有賴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生命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從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倫理道德精神中挖掘符合時代發展的內涵價值,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長遠、深入發展。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兩個一百年目標”成為中華民族共同奮斗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華。因此,充分認識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間的密切聯系,探尋中華傳統文化所富含的時代價值,建立中華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內在緊密聯系,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越性與生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核心力量。
三、以傳統文化為核心,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載體建設
1.依托中華傳統文化,耕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土壤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中國傳統文化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如仁愛、和諧、愛國、敬業、孝悌、誠信等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早已內化為中華民族的固有精神,成為個人行為規范和社會良好運行的行為準則。依托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培育師范生的家國情懷、愛國思想、法治與責任意識等理念,引導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責任擔當意識,實現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的充分結合,培育崇高的理想信念,通過認識與實踐的結合中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認同,在傳統文化的浸潤與熏陶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
2.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改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方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開展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方法,是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途徑。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思政課不論是教授內容、講授方式還是考試方法的形式都不易被現在的95后大學生所接受。但是,如果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來,建立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路徑,豐富教學的內容,加強傳統道德文化、家國情懷、理想信念教育,賦予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民族文化的歷史前提和文化語境,促進師范生在深入認識和自覺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更能明白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強化自身責任意識。
3.加強傳統文化熏陶,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
師范生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成長氛圍。注重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思路,使師范生在正確價值觀念的指引下,加強文化環境熏陶,激發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自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高校肩負著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切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的精神理念、行為習慣、制度建設等方面中,使大學生浸潤在化秀傳統文化的氛圍之中,確保師范生在校園環境中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精神,提升文化認同感,樹立文化自信和自覺,在文化熏陶中,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者簡介:季顏駿(1990.12-)男,漢族,上海,助教,碩士研究生,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