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彩虹
【內容摘要】本文就結合我地區學生實際情況,重點分析了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傳承策略,期望可以為初中生語文水平的提升,以及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支持。
【關鍵詞】裕固族 非物質文化遺產 綜合實踐活動 傳承
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語文知識,若初中語文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可以合理有效的引入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則可以使得學生在積極參與的基礎上,更好的傳承相關文化內容,使得學生成為一個擁有強烈愛家鄉、愛祖國情感、高水平語文素質的中學生。
一、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
裕固族是我國甘肅特有的一個少數民族,也是我國當前人數最少的一個少數民族,在社會不斷發展歷史不斷變遷過程中,裕固族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統以及民族習俗,雖然基于對裕固族的詳細分析,發現其祖先曾經使用過的文字,當前已經失傳,但是該民族仍然擁有較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若能夠良好的傳承與發展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可以使得我國文化得到豐富,同時也能夠讓裕固族非物質文化得以流傳。
在研究與分析固族非物質文化中發現,其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主要包括自然風光、人文古跡、風俗民情、音樂、文學、歷史、語言、宗教、舞蹈、人口、風俗文化等非物質文化內容。
二、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傳承
1.讓學生在觀看自然風光中產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僅需要讓學生探究教材中的內容,更需要讓學生走進甘肅地區,從中發現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自然風光,在不斷了解自然風光與自然魅力的基礎上,認識到裕固族的非物質文化,并在分析、學習、綜合探究的過程中,產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為自身發展與區域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做出貢獻。
在引導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來觀看自然風光時,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保證學生觀看的全面性、觀看方法的多樣性,以及學生個人的安全性,通過組織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收集裕固族自然風光,進而使得學生可以了解到在自己周邊所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而在引導學生制定出更加細致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后,讓學生可以結合鄉土地域特征,順利完成自然環境與家鄉社會環境的探究工作。
2.引導學生動手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初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促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真正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之中,進而讓學生之間可以交流其搜集獲得的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在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的基礎上,保證學生能夠為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傳承及保護提供高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例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祁連山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保護祁連山生態環境,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歷史知識以及地理知識,讓班級學生在合理分組的基礎上,可以實地考察、網上搜集資料,進而在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提出幾點保護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建議,讓學生可以在真正動手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實踐探究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進而在不斷學習與探究過程中產生為家鄉服務、傳承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思想。
3.科學規劃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學生文化底蘊
為了在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更好的傳承與發展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學生能夠在感受其魅力的基礎上,擁有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初中語文教師就需要在了解學生當前學習狀態、語文水平的同時,做好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科學規劃工作。
首先,初中語文教師應基于班級學生語文水平,以及對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將學生分成幾個合理的小組,保證其在后期學習與探究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團結協作。其次,初中語文教師應根據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為學生制定出明確的主題,并在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深入于綜合實踐活動之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選題,確定合理分析思路與活動開展方向,讓學生能夠制定出更加科學、細致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方案。最后,初中語文教師也需要讓學生采取寫作的方式,將自己在活動中對裕固族文化的了解,以及自己所收獲的知識總結起來,促使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開展《怎樣保護祁連山生態》這一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收集祁連山近年來生態變化情況,進而結合社會發展對祁連山生態產生的影響提出保護生態的建議,并深入分析建議可行性,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收獲更多文化知識。
綜上所述,要想促使初中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與傳承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就應該讓學生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促使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進而更好的學習與之有關的初中語文知識,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