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光
【摘要】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是新課改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內容,也是實現有效作文教學的重要保障。生活作文教學的構建,旨在將生活滲透到作文課堂,讓生活豐富學生的素材、飽滿作文的情感。本文從生本理念的踐行、緊密聯系生活、滲透生活元素等方面,闡述了生活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實現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作文;實現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重要基礎。傳統語文作文教學僵化、方法單一,弱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形態,不利于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也影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開展。筆者從實踐中發現,將生活元素滲透到作文教學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實現有效作文教學。因此,生活作文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實現,是作文教學的優化與調整,更是開放式多元化教學的構建基礎。本文立足于生活作文的研究,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如何實現生活作文教學,做了如下具體闡述。
一、以生為本,緊密聯系生活,培養學生作文情感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作文教學中,應踐行“生本”理念,從生活出發,豐富作文課堂,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經驗積累之中,培養良好的作文情感。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怕作文課,作文寫作無話可說、無情可表的現狀,弱化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要緊密聯系生活,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用心感受,從中積累寫作素材,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作文寫作之時,有話可說、有故事可講。生活作文教學的實現,關鍵在于如何將“生活”融入作文課堂之上,讓學生從生活的視角去思考、去表達,讓作文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這才是有效生活作文教學的關鍵所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生本”理念的踐行,成為優化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基礎。生活作文教學的開展,就是依托開放式的課堂構建,為學生寫作提供自主空間。
例如在學習《社戲》之后,教師以“民族風俗”為話題,展開了作文寫作教學。學生在《社戲》的學習中,可以領略到魯迅筆下豐富的民俗風情,勾引起來學生源于生活的思考與認識。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將自己身邊的、所見所聞的民俗風情放到寫作之中,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寫作內容,也讓學生懂得如何從生活出發,將生活的細節、情感放大之后,濃縮于作文之中。此外,教師為了更好地強化學生的寫作引導,向學生介紹了《本命年的回想》,該文章就是從實際生活出發,寫了作者小時候過年的一些事情。文章內容質樸,但是情感豐富而真摯,這就是源于生活視角下的情感寫作。對于初中生而言,生活視域相對狹窄,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寫作時無素材可用的尷尬。將生活融入作文中,從生活中積累素材,能夠提高寫作能力。
二、滲透生活元素,培養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寫作
生活是五彩的,將生活元素滲透到作文課堂之上,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寫作練習。在實際教學中發現,不少學生缺乏發現生活的細心,對于生活中的細節、故事、所感所聞缺乏自我的積累,這導致學生對于生活的認識、對于情感的表達,存在諸多的空白點,讓作文內容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實感。為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去利用好生活資源,讓作文走進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枯燥乏味地存在于生活之外。教師可以通過開放式多元化的課堂創設,為教與學的互動實現,提供良好的空間。學生將生活元素作為情感路線、作為敘事表達的主角,讓生活在作文中演繹,讓精彩的生活有不一樣的色彩。
例如在“我的家鄉”的作文教學中,教師發現不少學生對“家鄉”缺乏認識,缺乏植根于家鄉的生活情感,因此,學生無從下筆。對于這樣尷尬的情形,教師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寫作,就需要將生活元素滲透到作文教學之中,讓學生從自我生活出發,從自己眼中的故鄉展開思考,故鄉的風景、故鄉的風土人情、故鄉的建筑物等,都可以成為構建故鄉的重要元素,可以作為作文的寫作內容。實質上,我們的生活內容非常豐富,這就讓故鄉更加飽滿,有太多的事物和情感可以在作文之中進行有效表達。初中學生應從實際生活出發,去描述和表達故鄉之情,更能夠創作出好的作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作文課堂教學應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從生活元素的滲透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成功的寫作往往源于生活,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在作文寫作中表達情感,真摯而豐富,讓作文更加具有感染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生活是初中生作文素材的主要來源,是豐富寫作內容及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初中生要善于發現生活,用心將生活記錄下來,作為作文寫作的元素,讓作文更加飽滿。在筆者看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構建,應著力于生活作文教學的開展。通過緊密聯系生活,讓生活素材成為作文寫作的重要內容,豐富作文的情感表達;通過生活元素的滲透,讓生活元素成為作文情感路線的載體。生活演繹的是精彩,豐富的情感內容在作文教學中滲透,盤活了僵化的作文課堂,也為有效作文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石全.中學生活作文教學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5).
[2]劉俊波.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9).
[3]李慧嫻.新課改下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7(16).
[4]金宇飛.生活引活水,作文添亮點——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生活作文”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6(1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