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莉紅
摘 要:文學經典對于大學生獲取豐富的人文知識、塑造健全的心理與人格有著特殊的作用。大學生是社會閱讀的主體,對社會閱讀方式變化反應最為迅速的群體。因此本文將聚焦大學生的文學經典閱讀行為,分析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的現狀。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文學經典閱讀;現狀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2-0-01
一、新媒體時代文學經典的含義及閱讀意義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統計,截止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4.3%,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9.7%。比照2017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14次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數字化閱讀的迎來大發展,但也帶來了圖書閱讀率增長放緩的新趨勢。顯而易見,在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新媒體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并使得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行為發生巨大的變化。
“經,織從絲也”《說文解字》中記載,段玉裁的注解:織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后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常經?!敖洝敝溉寮业慕浀洌耙幏丁绷x?!暗洹钡涞谋疽鉃槌5馈⒎▌t《爾雅釋詁》:“典,常也”。因此可以理解經典為包含規范性和權威性的雙重含義?!冬F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經典:具有權威性的著作。文學經典是經得起時間考驗并隨時代發展而煥發生命力的珍品,是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代表。[1]
閱讀文學經典,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大學生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基本要素應當是有豐富的人文知識,而人文知識,包括文、史、哲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它們也是人文素養的前提和基礎。[2]閱讀文學經典,有助于大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構筑豐富健康的情感世界。情感是文學的本質,沉浸于文學經典,讓人情感豐滿充實,
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現狀
在新媒體時代,現代電子傳媒的發達,重塑了文化生態,重組了文化秩序,網媒以壓倒優勢排斥文字書寫和印刷媒介,占據了文化主導權,逐步成為生產和傳播文化的主渠道,知識精英的文化權威和地位被顛覆,傳統文學觀念正在遭遇空前的危機,文學經典閱讀出極其尷尬的境地,受多方沖擊,新的文化語境和社會環境下,當代大學生的經典閱讀呈現以下現象:
閱讀文學經典的閱讀欲望不強烈,閱讀意識薄弱,主動性低,對經典閱讀有畏難情緒。當前學生閱讀主要通過電腦、平板或手機,而在這些載體中,經典文本的占有量極為有限。這與過去通過反復閱讀經典、品味經典 來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背道而馳,學生對經典名著僅限于略知梗概。其次經典“難讀”基本是大學生的共識。對于本科大學生而言,經典“難讀”的閱讀感受是真實且客觀的,這與本科階段大學生知識、閱歷等的深度和廣度是基本相適應的。[3]研究發現,除了少數從小就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大學生能堅持閱讀經典外,大部分大學生是半途而廢或停滯不前,這固然有大學生缺乏恒心和毅力等自身原因,大部分學生沒有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經典閱讀指導也是學生經典閱讀中的缺失所在。
經典閱讀受功利性閱讀觀念影響嚴重。功利性閱讀就是根據實際功效或利益來進行閱讀活動,當前大學生普遍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社會、學校和家長以及學生本人的就業功利思想導致只注重對大學生某一方面的技能的訓練和培養,而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心理健康、傳統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培養和熏陶,學生學習重點放在提升自身實用性技能上。加之社會和學校缺乏對學生經典閱讀的指導,大學生閱讀主要著眼于各種證書和相關就業指導的書籍,那些探討人的本源和化界本質、傳遞人文思想和情懷的基礎性的人文學科和古典文化無人問津,高校人文經典閱讀陷入寂靜之中。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篩選能力和自控力受到沖擊直接導致文學經典閱讀缺失。
大學生受熱播影視作品的影響之下而閱讀經典現象十分普遍,如《紅高粱》、《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他們平時關注的其實更多的還是流行的經典。此外,他們對 “經典”的定義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何以默笙蕭 》《小時代》《匆匆那年》等借助網絡、影視等文學作品在學生群體中特別受歡迎,而這些宣傳的青春系列、穿越類流行小說漸成“經典”之勢。由此可見,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這種理想中的對于經典的喜愛是值得懷疑的,特別是從他們對休閑閱讀種類的選擇中更可以發現,傳統文學經典實際上已經成了他們的最后選擇,網絡流行文學逐步成為他們真正喜愛的經典。[4] 而這些言情穿越玄幻類型的通俗小說作品風格大同小異,在這樣的閱讀環境下,經典閱讀被忽視,與網絡經典相比,傳統經典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應景而讀,大學生們對傳統經典不再保有敬畏感。
三、結語
經典閱讀對大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深刻影響也源自經典著作對價值觀的影響、知識量積累的意義以及閱讀的難度等是其他書籍所無法比擬的,經典閱讀促進了大學生認知思維能力、價值觀、知識獲取與創新能力以及心理品質的發展。在新媒體時代,實現文學經典的傳承和發展依然具有重大的意義,促進大學生經典閱讀量需要長期堅持,非一日之功,只有在社會、學校、家庭和自身的共同努力下,方可重新拾起閱讀的優秀傳統,通過閱讀讓整個社會聯系起來,形成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孟恒芳.大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研究[J].青 年 作 家,2015,(6)
[2]張旭東.經典閱讀是全球化時代的選擇[J].觀察與評析,2013,(8)
[3]梅秀秀,秦萍,李雪琛.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閱讀現狀及閱讀推廣研究[J].情報探索,2016(4)
[4]陳露露.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閱讀行為淺析[J].學理論,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