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
在去年體驗江淮iEV6E時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只是它以入門級的姿態恐怕不能吸引有著更高追求的客戶,于是在2017年年底江淮推出了iEV7S。
聚焦小型SUV市場,定位城市代步,江淮以在2015年開發的iEV6S為基礎,開發出了iEV7S,升級了38個系統,使駕駛更加安全、可靠。NEDC工況續駛里程從iEV6S的205km提升到了今天的280km,比iEV6E的180km更是有了顯著的進步。如果保持60km/h等速駕駛,可以實現350km的續駛里程。
按下啟動鍵,在儀表屏上出現了“READY”字樣,放手剎,踩下加速踏板,iEV7S便悄無聲息地駛出了車位。車身小巧的iEV7S在進入主路時提速非常迅猛,將眾多車輛甩在了身后,充分顯示出了電動車的優勢——提速快、動力猛。水滴式的換擋桿顯示出了一定科技色彩,操作起來也很方便。在擋把旁是360°影像按鍵,可以隨時需要隨時獲取。電子手剎使中控臺的布置更簡潔。不足之處是與iEV6E相比,中控臺顯示屏的位置降低了,不利于駕駛中觀察。電子儀表和 iEV6E一樣,作為一款更高端的車型,應該采用更炫的儀表。多功能方向盤上的各種按鍵操作起來很方便,當按下語音控制鍵時便可以用語音控制音響、導航系統,比一些合資品牌的語音控制功能還出色。
在車道上變線超車,顯示出了iEV7S操控靈活的一面,帶來了良好的駕馭激情。不過比起iEV6E來,還是顯得車身有些高了,靈活性有所減弱。在車速60km/h以下釋放加速踏板,電機制動就會及時介入,產生明顯的減速效果,這制動效果比人工踩制動踏板要平順得多。在減速的同時,回收的能量也會存入動力電池。廠家資料顯示,iEV7S與寶馬i3一樣,能量回收率達到17%。當抬起加速踏板減速時,車速減到10km/h后電機制動就會放開,讓車輛實現充分的低速滑行,讓駕駛車輛變得更人性化。在環路上駕駛時基本上不用踩制動踏板了,除非前方車輛完全停了下來,這也是我喜歡電動車的一個方面。
iEV7S的最高車速仍然保持了130km/h。廠家公布的從靜止加速到100km/h用時12s。對于用戶來說,從靜止加速到50km/h的數據更具有實際意義,這也是iEV7S堪比跑車性能的地方,是任何小鋼炮所不能帶來的加速感,這也是我喜歡電動車的地方。綜合工況下,iEV7S百公里能耗是16kWh,比起線條更流暢的iEV6E來說,消耗了更多的電能。帶車輛位置顯示的無死角影像系統帶來了良好的視覺效果,倒車打方向時車尾的行駛軌跡還會隨之改變,帶來了良好的泊車便利性。iEV7S還通過驅動電機與電子駐車(EPB)實現“坡道輔助起步”和 “坡道自動駐車”功能,帶來了更安全、便捷的駕駛。iEV7S在時速20km/h以上便可啟用定速巡航,這也是比傳統車輛具有更大的優勢。而且在巡航駕駛時,調低車速時進行能量回收,在轉向時自動減速至安全車速,這也是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iEV7S的電池采用了與特斯拉相同技術的18650三元鋰電池,電量是39kWh,比iEV6E的24kWh也有了很大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122Wh/kg。iEV7S還有一項顯著的進步是快速充電時只需要1h就可以實現80%電量,比iEV6E有了顯著的提高。在流暢的駕駛背后,是江淮的控制軟件形成的三層次安全架構。電動車在“運行”與“充電”過程中,每500ms實時監控相關變量,實現電動車該動則動,該停則停。江淮電動車性能的目標是要達到日產LEAF的水平,在駕駛中給我的感覺是動力輸出的流暢程度已經達到,剩下的就是車輛底盤的進一步調校,以達到更出色的駕駛感受。
為了消費者能放心使用,江淮還建立了智能監控大數據平臺。每輛車都有遠程數據24小時實時監控,比車主更及時了解車輛信息。通過平臺,收集信息,解決問題。通過手機App不但能實現充電信息的監控,還可實現遙控暖車,帶來更大的便利性。經過十年發展,江淮已經形成了獨創的從電芯、模塊、串聯組、電池包到整車的五層電池系統安全管理設計,形成五層次的高比能動力電池系統熱失控安全開發方法。同時經過九大嚴苛測試(1針刺、2擠壓、3碾軋、4跌落、5浸水、6碰撞、7熱失穩、8即時斷電、9多地域測試),確保電池安全。利用液冷、熱管理部件,使電池組也形成了良好的冷、熱控制系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通過加熱電池,也會讓電池實現順利、高效的充電。
2002年,江淮開啟新能源技術研發之路,2009年,提出iEV純電動驅動路線,構建五層次研發體系,確立純電動驅動路線;從2010年591臺產品投放市場,技術每年迭代一次,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歷時十年,江淮汽車通過迭代研發,形成了產品正向開發能力。iEV6E在2017年109款在售純電動車型中銷量排名前三,銷量達到2.4萬輛。iEV7S售價是20.71萬元,如果價格更理性些,相信會帶來更出色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