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珠
摘 要:童話教學除了一般課文教學常用的識字解文、結構梳理、感悟語言外,還應緊扣童話的文體特點,深入童話內蘊,感受其獨特魅力。文章提出要聚集童話創作特質,在感知中激蕩童心;強化角色內在體驗,在感知中激發童趣;緊扣文本言語形式,在想象中激活童言,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文體規律;教學效益;童心;童趣;童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3-0077-01
童話通過豐富的想象、夸張的手法反映生活,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深受學生的喜愛。入選教材之后,童話成為了促進兒童成長的助推劑。童話教學,作為閱讀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一般課文教學常用的識字解文、結構梳理、感悟語言外,還應該緊扣童話的文體特點,深入童話內蘊,感受其獨特魅力,引領學生學習童話的語言智慧,順應童話的學習規律。
一、聚集童話創作特質,在感知中激蕩童心
童話的文本創作與其他文本有著較大的不同,無論是語言風格、素材選擇以及作者的整體性構思,都彰顯出鮮明的童話特色。因此,童話教學需要聚焦童話的文體特點,將教學的關注點聚焦在童話獨有的認知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文本的內涵。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霧在哪里》一文,作者并沒有就“霧”講多少科學知識,而是將這一學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現象比擬成孩子,賦予天真可愛的特點。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從前有一片霧,他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霧會飛、會躲、會藏、還會自言自語,真是個孩子。“淘氣、頑皮”為霧孩子后面的思想行為定下了基調,這正是此篇童話的精髓所在。教師可相機引領學生朗讀課文,從中找出霧的淘氣和頑皮:他把大海船只、天空太陽、海岸城市連同一切都藏起來了;他把小黑貓也藏了起來,最后連自己也藏起來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充滿孩子氣的自問自答中感受童話的特點,體味童真的樂趣。
學生對霧這個淘氣頑皮的孩子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師則可以提問:那他又是用什么把這一切藏起來的呢?課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插圖清晰地畫著霧孩子有著寬大的白衣服,那是用來藏住一切的寶貝,他那鼓起的腮幫,吹出白色的氣體是藏住一切的法寶。教師可抓住這一契機引領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練習,為學生深化對文本的理解,與霧孩子形成心靈的對話奠定基礎。
二、強化角色內在體驗,在感知中激發童趣
童話是孩子心中那個神奇的世界。每個孩子都渴望成為這個世界中的一員。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文本特色,凸顯童話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成為童話中的某一角色,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從而為走進文本、深入解讀文本提供支撐。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雪孩子》一文,作者融入了許多雪孩子的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不好了!小白兔家著火了!”“他一邊喊,一邊向小白兔家奔去。”“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沖進屋里,冒著嗆人的煙、燙人的火,找哇找哇,終于找到了小白兔。”教師首先引領學生在文中圈畫出這些語句,并以第一人稱“我”代替文中的“雪孩子”與“他”。這樣學生就成了雪孩子,他們可以緊扣童話的語言,調整自己的認知思維,更好地進行感知與思考。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文本的朗讀,分角色表演。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輕松地理解了文本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還深刻地洞察出文本獨有的認知資源,體會當時雪孩子救小兔的急切心情,也會更欽佩雪孩子的勇敢和無畏。
將身心浸潤在童話的角色中,學生自然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學生通過角色表演,真正走進童話世界,感悟經典童話的精神內涵,產生情感的共鳴。
三、緊扣文本言語形式,在想象中激活童言
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板塊是口語交際和習作練習,除了教材中精心的安排之外,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兒童的語言運用實踐。針對課文中許多地方都存在著作者刻意留下的空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膽地推測、想象、拓展,以激活學生內心深處的思維意識,讓兒童語言的稚嫩之花盡情開放。童話題材的文本根據兒童的閱讀特點,往往將相同句式、段式反復使用。教師在解讀文本過程中,要敏銳察覺這些反復出現的詞語、句子,為學生語言實踐創設最佳的平臺。還以《霧在哪里》為例,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不久,大海連同船只和遠方……都露出來了。這里“連同”一詞共出現了四次,而且前后相關聯的事物有著前大后小的特征。教師可以借助四個“連同”拓展學生的口語實踐,首先為學生提供兩組詞語:高山、田野、河流、村莊,莊稼、樹木、建筑、帆船。引導學生模仿課文內容從兩組詞中各選一個詞說一說:( )連同( ),( )連同( ),都藏了起來。
“兒童是成人之父,是上帝派往人間的天使。”他們有著與成人完全不同的認知思維,更有著超越成人的想象力。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正是創設了可感先后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情感體驗,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每種文體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有著與其他文本不盡相同的教育資源和內涵。教師要善于開發、運用童話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深入感知的過程中豐富內在的認知體驗,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志英.中低年級童話教學策略淺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6(06).
[2]高玉翠.小學語文童話教學面面觀[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