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賀
摘要:德育校長是學校的重要人物,對于學校長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對德育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校長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因此,德育校長要提高自身水平,完善管理模式,從而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中德育校長 管理新模式 思考
德育校長綜合素質體現著校風校貌,關乎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在新課標背景下,德育校長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教學,把學生放在首要位置,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思想觀念的新模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德育校長也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重視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作為一個學校的領導者,德育校長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思想束縛,在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方面進行創新,讓老師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調動老師工作積極性,才能使老師更好的向學生傳授知識,進而培養出高素質人才,促進學校長期發展。因此,德育校長要有高度事業心、強烈的使命感,把培養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人才這一目標放在重要位置,在提高學校升學率的同時還要使學生具有綜合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中德育校長要有自覺抵制一切外界誘惑因素的能力,清正廉潔,不為名利所動,不受到金錢等利益的趨勢違背自身的原則。領導者要有獨特的辦學思想、現代教育理念,根據學生需求和社會發展情況作出相應的改變,能夠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作出科學的教育指導思想,進而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德育校長在對學校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把德育工作滲透在各個環節,校長要定期組織教職工進行學習,提高教職工的德育思想,使其更好的向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掌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校園中要積極開展德育活動,以板報、比賽活動等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其中,從而提高學生德育思想,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二、和諧融洽的新模式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德育校長也要根據社會發展步伐不斷完善管理模式,德育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其思想、行為都對學校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德育校長要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管理氛圍,不以領導權利向老師施加壓力,充分尊重老師的意見和想法,為老師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從而使老師在學校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從而促進學校長遠發展。作為德育校長要有寬廣的胸懷,能夠授權讓下屬去做,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從而更好的為學校服務。德育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風向標,對于學校方向有著引導作用,這就需要德育校長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管理才能,對學校進行有效管理,并把任務分配到每個人手上,從而帶領老師和學生朝著目標更好的發展。
三、科學決策的新模式
隨著新課標改革不斷深入,教職工的思想較為活躍,民主意識逐漸增強,學校實行民主管理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德育校長要充分尊重教職工想法,在做重大決策前,要召開相關會議,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從而制定合理的決策,這樣不但充分尊重老師思想,還能有效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向學生傳授知識,達到育人的目的。德育校長要從自己管理水平的有限性看實行民主治校的必然性,德育校長一個人的思想有限,不能考慮到各個方面的事情,這就需要德育校長把其中一部分事物分派到教職工手中,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有助于校長的管理工作,使校長更加自律、自理,進而對學校進行全面管理。此外,德育校長要從自己知識水平的有限性看實行民主治校的可能性,對學生傳授文化知識是一項特殊的管理,社會不斷發展,需要學生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由于德育校長所掌握的知識范圍、精力有限,不能了解各個方面內容,這就需要校長充分發揮出領導的管理職能,激發教師的主動性,充分發揮教師優勢,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進而促進學校長遠發展。
四、激勵管理的新模式
德育校長是學校的最高德育行政領導,主要職責是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熱情,最大限度內發揮出教職工的內在潛能,從而使教職工更好的完成自己本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這就需要德育校長采取一定的激勵方式,傳統的激勵方式主要以物質激勵為主,這種激勵方式在短期內有顯著效果,但不利于學校長期發展。因此,德育校長要改變傳統的激勵方式,對教職工進行精神激勵、榮譽激勵等,例如,對于表現突出的教職工,校長要給予榮譽表彰,每年舉辦評選活動,選出表現優異的教職工,增強教職工對學校的歸屬感,使教職工熱愛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而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五、結語
德育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是學校一切事情的決策者,要想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德育校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從而滿足學生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進而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范國慶,熊群超.對高中德育校長管理新模式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23).
[2]鄒聯克.比較視野下貴州省高中課程改革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陳志利.愿景型領導視角下的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4]楊洋.我國高中德育校長專業標準體系構建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