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領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科學的、有序的、結構性的知識體系;進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多向思維、思維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關鍵詞:思維導圖 問題 知識體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一個好孩子的欲望。新課改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因為其核心理念即“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里的“一切”,指的是所有教育、教學方略的制訂,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之上;這里的“學生”,顯然是指學校里的每一位學生;這里的“發展”,是指學生的全人發展,即學生整個身心各方面的和諧發展。學校教育、教學及一切課外活動,都要有利于讓所有學生得到充分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體現了對人的發展的重視與關注,特別強調知情意行的均衡發展。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對新知識了解、掌握以及運用有清晰脈絡,也能對就知識的歸納總結、聯系形成網狀分布。
一、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蘇格拉底曾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課堂教學如何能真正把這把“火焰”點燃,對于學生來說就是被動變成主動,對于教師來說就是在不斷的創設情景中,讓學生發現問題,教師由幕前轉到幕后,由演員變為導演的過程。同時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的內容,不斷地通過問題探究的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對知識的渴望。
思維導圖可以讓我們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繼續更深度的去了解它,探究它,用多個分支表示問題一步一步深入去鉆研,去探究問題的深處。補一個問題變成多個分支,寫下自己的看法,清晰的表露出自己的思想,清楚的讓人看出這個問題“你”的看法,對這個問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如:“生活中都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屬制作的?構成這些物品的金屬材料都有哪些?我們所使用的金屬物質都源自哪里?常見的金屬礦物有哪些?所有的金屬在空氣中燃燒時所產生的現象是否都相同?”整體來看,這些問題不但發散性強,而且極具探究價值,可以有效激發初中生的探索興趣。可以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去闡述,從而讓他們的回答有條不紊、邏輯性強。通過這些問題的探究,可以讓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簡單的知識結構。
二、解決問題,強化知識體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通過思維導圖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人體的大腦輕松的記憶、思考,把那些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使人看了具體、形象、一目了然,對我們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學生除了需要強烈的問題意識外,還需要掌握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例題示范,規范書寫步驟、規范語言描述、教師主動參與小組討論等形式,通過小組的展示,培養學生主動質疑、主動表達、主動傾聽、主動補充、主動點評。讓學生教學生,用學生自己的體會,以及涉及到的課堂知識來幫助哪些還沒有學會的學生。讓優的教差的,快的教慢的,會的教不會的。針對不同的習題,不同解法、不同的學生、以及不同的班級,采取一題多解,教師采取有效的評價手段,給學生肯定、鼓勵、信任等積極態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書后習題原題基礎上編制變式習題,用以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學會自己畫思維導圖,系統的把課堂知識聯系起來,通過習題變式,舉一反三,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以致用,形成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它能給我們一個思考的空間,你可以在這個核心主題里想到很多事物,能鍛煉我們的多向思維,以及思維能力。思維導圖還能把一件事情分成好幾個層次來了解,讓我們的思維更加詳細、透徹。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經常引領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通過練習、小測驗、學案等形式對課堂上所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提高,通過思維導圖把本堂課的知識梳理清楚,還可以把已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解決生產中的實例、生活中的現象、化學史實、新聞事件等新問題。學生學會的知識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加深印象,進一步理解知識,還可能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如在講“網上下載材料”時,教師先讓學生體驗從網上下載文件后,教師提問:“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從哪里獲取文件的?”“獲取文件以后,我們把它保存在哪里了?”“從網上獲取文件是復制還是移動過程?”“什么是下載?”通過這樣的提問,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什么是下載,即從網上復制文件并保存到自己電腦磁盤的過程叫下載。思維導圖會讓你對一件事情深入思考,并且能讓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它能幫助你寫一篇行云流水的好文章;它能幫助你做一份最獨特的旅游計劃;它能幫助列一份清楚又簡潔的名單……。
總而言之,上課堂教代替不了學,老師講的再好,不如讓學生講的好,部分教師對教學的認識有誤,把自己當作課堂上“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人”,老師的“教”,遠不如讓學生能“主動地學”。教師的工作是為了讓他獲得發展,學生不是任憑老師雕琢的玉石或木頭,學生們是有靈性的人,老師的任務是讓他“敢說能說會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以用思維導圖替代傳統筆記,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也可以幫助學生概括總結規律,也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導圖還可以讓人變得理智、有邏輯性,讓“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它可以讓人變得聰明,讓幼稚變成“有智慧”。
參考文獻:
[1]蒲志榮.利用問題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J].中學課程資源,2015,(95).
(作者簡介:程紹全,大連市一一八中學,研究方向:關注課堂、關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