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楊楊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化,也使得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普遍的關注。初中地理課程是我國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因此,每位初中地理教師必須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更好地推動新課改的充分貫徹與落實。本文即對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地理 有效性 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與標準。因此,初中地理教師也要在實際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不但要使得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基礎地理知識,另外也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等進行有效培養,進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所以,為了積極順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那么每位初中地理教師都要不斷研究,尋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進而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了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初中地理教師就要樹立更加科學、正確的教學理念。要根據新課改的具體要求,更加高效地開展地理教學活動。首先,教學要改變以往陳舊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不能只是一味地為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熱情地理學習,學會如何學習與運用地理知識,并非只是機械的死記硬背。另外,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要結合學生的情感體驗、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組織其開展合理的教學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學習參與性。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中國的行政區劃”相關知識時,假如教師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索然,感覺學習難度較大,影響到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34個省級行政區按照不同的形狀制作成相應的卡片,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另外也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教師再結合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具體位置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動、有趣的拼圖游戲,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并且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熱愛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理論結合實際,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
對于初中地理知識而言,其和人們的現實生活具有密切的關聯。因此,在為學生講解地理知識時,教師不要只是為學生傳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會運用理論知識更好地指導實際生活。不僅如此,教師還要積極地開發與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不僅要運用當前現有的教學教具,例如地球儀、掛圖等。另外,還要利用更多現實生活中的實物道具或者是各種課外圖書等,這樣就可以使得地理教學更加高效,與此同時也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其接觸到更多不同方面的知識。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農業”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現實生活鼓勵學生對農業與現實生活的關系、農業在不同地區的分布情況等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就再引導學生能夠從現實生活中的每一粒糧食出發,對身邊的農業展開深入的思考,之后教師再借助于各種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通過桌椅板凳、裝修家具等,對農業的分類、不同地區農作物的區別等展開深入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地對農業進行發展。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與小組的討論、研究,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教學內容,使得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時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節約糧食、重視農業的思想理念。
三、合理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當前,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也使得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變得更加多樣化,這也使得地理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也要積極地采用多媒體教學法,要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知識通過圖片、視頻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另外,也可采用情景教學法為學生設置比較合適、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教學情景中更加準確地掌握地理知識,加深理解與記憶。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即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小組組員之間進行互相探討與交流,對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討,進而共同掌握教學知識,促進彼此的共同發展與共同進步。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這一相關知識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地理特征等等,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情況。如可以為學生展示青藏高原的景觀圖等,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學習相關的地理知識。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為本,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初中地理知識,而且還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學習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人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財生.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中,2015,(04).
[2]許金款.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7,(05).
[3]黃翔.運用多媒體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成功:中下,2017,(13).
[4]陳建梅.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7,(05).
(作者單位: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太本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