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雯君



【摘要】復習不是為了修補倒塌了的建筑物,而是為了加固原來的結構,并且添建一層新的樓房。復習不是單純機械地重溫舊知識,“溫故”且要“知新”,需要教師勇于探索,靈活運用多種技巧,使學生輕松“溫故”,享受“知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復習策略;部編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傳統復習模式下,很多老師將分數作為目標,以填鴨式、拼時間、滿堂灌、題海戰為形式,以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上老師講得興致勃勃、口干舌燥,學生卻是聽得神情發呆、“睡意盎然”;批改試卷時老師滿腹抱怨、咬牙切齒,學生置身“題海”也是抓耳撓腮、苦不堪言。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更累,復習效果卻往往事與愿違。這不由得讓我們反思如何改革傳統復習模式,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采取科學、有效的復習策略,拒絕“炒冷飯”,保持學生對復習課的新鮮感。
一、溫故:統攬全局,歸類重組,構建有價值的復習內容
(一)歸納梳理,融會貫通
老師首先要潛心閱讀教材,對整冊教材的知識體系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整理、歸納,深諳其內在聯系,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讓復習課變得扎實而豐滿。經過歸類重組,復習時將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整合為四個板塊。結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以他們感興趣的方式命名:
表1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復習要點
復習板塊 復習要點
拼音百寶箱 在拼拼讀讀中運用、鞏固所學拼音。
字詞游樂園 1.采取活潑有趣的方法讓生字及其組成的常用詞語和句子在語境中反復再現,使識字得以鞏固。
2.切實保證寫字質量,關注筆順規則和間架結構,不但能把字寫正確,而且盡量把字寫端正。
閱讀百花園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背誦指定篇目。
2.積累古詩和名言警句,并正確書寫其中學過的字。
3.認識逗號、句號等常用標點符號。認識自然段,能數出有幾句話。按要求畫詞語或句子,通過閱讀能回答問題。
4.主動進行課外閱讀。
口語金話筒 口語交際的訓練關鍵在于平時,隨時關注學生口語表達情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口語交際課中學習的交際原則。期末復習時可以以學生喜愛的游戲來營造自然、輕松的交際氛圍。
要讓學生對復習課保持新鮮感,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聯系學生的生活,運用多種方式輕松活潑地復習。引導學生改變被動接受復習的學習模式,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復習的樂趣。以“拼音百寶箱”復習板塊為例,常規的拼音默寫、拼讀、練習對于孩子來說是枯燥乏味的,毫無新鮮感可言,自然提不起興趣。如果讓拼音復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種語言環境,在拼拼讀讀中運用、鞏固所學拼音,自然水到渠成。
(二)查缺補漏,有的放矢
在復習階段要避免無效信息的反復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復,需要教師在平日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將作業和練習中反饋出的錯誤點進行分析、匯總、分類,分清主次側重,結合班情、學情,精心篩選適合本班學生復習的最有價值的點融入課堂,對“癥”下“藥”。
表2 有價值的復習要點
復習板塊 有價值的復習點
拼音百寶箱 在拼拼讀讀中運用、鞏固所學拼音。
字詞游樂園 1.j、q、x和ü組成音節的分與合。
2.b-d、p-q、n-l、ui-iu、ei-ie等聲母和韻母易混淆。
3.復韻母的標調。
4.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和輕聲。
閱讀百花園 1.學會讀題、審題,能理解題目的意思回答問題。
2.喜歡課外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口語金話筒 關注口語交際中的小貼士,遷移運用于日常交際中。
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易混淆是一年級學生書面表達中常見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在“字詞游樂園”復習板塊設計開辦“錯別字診所”:我班44人,以座位前后4人為一組,開辦11家“診所”。在復習階段以學生合作分工完成的“詞語整理卡”(見下文)為主,分4次進行字詞聽寫,4人輪流擔任“醫生”,以聽寫、看拼音寫詞語等方式搜集、整理、糾正其他“病人”書寫中的錯別字。為了不讓“醫生”發現錯誤,學生會用心地進行準備,“醫生”在“把脈”的過程要細心發現問題,也很好地鞏固了一遍。這比常規的老師統一組織聽寫既節省時間,效果又好。
(三)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因此,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在速度、程度、靈活性上也必然是參差不齊的。復習課上對學生要按不同層次要求,區別對待,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復習帶來的快樂,激發復習的興趣。復習階段的作業也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分層設計:學有余力的學生做一些拓展延伸訓練,暫時后進的學生進行鞏固練習。這樣不同層次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方式上,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 性。尤其是對于暫時后進的學生,教師要盡量發現其閃光點,讓他們在不斷的鼓勵與肯定中建立自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知新:授之以漁,激趣提升,獲取終身受用的語文
能力
(一)習得方法,形成能力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英國教育家洛克也指出:“導師應該記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東西全部教給學生,而在使得學生愛好知識,尊重知識;在使學生采用正當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進他自己?!别B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形成自主復習的能力是復習課的重要目標之一。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字詞游樂園”復習板塊為例,注重對復習方法和習慣的精心指導,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整理,提高語文能力。
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字詞游樂園”復習目標:
1.整理22個筆畫,36個偏旁,學會整理的方法,養成整理的習慣。
2.復習、鞏固識字方法。
3.整理詞語,按筆順規則在田字格內正確、美觀地抄寫詞語,學會合作,實現智慧共享。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復習課開課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前置性復習:
這學期我們學會寫了好多字!瞧,它們都已經在課本的第118頁集合了!這100個字中像“火山”這樣由兩個生字組成的詞語還有不少呢!如果能把它們找出來,再像老師一樣在田字格里工整地抄寫下來,復習起來就更加方便了。
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整理,老師要請大家合作分工完成:以兩個小組為一大組,每個大組負責兩個單元的詞語??纯茨膫€大組找到的詞語最多,寫得最端正。
(二)遷移訓練,拓寬知識
復習不能將學生的眼光局限在教材內,而應該鼓勵他們拓寬視野,延伸至課外,將語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思考。復習課既要引導學生重溫學過的知識,強化語文學習技能,也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拓展與提升。例如,在復習《大小多少》一課時設計游戲“看我72變”:
《大小多少》一課上,我們認識了許多帶有量詞的短語:
一( )牛 一( )貓,一( )鴨子 一( )鳥。
一( )蘋果 一( )棗,一( )杏子 一( )桃。
生活中像這樣的短語還真不少!出示:
一( )花 一( )樹 一( )鉛筆
一( )尺 一( )羊 一( )課桌
孫悟空本領大,眼睛一眨會變化。唰!我變(一朵花)。(提示可以邊做動作邊說)學生開火車接龍:
生1:我變一棵樹。
生2:我變一把尺。
……
這樣的訓練不僅重現了《大小多少》這篇課文,還對學生原有知識進行了拓展。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結合他們的生活,學會舉一反三。
教育家烏申斯基把記憶比作一座大廈,他認為復習不是為了修補倒塌了的建筑物,而是為了加固原來的結構,并且添建一層新的樓房。復習不是單純機械地重溫舊知識,“溫故”且要“知新”,需要教師勇于探索,靈活運用多種技巧,使學生輕松“溫故”,享受“知新”。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