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懿
摘 要: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所以,廣大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出發點和歸宿,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要陣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學習中自覺主動,進而促使學生的整體素質獲得全面發展和提高。以小學數學為例,并結合自身實踐,對如何構建以生為本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這一問題進行了陳述。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傳統的小學課堂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構建高效課堂克服傳統數學教學的弊端,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基于“以生為本”的視角,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幾點分析。
“以生為本”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以生為本”是當代教育所倡導的主要原則,也是多年來眾多教育工作者所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所謂“以生為本”就是將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為教學的前提和依據,教師從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智力等方面綜合考量,綜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以求達到提升全體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見,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能夠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提供先決條件。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重視激勵教學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教育多以獲得高分為為目標,在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都得不到良好的鍛煉,數學應用意識單薄。從小學開始奠定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以生為本,創建高效課堂,能夠有效克服以上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以及動機,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關注個體發展,將“以生為本”與因材施教相結合,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的魅力與學習數學樂趣,懂得用肯定的語言激勵學生,這樣學生的學習動機會逐漸形成,教學效率也會因此而得到提升。
比如,在進行“認識物體和形狀”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動畫短片,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鞋盒、皮球、茶葉罐、乒乓球、鉛筆、骰子等小立方體為內容,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播放,播放的過程中詢問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有一部分學生的回答很積極,能夠正確的說出“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等,教師要給予樂于回答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回答正確學生以表揚,用這種方法感染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但是,也會一部分學生是具有積極性的,但是答案可能是不正確的,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鼓勵的語言激勵他們,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正,而剩下一部分沒有回答問題,不樂于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和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誠意和學習的樂趣,從而消除膽怯心理,更好地融入到學習中,培養學生興趣。
二、注重提問教學,增強教學趣味性
在“以生為本”的前提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首先教師要明確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激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關鍵,激趣過程中運用“以生為本”的理念,恰到好處的進行提問,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學習的各種需求,這樣才能夠達到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
比如,在進行“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最喜歡的“英雄”——孫悟空進行故事改編:有20個桃子,5個小猴子,這個時候美猴王要怎么分配才公平呢?那么如果是30個桃子,4個小猴子,又要怎么分呢?同學們聽到是美猴王的故事,注意力會馬上被吸引過來,并且也會特別注意故事中的細節,這樣就達到了激發學生好奇心與興趣的目的,接下來學生就會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不同的教學內容,故事也需要不斷變化,要從不同的角度,滿足學生不同的好奇心,這樣才可以達到良好的趣味效果。
三、重視情境教學,豐富學生課堂體驗
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看到教學方法與課堂體驗的重要性,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同時也會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情境創建,做到寓教于樂,情景交融,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師可以利用摘蘋果,找朋友這樣的游戲結合多媒體教學,從學生的視覺、聽覺的各個方面調動感官,不僅能夠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觀察多媒體課件的同時,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造里和動手能力,鍛煉他們的團隊精神。
如《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上,教師可以采用以往學生學習過的三角形知識來創建情景,同時借助多媒體設備一同進行,然后這樣說“在早上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很粗心,將三角形的一邊忘在了家里(同時播放∠這個圖像),這樣你們看它們還是三角形嗎?學生們會回答,‘不是,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新的朋友——角”。這樣一來,《角的初步認識》就被輕松簡單地引入進來了,學生在學習角之前就可以對角有初步的印象和認識,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也會相對輕松。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從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入手,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主要是情感交流,教師要從這個方面入手,結合合理的學生的心理特點,投其所好,這樣才能夠順利進行課堂管理,并實現傳授知識目的,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有效性。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高校課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輕松、民主的學習環境,強化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意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生為本。
參考文獻
[1]王洪濤.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建構策略[J].黑龍江教育,2014,(11):77-78.
[2]錢海亞.如何建構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教師,2014,(S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