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就是指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以形象性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情景,例如通過演示實物、道具、卡片、簡筆畫、身體語言、圖片,放錄像或播放錄音、音樂等形式對新教材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把學生帶到特定的課堂藝術境界中,以引起相同的情感體驗,體現“動中學,用中學,樂中學”的語言教學格局。本文研究了初中英語情境教學技巧。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境教學;技巧研究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曾經指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下文談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的幾條途徑。
一、音樂欣賞融匯情境
美妙的音樂常令人心曠神怡,其旋律、音韻、節奏常把人帶進特有的意境中。課前集體哼唱英語歌,可調節學生的心態,其發其作好上課的準備。值日學生作報告時插一段輕音樂,他說得自然,同學們聽得輕松。回想起英語入門階段“拼、讀導學模式”的教學,英語歌曲的確給師生帶來了滿足感。教學字母的音標時,他們學會了字母歌、字母書寫歌、家庭成員歸類歌(按照元音音素[ei]、[i:]、[ai]、[ju:]、[e])將字母分戶,其中O、R為“單身漢”)、元音字母發音歌(即他們在重讀音開、閉音節中的發音規律)等。我們依據學生熟悉的調子編歌填詞,費時少,收效甚多。后期教學中,打招呼、數詞及名詞復數教學、周日名稱的拼寫、月份季節的表達、家中作客、過生日、游戲活動、起睡等功能項目相關的歌曲,都加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學。目前,課外欣賞外文歌曲已成為熱潮。
二、語言描述貼近情境
教師課內應恰當并廣泛地使用課堂語(少用母語),帶動學生學會用英語思索、答疑。運用語言手段創設情境的方式較多,靈活性強,教學中運用相當廣泛。
(1)設置問題情境,拓展學生思維。“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師應設計具有啟發性、遷移性和求異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
(2)通過生動的描述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情緒共振。
(3)通過聽讀短文材料,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歸納能力。
三、實物直觀演示情境
演示情境是英語課堂教學中較常見的一種方法。實物和直觀教具常用于演示教學,如:教學時間表達法“Whats the time?”時,我將模型鐘(a model clock)和鬧鐘分別在前后兩堂課交替使用,進行個人、小組或集體問答,效果特佳。其它如教學“There be”句型、人體部位、方位詞、形容詞的比較級都可用實物來演示教材內容,這種方法基本貫穿了初中英語教學的始終。
四、圖畫教學呈現情境
簡筆畫、掛圖、課文插圖等呈現課文情境,實際上就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我將WeiHuas busy day勾勒出18幅連環簡筆畫(按時間先后順序描述WeiHua一天起床至就寢的系列動作),每幅圖中醒目的時鐘便是學生理解和復述課文的導向,這樣他們易于掌握所學的語言信息。再者,英語課本中的插圖在教學時不容忽略。我們若能充分巧妙地運用好這些插圖,不僅能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和應用英語的綜合能力,還能使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雙重目的。
五、媒體運用展示情境
目前,“CAI”(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方興未艾,他逐漸實現了課堂教學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的優越性。網絡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真實又立體地展現了所學語言的背景和使用背景,它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綜合運用使教學過程有序化、整體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賞心悅目。在較難的有關中國各地區及城市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的短文教學時,采用先重播昨晚天氣預報的視頻導入課題,再引導學生聽課文錄音,結合使用課前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有城市布點的中國地圖),邊聽邊讓學生畫有晴天、雨天、下雪天等圖標的卡片展示相應位置,同時讓另兩位學生配合在黑板上記錄城市氣溫,最后請基礎較好的同學充當weather-man,根據以上信息復述課文。這樣將音、形、義及地理知識融為一體,鍛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角色扮演體驗情景
角色扮演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入角色,進入狀態,體驗情境,突出了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發展了學生個性品質。讓學生分別充當各種角色,搞好課前導入、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由此,LiuMei,Woman,Policeman,Husband各自的形象及語言就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來,其中的旁白由一名學生或教師朗讀。課堂內充滿了濃厚的人文關懷——助人為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道德觀,達到了樂中演、樂于學的真正目的。其它如看病、問路、打電話等話題都可通過角色扮演來鞏固,掌握交際能力。
七、生活經歷再現情景
將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實際,把學生帶入社會,帶進大自然,是英語教學成功的有效途徑。教師應從生活中攝取某一特定的場景,作為學生觀察、感受的客體,從而使學生自然在特有的氛圍中使用英語。教師可利用節假日帶學生到果園摘橘子一事來展開話題。第一天準備,確定人員、地方、交通等事宜。第二天勞動,學生邊勞動邊談感受,增強了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感悟到知識來源于實踐又反指導實踐的辨證關系。其它像是購物、問路、逛動物園等都可以采用生活經歷來感受情境。
八、創設教學情景的原則
1、真實自然,貼近生活。學生通常喜歡討論與自己有關的事,教師設計活動所選擇的場景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2、形式多變,活潑有趣。中學生學習的冬季來自興趣。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創設情境進行交際時,需要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根據中學生愛玩、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設計一些游戲、比賽等。3、難度適當,照顧層次。教師要照顧到層次不同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感到有話可說。現行英語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情境,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創設語言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語言實踐,將枯燥的內容寓于有趣兒的情景教學之中,將課堂變為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場所。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不僅能使語言教材變成活生生的言語,富有生活氣息,使學生產生仿佛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增強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語言信息輸入,產生語言內化,真正做到集體合作,從而為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