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虹
摘 要:化學教學本身并不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智能,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運用化學實驗,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夠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智能。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觀察能力;培養
一、圍繞實驗的“三大原理”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
化學實驗理論的主體內容,可概括為:①實驗原理;②裝置原理;③操作原理。教師應當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對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終滲透著思維訓練活動。
首先,是實驗原理的思維訓練。“實驗原理”即反應原理,指的是每個具體的化學實驗,反映了或說明了或推斷了什么樣的物質發生何種變化的理論。可以圍繞如下的角度引發學生思考:
1.變化實質——什么化學物質(有時還應進一步分析為什么要選用這些物質)?
2.定量關系——反應物之間采用怎樣的物質的量(或質量、或體積、或微粒數目)的關系?為什么要采取此種定量或過量關系?
3.反應條件——實驗時應選擇怎樣的物質狀態、變化溫度、壓強或催化劑條件?
為何要選擇這樣的條件?①儀器選用——根據實驗原理,對特定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選用哪種量取、混合、反應、加熱、除雜、干燥、檢驗、收集、吸收、分離、緩沖(安全)的儀器?為何選用這些儀器更適宜?②配套組合——根據實驗需要,選用的儀器之間,大小、規格應怎樣協調、搭配?如若不這樣組合會出現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種調換或代用?③連接順序——為達到良好效果,選用的儀器應采取怎樣連接的位置順序和安裝與拆除的先后順序?為什么要安排這種順序?不遵循此順序會帶來什么不良后果?
二、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為創造性思維夯實基礎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與化學有關的現象隨處可見。用磚砌墻和貼瓷磚時,先要將磚和瓷磚用水濕潤;新買的鋁鍋,燒過自來水后有黑色斑點;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長得很茂盛,這些奇妙的現象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水泥、鋁和氮氣的性質。
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奇特的實驗現象。例如:一鋁制的盛飲料的易拉罐內充滿CO2氣體,然后往罐內注入適量NaOH溶液,立即用膠布將罐口密封,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呢?首先,易拉罐“內凹變癟”,接著“癟了的罐重新又鼓起來”。對于前面的現象一般很容易解釋。這是因為學生很容易從固有的思維定勢出發,即分析物質發生變化時,只從加入的物質來考慮,只分析NaOH溶液與CO2的反應,就能得出易拉罐“內凹變癟”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后面的現象呢?深入思考,不難得出這是因為容器本身“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也會發生反應。對這些現象的好奇,能使學生的情緒亢奮、激動,從而在白熱化的思維之中,進發出創新的火花。
一般說來,學生對化學實驗都頗有興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驅使所致,由于觀察實驗時目的性不明確,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關鍵設備的主要現象,加之演示實驗時儀器小而教室范圍寬、學生多,所以他們觀察實驗并不準確。為此,在可能條件下,教師宜改演示實驗成并進實驗。
三、對發現新問題的學生進行“贊揚”,提高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觀察的積極性
人們都有這樣的心理特征: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希望受到表揚。初中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因此,化學老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觀察的積極性,可以巧用“贊揚”法。教師不應該吝惜對學生的表揚,對于有進步或者是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都應該積極的進行表揚。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那些認真做實驗,對實驗現象進行認真觀察的學生要進行表揚,特別是對那些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有新的發現的學生更要進行大力的表揚。教師的這種做法不僅對認真做實驗的學生是一種激勵,而且對其他學生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每個學生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自然在實驗的過程中也認真地進行觀察。“贊揚”教學法不僅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死氣沉沉的課堂教學氣氛。
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觀察方法,提高化學實驗觀察的效率
制定有效的觀察計劃。很多初中生都很喜歡化學實驗,主要是因為化學實驗相對于其它學科的學習而言要更有趣,更新奇。但是學生喜歡化學實驗并不等于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實驗觀察方法。由于初中學生接觸化學實驗不久,很多學生都沒有掌握有效的化學實驗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制定有效的實驗觀察計劃,使學生的觀察更有效。指導學生正確的分辨主次現象。教師在對學生的化學實驗觀察能力進行培養時,要引導學生養成全面觀察實驗的習慣。這里所說的全面觀察不是不分主次地觀察,而是主次分明的全面觀察。初中學生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既要對整個實驗過程都要認真的進行觀察,還要有重點地進行觀察,對于實驗中的重點,學生不僅要仔細觀察,還要認真地進行思考,起到更好的觀察效果。
綜上所述,結論十分明顯: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不容忽視,化學實驗活動中的思維訓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對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①觀察裝置圖,選擇所用的儀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用法;②觀察反應物的顏色、狀態;③注意反應發生的條件,同時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④觀察反應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等。要依次進行,不遺漏。實踐證明,注重觀察程序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琳.微型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6):249.
[2]王榮橋.微型實驗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4(1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