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
摘要:一名稱職的初中數學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創設豐富生動、富有趣味的數學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變難懂的內容為易懂的知識。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變得格外靈動。
關鍵詞:初中數學;參與性;數學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受到學生智力水平的制約,需要教師用好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把知識內化到他們的頭腦中,這就需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通過營造民主輕松的教學氛圍,精心創設情境,改良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愉快地接受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使學生有更大的發展。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性的策略有以下幾種。
一、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因素,這不僅影響學習的發生,而且還影響到學習的進程和學習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如何使學科具有吸引力呢。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學科本身沒有什么吸引力,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教學中,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在設計教學思路時,讓學生進入課堂,并在教學中讓學生到黑板前解題,讓他們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并把問題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樣,一節課就不會變得枯燥乏味了。
二、建立新型的課堂關系,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
輕松、和諧、自由、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并且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一個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環境下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且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傳統教學中許多教師或多或少地存在平等對待學生的現象: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予較高的評價,并且在日常學習中對于這些學生的提問給予肯定,而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或者漠視或者根本不給他們機會。這樣不僅違背了課標的要求,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在教學中實現民主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才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環境,才能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良好的發展。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讓他們帶著自信和勇氣自主地進行學習。
三、在參與問題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學習,而且要鼓勵創新,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教人去發現真理。所以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的發散性;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識間的聯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數學思維規律,提出恰當的富于啟發性的問題,去啟迪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同時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試驗、分析、猜想、歸納、類比、聯想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廣開思路,重視發散思維,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探索。
四、讓“成功”走進課堂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從教學中告訴學生,并不是每次考試都要滿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夠圓滿地回答老師的一次提問,能正確的解出一道習題,都算是小有所成。打破神秘感的關鍵是要每一位同學正確對待自我,學會自我競賽,自覺的記住以往學習數學的成績和表現,下一次超過上一次。目前比過去進步就是勝利,就是自己在數學上的一次成功。教師教學中應該“宜淺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則。精講多練作好個別輔導,作好分類指導,對基礎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可以使班里的后進生跟得上,使基礎好的學生又“吃的飽”。從而使學生都嘗到學習數學“成功”的甜頭,進一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在每次全校集會上,教師可以多講優秀學生的事跡,講他們優秀的品質,學習方面的經驗,以激發其他同學的學習興趣,為實現目標而拼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的教育富有想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高漲。
五、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說明他們已有了正確的方向,那么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獨立完成作業是學習和實踐邏輯的外延:
由于現代教育觀念的更新,不少課堂上都出現了引導――探究法。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問題討論一下,這樣一來,許多學生在課下做作業時也想遇到問題討論一下,從而形成依賴思想,這就要求教師適當地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獨立不意味著孤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仆人,無論是互助學習,還是單獨學習,學生都會掌握所學內容。因此,不要把獨立強加給學生,該討論時還是要討論的。
六、重視教學實驗在學生學習中的啟迪作用。
實驗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一種有效手段。一個題目光想不動手,往往會感到茫然無措,動手去做卻會發現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難。通過開展數學實驗,學生自己動手去做,不僅可以直觀地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法,同時看到自己的作品也會使他們感到身心愉悅,進而激發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學生在數學實驗中手腦并用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最大限度地發揮自主能動性,有利于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使所學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同樣也有利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數學這門學科,其知識內容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等顯著特點,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學生學習數學感到枯燥乏味,索然無趣,學而生厭。作為一名稱職的初中數學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創設豐富生動、富有趣味的數學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變難懂的內容為易懂的知識。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變得格外靈動。
參考文獻:
[1].彭新亮.淺析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教師.2016(12)[被引:1,下載:2]
[2].路少榮.提高初中數學中等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探析.新課程(中).2016(09)[被引:0,下載:19]
[3].劉心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14)[被引:0,下載: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