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新
【摘要】作為有效提升小學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讀寫結合法目前并沒有充分地被應用到教學當中去,教學中現有的讀寫結合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使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事倍功半。本文將從讀寫結合法對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出發,依據目前教學中讀寫結合法存在的問題,試闡釋如何將讀寫結合法整合實踐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是檢驗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掌握的關鍵,由此可見,閱讀教學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故此,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增強學生閱讀能力。而讀寫結合法作為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更應被教師不斷開發、創新并充分應用到閱讀教學當中。讓學生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同時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讀寫結合法對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作為學習各學科,乃至日后生活、工作中的基礎,其主要組成部分就是閱讀與寫作這兩部分。閱讀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可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兩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只會閱讀不會寫作則表達不出來,只會寫作不會閱讀則無東西可表達,只有將兩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無論是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才會同步提升。故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讀與寫有效地結合到一起,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及閱讀能力,應被作為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要教學目標。
二、目前教學中讀寫結合法存在的問題
第一,隨著新課改的推廣與實施,雖然讀寫結合法已被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但教學效果并不明顯。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一部分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讀寫相結合的重要性,依舊從內心認為閱讀是閱讀,寫作是寫作,并將此思想體現在教學中,導致讀寫結合法并沒有完全滲透到語文閱讀教學當中。
第二,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大部分時間仍是讓學生進行朗讀,以至于學生沒有寫作的時間,更做不到聽、說、讀、寫融會貫通,更無法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
第三,由于小學語文教材中,寫作的內容比較少,且被單獨設置,導致學生練習寫作的機會少。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沒有意識到讀寫相結合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在閱讀教學中寫作所發揮出的與閱讀相輔相成的作用。
三、將讀寫結合法整合實踐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措施
(一)將閱讀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閱讀是一個需要長久堅持不懈的習慣和過程,如果教師僅是在平日教學中教育學生要多多閱讀書籍,那么對于學生并起不到督促的作用。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將閱讀搬到課堂上來,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令學生形成閱讀習慣。比如,在課堂閱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講出文章的大概意思,以及文章想表達的情感,然后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講出對于文章中某一句話或某一段話的理解。這樣不但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以及表達欲望,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閱讀課外書籍,書寫讀后感
學生在完成對某篇文章或者某本書籍的閱讀之后,產生的思想變化、內心波動,即是學生對于這篇文章或這本書籍的讀后感。教師可以挑選一些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學生閱讀的書籍,讓學生進行課后閱讀,并在閱讀后寫出讀后感,由教師進行審閱,并書寫評語。同時,可在課上與同學們共同交流心得,讓學生都能切實地參與到其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養成良好的閱讀、思考、寫作習慣。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可以挑選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書讓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更容易體會和領悟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更易寫出讀后感,同時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對課文進行仿寫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課文,讓學生學習作者對人、事、物的描寫手法或表達方式,然后依此進行模仿寫作。可以仿寫一段文章,也可以仿寫一句話,其目的是通過對課文仿寫,讓學生可以了解并掌握寫作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三年級上冊第六組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講解時,通過作者對春天的描述,向學生講解哪里運用的是擬人手法,哪里運用的是比喻句,然后讓學生針對此句進行仿寫。在對原文仿寫的過程當中,學生不但更加充分理解了文章內容,更可以熟練掌握并運用此類寫作手法,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提升學習能力及讀寫能力。
(四)開發學生想象力,對文章進行續寫
續寫,其實是開發學生想象能力,提升學生創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對現有文章進行續寫,首先要以理解原文為基礎,在之后的文章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與想象,寫出各種不一樣的結局。此舉不但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可以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激發學生創作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寫作的意愿。有了興趣和動力,讀寫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例如教師在講解三年級上冊第七組第27課《陶罐和鐵罐》時,可以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以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原文后面的故事情節進行續寫。比如陶罐以后會去到什么地方?受到什么樣的待遇?鐵罐已經變成一堆銹土,回想以往對陶罐的言語,現在又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從而引導學生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對原文進行續寫,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五)讓學生堅持寫日記
寫日記可以促進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寫日記,并指導學生如何寫日記,日記不等于記流水賬,是每個學生對自己這一天生活的體會,是對經歷的事情的看法,是自我情緒的表達,也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日記內容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是學習的心得,可以是事后的感悟,也可以是心情的表達等,過一段時間還可以翻回來看看,既有趣,又能再次進行體悟。如此經過長時間的練習,不難發現,學生無論是閱讀理解能力還是寫作表達能力都會有很大進步。而且日記是每個學生心靈深處最真實想法的表達,長時間寫日記有助于學生不斷進行自我認識、自我反思,思考高度也會不斷提升。長此以往,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讀寫能力,也有助于學生自身成長。
(六)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只要讓學生在學習中交到這位“朋友”,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效率都會快速提升,所以,對于閱讀與寫作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交到興趣這位“朋友”,如何才能交到這位“朋友”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年齡段小,對新鮮事物存在好奇心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讓學生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以及寫作所帶來的暢快,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交到興趣這位“朋友”,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被動讀寫變成主動讀寫。同時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讓學生獲得自信心,學習興趣自然而然便會提高了。
四、結語
讀寫結合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可以讓學生體悟到作者通過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創作文章時的思維模式,閱讀的過程不僅是理解與汲取,還涵蓋著情感的表達與傾訴。故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好閱讀和寫作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實際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有效落實[J].新課程·上旬,2017(8).
[2]鄭川.讀寫結合,豐富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石[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12).
[3]馮淑梅.小學語文閱讀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設計[J].發現(教育版),2016(7).
[4]傅夕萍.讀寫結合,發揮閱讀價值[J].考試周刊,2017(30).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