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若鋒
【摘要】課外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拓寬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有效方式。鑒于此,本文對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進行研究,認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課外閱讀,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使課內外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提出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指導精讀、略讀、快速閱讀結合,提高課外閱讀效益等策略,不斷提升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和能力。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狀;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成為教學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2011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需求增加閱讀量,在教學中采用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方法。然而,當前的教學模式仍然只注重課內閱讀,忽視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因此,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材料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這是極為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
一、當前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小學高年級學生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他們對書中驚悚的故事,大自然的奇幻等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想從書中學習人間百態以求得獨立,閱讀量的積累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還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從目前來看,小學生并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造成這樣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隨著多媒體的發展,學生對電視劇、漫畫和游戲的喜愛程度遠超于文學作品,電視與手機的廣泛普及,使很多學生放學之后不是立即打開電視看電視劇,就是利用空余的時間打游戲,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即使有一點時間閱讀,也沒有給予必要的引導。
現在的小學生課外閱讀主要以小說和漫畫為主,這雖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并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當前市面上的書籍種類繁多,而真正具有文學價值的書籍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這一方面應加以指導。
家長經常愿意為學生購買大量的《精彩語文》《作文選》等功能性書籍,讓學生通過閱讀使自己的成績得到提高,然而小學生在這個階段,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家長的硬性要求,只會讓學生更加抗拒閱讀,造成學生的叛逆心理。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很少用紙質書進行閱讀,大部分都會采用電子書的形式,這雖方便了學生的閱讀,但是網上有許多不良書籍,小學生難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對不良書籍進行閱讀,容易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加強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不僅節約時間與金錢,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積極健康的思想素質培養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
(一)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教師的正確指導對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閱讀課堂要講究方法,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需求在課堂上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課內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閱讀的感悟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文章中的精彩句子或片段加以摘抄,對文章的重點內容加以理解,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閱讀的感悟能力。
在選取閱讀題材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選取文段,題材可以是一些社會生輝中的熱點問題、某位名人的傳記、少數民族的風土習俗等。題材的選取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書籍的積極性,在選取題材之后,教師要利用語文閱讀課或合適的時間,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滿足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
課外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不能僅靠課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指導學生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運用遷移規律,指導學生把課堂內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教師平時在課堂上,要根據所學內容推薦一些經典書籍,方便學生的課外閱讀。另外,要布置相應的任務來檢查學生是否進行閱讀,可以采用寫讀書筆記、讀后感、課堂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并對優秀的學生加以表揚,能夠滿足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認同感、自信感,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外閱讀的活動中。
(二)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
小學高年級學生對閱讀內容充滿好奇,卻又缺乏辨識能力,使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書籍的影響,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現在小學生在選擇書籍時多以漫畫和小說為主,在閱讀時只追求速度和刺激,為了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教師要在課上經常推薦一些經典的課外讀物,并指導學生合理地選擇書籍,教會學生自主選擇書籍的方法。
課外讀物可以分為三類,即當讀之書,當看之書,熟讀之書。教師應指導學生有選擇性地進行閱讀,一些與課文內容或與作者相關的書籍被稱為當讀之書,許多課文都是一些經典文學的節選,品讀這些書籍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如在學習《魯濱孫漂流記》時可引導學生對原著進行品讀,學習《草船借箭》時可以引導學生對《三國演義》進行品讀。而關于寓言故事、科普知識、名人傳記的書籍被稱為當看之書。熟讀之書是指字典、詞典等讀書工具,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時,可以運用讀書工具進行查閱。教師也要教會學生使用校圖書館的檢索系統,使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
學生在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時,要講究多樣性。現在書籍的種類、題材、內容多種多樣。教師應指導學生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進行閱讀,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不同書籍的內容與風格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一樣,讀書就好比蜜蜂采蜜,如若只在一朵花上采蜜,所釀出的蜜是非常有限的。
(三)指導學生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提升閱讀效率可以有效節省學生的閱讀時間。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關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精讀、泛讀、快速閱讀相結合的方法,提高閱讀的效率,在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之后,再要求學生把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
精讀就是對一些經典作品或名著,還有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細細品讀,仔細研究之后寫出所閱書籍的心得體會,然后查閱相關的書評,看看自己的理解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并在自己的心得體會中加以補充,深化自己對經典作品的理解與認識,另外,對文章的精彩段落,優美的語句要進行反復的閱讀,并及時進行摘抄,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進行背誦,使學生真正收獲到知識。而對于文章的目錄、簡介、作者等信息要進行泛讀,了解文章大意和作者的寫作風格即可。采用泛讀與精讀相結合的方法,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深對書籍的理解與認識,真正走向閱讀的世界。
快速閱讀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重要方式。快速閱讀不僅節省很多時間,還可以使學生在同樣的時間里,收集更多資料與信息,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不同閱讀方式的選擇,培養學生快讀,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保證閱讀速度,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篩選,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文章的答疑,對培養學生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對文章的快速閱讀,獲取文章大意,能夠幫助學生在語文考試中獲得大量的答題時間。
教師也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學生對閱讀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閱讀速度上都是不同的,所以閱讀質量就會不同,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合理的指導,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樂趣,體會書籍世界中的喜怒哀樂。
三、結語
豐富的閱讀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文學修養。研究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課外閱讀指導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能力,在促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上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也至關重要。在此過程中,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課外讀物的選擇,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指導精讀、略讀、快速閱讀結合,進而使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不斷提高,閱讀的思想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萬寒梅.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培養學生語文素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5).
[2]施明媚.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材料有機引進課堂的實踐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2).
[3]何玉琴.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的探索[J]. 學周刊,2016(9).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