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高中教學內容組成中,物理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隨著新課改不斷實施,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也發生相應的改變。自主學習是順應時代發展而生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只靠學生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校、教師的支持。本文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希望能夠對此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是指教師給予適當的協助,讓學生憑借著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能夠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并且能夠熟練將其運用。因此,自主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更加透徹,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想要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開展得更加順利,必須將這些現有的問題解決。
一、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一) 學生無法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
相較于初中學的物理知識而言,高中物理知識中的重難點內容增加很多,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根本動力。然而,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無法產生興趣,他們認為物理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大部分學生都是“硬著頭皮”學習物理,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 單一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物理教學中,課堂是以教師為主體,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只需要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即可,教學手段非常單一,降低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很多學生對此無法提起興趣,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三) 脫離現實生活
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知識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將學生培養成有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面對生活中困難的人,但是,由于長時間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現代教育已經偏離教育的原始目的。
(四) 學生普遍懼怕物理中的難點
相較于其他學科,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易于學生理解,學生很容易產生“懼怕物理”的情緒,也正是因為此,物理課堂大多數屬于非常沉悶的狀態,學生態度不積極,影響學習效率。
二、 高中物理自主探究學習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物理的課堂學習中,興趣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原始動力,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知識,同時能夠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突破自我,提高學習能力。除此之外,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就感,獲得情感上的體驗,增強學習的信心,能夠更加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知欲。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二節《向心力》為例,在為學生講解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生活中最常見的棉花糖制作過程,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對向心力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視頻了解到原來物理知識并不是非常抽象的,是可以通過具體的實例將其展現出來的,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加原始的學習動力。
(二) 結合生活實際例子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豐富的物理知識與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高中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在課堂教學的開展中,將生活中的例子加入進去,讓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環境里對物理知識學習、理解。《平拋物體的運動》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中第一章第四節的內容,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提出引導性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在電影、視頻中有沒有見過“飛機空投”的片段,或者增氧計算投放的距離等等,讓學生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 小組合作學習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每個人的思想不同,幾個人對一件事情進行思考比一個人獨立思考會更加全面。為了能夠讓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好,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在遇到問題或學習新的知識時,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讓學生們能夠自己經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既可以鞏固他們的知識,也可以培養合作精神。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第二節《研究摩擦力》為例,教師在講解完“什么是摩擦力”之后,可以提出一些可以討論的問題,比如:生活中,有哪些問題是可以用摩擦力解決的?然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在分組時要注意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認知能力,在學習能力較弱的小組中安排一、兩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這樣可以起到帶動作用,讓學生可以共同進步。此外,還可以關于該知識點讓學生展開“小組辯論會”,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認識“摩擦力”。
(四) 注重鞏固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不僅要讓他們能夠將知識學習透徹,更要善于總結、歸納新的知識點,這樣才能夠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自己的物理知識脈絡,避免出現新的知識點剛學習完,已經忘記之前學過的知識點的現象,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步驟。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選修3-1第三章《磁場》的內容為例,在進行本章復習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總結知識點,盡量詳細,在總結的過程中,將自己不太理解或者有些模糊不清的知識點標記出來。總結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小組內相互交換,讓同學幫助自己補充遺落的知識點。最后留出部分時間,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整章學習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對自己學習的知識加以鞏固,提升自主學習的效果。
為了能夠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能夠理解得更加透徹,在教學中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不僅可以對理論知識理解透徹,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習知識的能力,成為綜合性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春杰.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學周刊,2017(23):30-31.
[2] 李安林.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研究[J].魅力中國,2017(41):105.
[3] 封正定.探析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J].中外交流,2017(15):79.
[4] 南寶聚.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7(2):147.
作者簡介:
山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