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作為一種提升學生的手段,并沒有固定的形式,關鍵在于是否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數字媒體專業依托于基礎專業,同時也高于基礎專業,更多地運用了現代科技。但是據調查顯示,我國數字媒體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教學模式老化,固守傳統思維和教學手段,不吸收先進的教學思想,本文主要針對多媒體專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
關鍵詞:數字媒體專業;改革;實踐
一、 存在問題
通過查閱資料和實地考察,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上有較強的“貓性”心理。即在自己擅長的學習領域有更大的興趣,積極性很高,相反,如果某一學科自己不擅長,那么就會出現逃避心理,嚴重者會出現逃課甚至最后掛科的情況。這種情況表現在數字多媒體專業上就是學生偏愛基礎課程,對專業課程存在“逃避”現象。對于專業課非常茫然,感覺不知從何學起。同時,很多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動力也很不足,感覺沒有學習的動力。筆者將問題細化如下:
(一) 數字媒體專業計算機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極端化
目前高職院校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依然是教師單純地從技術角度傳授相關知識,而教師對數字圖形、圖像軟件技術等等表現出薄弱的狀態。
(二) 專業基礎課教學與數字輸入銜接不足
當前的傳媒領域,普遍利用數字技術以及設備進行創作。數字媒體藝術的教學在數字輸入設備、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像機、掃描料、制作技術、概念等方面,還存在銜接不足的情況,這樣制約著學生的設計創意。
二、 教學改革
(一) 注重對教學團隊的管理,以及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
數字媒體出現最初為提升教學質量及效率而出現,近年來才獨立成為一門學科。就其自身而言,是一種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數字媒體專業任職教師自身則應具備優質的藝術素養以及熟練的應用技術。
古語中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說,意指:想要做好某件事,需做好準備工作?!捌鳌敝傅木褪枪ぞ摺τ跀底置襟w教學,教師的創新思維則是“工具”。如上文所言,學生因所屬專業與自身技能不符,或是認為自身的理解能力、技能水平等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因而產生逃避心理,而教師則應重視這類問題。通過以往教學經驗,發揮創新意識,以學生的角度出發,真正預測并掌握學生心理,激發其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強調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知識的灌輸,在此過程中,卻并未注重對其理解能力的衡量,課堂整體積極性往往不高,且因對教師教授的課程缺乏理解,整體的教學效率較低。
為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整體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專業技能,包括筆者在內,所有任職教師均應對傳統教學觀念進行革新。充分發揚“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得以更準確地跟進課堂節奏。對于學生而言,整個教學課堂就如同舞臺一般,學生是“領舞者”,而教師則是“伴舞者”。教師在課堂上,更多應作為一位向導,對學生進行合理地指導及點撥即可。
再者,校方也應做出相應的支持,例如在聘用教師時,更多考慮青年教師,并為其提供對外交流、出國學習的機會,或是到國內先進的科技企業實習、實踐等。同時,鼓勵校內在職教師自發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及深入研究。可以廣泛聘請技術水平較高、對于教學理念有自身獨到看法的技術人員到校兼任教師,或直接作為教學顧問。另外,應積極開展“名師講學活動”“專家點評活動”等,使學生也可參與到交流中,一方面,受專業的專家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對于本學科有更深刻地理解,并學習到國內外先進的技術知識以及操作經驗;另一方面,學校也可在專家講學的過程當中,對學生整體情況進一步的了解,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難點、經驗總結等各階段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名師身上優秀的品格,以及先進的思維意識等,使其可以充分發揚自身所具備的創新精神、探索精神等,并在日后的實踐及工作中,實現“學以致用”,真正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
(二) “校企合作”,幫助學生強化自身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
校方應適當展開“校企合作”方式,通過與社會上科技類企業的合作,創設一種定向學術研究及實踐基地,鼓勵學生積極到合作企業實習,并在實習過程中,通過對企業需求的了解,對自身的技能進行反復地研磨及革新。且應與企業對接者商議,盡可能為學生安排實際參與項目開發的機會,幫助學生鍛煉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再者,通過到企業實習,學生可以在與業內專業人士的交流及聯系過程當中,逐漸體會到本專業對于社會的貢獻,并能相應的學習到專業人士解決問題的思維及方式,培養創新意識。
(三) 明確“人才培養”的真實意義,提升教學實用性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育的最終目的僅是為幫助學生應付考試,然而卻忽略了教學的真正意義。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僅為教師在課堂上,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機械化的講述。且部分教師認為,自身的經驗會幫助到學生,因而完全強迫性的為學生灌輸自身以往的經驗。在此過程中,未能注重幫助學生加強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部分學生甚至因過于零散經驗以及過多的知識,其信心被消磨殆盡。在教育界有一句話:“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边@句話用于數字媒體專業的教學中可謂是實至名歸。數字媒體專業自身對學生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掌握要求較高,若學生在課堂上未能對教師講授的內容做到真正理解,且缺乏對于課堂最基本的興趣,則無法很好地提升自身的相關水平。對于教師而言,能否使課堂的教學內容具備邏輯性,且使學生能夠對自身講述的內容做到真正的理解也是一種挑戰。因此在每次從事教學活動之前,授課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梳理,將講授的思路盡可能思慮周到,且盡可能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于書本上的疑點、難點等進行教授,提升自身組織語言的能力。
同時,也應注重啟發式教學的應用。數字媒體專業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等要求較高,因此教師應以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教授知識。鼓勵其自行進行思考,對學生的思維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自行設計作品,令其在課堂上通過作品設計的實踐過程,以及與同學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能進一步對自身現有的水平進行把握,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鄭剛.數字媒體藝術的審美特征[J].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1).
[2]鄧尚.論數字媒體技術對藝術創作的影響[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03).
作者簡介:馬璿,陜西省咸陽市,西藏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