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也是開闊眼界,豐富情感生活的重要媒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成績?yōu)樽罱K目標,更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拓展學生思維,挖掘學生的潛力為重要教學內容。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都不夠成熟,這對閱讀教學產生了一定的阻礙。本篇文章中主要介紹一些相關的策略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提高策略
閱讀不僅需要學生擁有耐心,更需要教師去教授一些閱讀技巧,掌握閱讀技巧可以使閱讀任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考慮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實效性時,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自身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與課堂指導的重要性。內在的學習態(tài)度與外在的閱讀環(huán)境對學生的閱讀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從完善教學方案,豐富教學手段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的閱讀教學打造更加和諧愉悅的環(huán)境,并且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增加課堂互動,打造和諧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
閱讀環(huán)境對小學生的閱讀心態(tài)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學習態(tài)度對學習效率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簡而言之,可以理解為閱讀環(huán)境的優(yōu)與良間接地影響著學生閱讀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應該針對教學環(huán)境,采取相應的措施。增加課堂互動,拉近師生友好關系是活躍課堂氛圍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閱讀形式比較單一,就是學生坐在教室里安安靜靜地看書,但是事實上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怎樣安靜地看書。眾所周知,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教師硬性要求學生安靜坐在位子上進行閱讀反而會抑制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教師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疏導。比如通過朗誦的形式來緩解學生閱讀的煩躁感。
在學習《翠鳥》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采用先略讀后朗讀最后進行細致講解的步驟學習這篇文章。本篇文章篇幅不是很長,教師要求學生瀏覽全文,做好標記段落,注釋好生詞拼音的必要任務后,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在此期間,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將文章分好段落,選取適當數量的學生和教師進行接龍。教師朗讀第一段,學生甲朗讀第二段,學生乙朗讀第三段,以此類推到倒數第二段,最后一段由教師和學生齊聲朗讀。最后,教師再進行領讀,讓全班同學一起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基本內容已經適當地掌握,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進行細致的講解。通過略讀和朗讀,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就會更加順利一些,教師的講解效率也會有所提高。通過簡單的朗讀互動,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打造出一個和諧愉悅的課堂。同時,這種略讀結合朗讀的方式還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的閱讀效率。
二、 豐富閱讀材料,提高學生視野
閱讀教材不能局限于書本上的文章,教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也可以成立閱讀角,收集學生課外閱讀書籍,進行集中管理與借閱。學生是最理解學生的,所以教師收集班級學生的閱讀刊物比自己捐贈學生讀物更加受到學生歡迎。書籍的閱讀量很大,所以不適合課堂上進行閱讀,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課堂上只能閱讀課文,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豐富閱讀材料,進行補充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搜尋和課文相關的文章在完成課本的教學任務后,擴充學生的閱讀量。
當學生學習寓言故事的相關成語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寓言故事,形象生動地解釋相關的成語。還可以補充一些書本上沒有出現的寓言成語。《亡羊補牢》是小學課本上最為經典的寓言故事之一。教師可以在閱讀之前給學生觀看相關的動漫,讓學生從視聽結合的角度理解這則寓言的含義,內容形象生動,可以讓學生更加印象深刻。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寓言故事如《掩耳盜鈴》《一葉障目》等文章。在進行補充教學時,考慮到課堂時間的因素,教師就不要再進行視頻教學,而是直接讓學生進行閱讀,講解其中的寓意。這種補充閱讀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產生聯(lián)想,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牢記程度,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積累閱讀量,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 教學手段多樣化,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閱讀過程較為枯燥無味,所以提高閱讀興趣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適當的情景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搭配方式。例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周恩來總理在兒時說出的這句話的含義,可以播放視頻或者播放音頻的方式,打造情景。首先,教師可以用PPT簡單地展示周總理的生平事跡。這些遙遠的事跡對小學生來說沒有吸引力,所以教師將重點放在后面的視頻教學上。播放周總理葬禮時的場面,以及相關人員的采訪視頻,讓學生理解人們對周總理的生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從而體會到周總理的偉大。緊接著,教師可以搜尋本篇文章的朗讀音頻,讓學生用心傾聽,理解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情感。通過視頻和音頻的學習,學生對這篇文章的主旨已經基本掌握,接下來,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自己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播放一些合適情景的純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中進行默讀課文。總而言之,教學手段的選取對課堂效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不僅要將課堂內容計劃好,也要將具體的教學手段寫進計劃中。現在中國處在信息技術極度發(fā)達的時代,許多先進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教學手段出現在課堂之上。語文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而不是僅僅被動地接受別人的先進的教學手段。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存在著很大的提高空間,教師應該從多方面考慮,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并且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手段傳授學生閱讀技巧。由上述內容可知,教師在課堂開始可以加入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進行互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此外,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設計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謝小芳.小組合作顯實效,思維碰撞閃火花——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探究[J].生活教育,2016(20):57-58.
[2]覃遠玉.褪盡浮華守本色細化激勵促探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4(10):167.
作者簡介:薛愛梅,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