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因論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為學生的素質的提升提供科學有效的幫助。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嘗試在實際應用教學的過程中嘗試從模因論的視角出發進行教學,而模因論是一種新的理論,它基于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來解釋我們文化教學中的進化規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這一理論被引入到語言教學界,為高職英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基于這樣的視角,構建生態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能夠得到更科學的支持,更好地提升高職學生的英語思維和綜合能力。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結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模因論視角下的生態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模因論;生態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
一、 引言
伴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一些新的教學理論也在不斷地出現。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生態化教學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而對生態化教學模式深入研究以后,教師逐漸發現,模因論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為學生的素質的提升提供科學有效的幫助。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嘗試在實際應用教學的過程中嘗試從模因論的視角出發進行教學,模因論視角下的生態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和相關素養的發展會產生積極有效的幫助作用。所以我認為,老師應該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探索,如何真正的從模因論視角下去思考生態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模因論最早在生物學界被提出,用于解釋各種模仿事物的行為,而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往往希望學生能夠模仿教師的各種學習行為,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從當前的實際教學環境來說,構建生態化教學模式成為一種主流的教學思想,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我將針對高職英語教學,淺談模因論視角下生態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二、 對詞匯教學的啟示
詞匯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因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詞匯是語言的基礎,是表達的載體,只有學好了詞匯,才能為后期的英語學習創造基礎條件。在任何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都需要強調對學生的詞匯教學,通過提升學生的詞匯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真正地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模因論視角下的生態化高職英語教學同樣需要強調詞匯教學的重要性。以詞匯教學作為基礎,探索提升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而理論可以用來指導實踐,老師也必須在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地探索,對理論進行發展、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提升理論的科學性,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到幫助學生更好發展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基于模因論的視角,對于高職英語生態化教學下的詞匯教學有了新的啟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詞匯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一類難點,那就是學生每當遇到形式相近的詞匯時,就常常容易記混淆,而教師又很難找到有效的方式來解決。于是教師可以借助模因論的視角來突破這樣的難點知識,比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這些形式相近的詞匯或詞組總結起來,將其中的聯系和區別全面地講解給學生聽,讓學生能夠知道這些相近的詞匯在哪些地方有什么區別。同時,又可以借助它們的聯系來進行有效記憶。這樣的思想便是借助模因論的模仿思想,將形式相近的詞匯進行總結,突破這一難點知識的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高職英語詞匯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找到了科學的方法來突破重難點知識的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檢驗自己理論教學的質量。在課堂教學和課后的交流過程中,老師都應該積極地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去了解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對于自己課堂的反饋,解決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通過不斷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更大的興趣,同時這樣也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針對性,這樣高職英語教學的質量才能夠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地進行總結和思考,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嘗試。不要被現有的一些模式約束。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應該進行不斷地思考,多從不同的視角去考慮問題,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 對語法教學的啟示
語法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中一個知識較為抽象的部分,也是令很多教師和學生都十分頭疼的一個部分。而在模因論的視角下,教師可以用一種新的思想來進行高效的語法教學,從而為學生構建一個系統的語法知識框架。就以從句的教學為例,在高職英語的學習階段,學生要學到很多的從句類型,有定語從句、賓語從句、主語從句等。于是,教師可以借助模因論的思想,將這些從句的語法知識總結起來,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教師可以先從從句的結構入手,在這些從句類型中,對于結構特別強調的有賓語從句和定語從句,教師可以以這兩個從句為線索,重點講解其結構。再對于引導詞來說,教師可以以定語從句為線索,進行引導詞的專題教學,從而又突破一個難點知識的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借助模因論的思想,找到語法知識框架中的聯系,進行總結性的針對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提升語法知識水平。
四、 對口語教學的啟示
開展有效的口語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發揮英語的語言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傳統的口語教學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模因論的思想,利用標準的口語練習素材,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看的電影作為學生練習的素材,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電影片段的模仿練習。這樣的素材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練習中來。而借助電影片段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口語練習指導,能夠真正掌握正確的發音和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講一口地道的英語。通過這樣的方式,借助模因論的思想,利用有效的練習素材,引導學生進行口語模仿練習,能夠深化其在高職英語生態化教學模式中的運用,幫助教師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 對寫作教學的啟示
寫作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模因論的思想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模仿練習,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就以書信類文章的教學為例,這一章節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用英語來進行書信的寫作,從而提升學生對應用文體的掌握能力。于是,教師可以先準備好一篇結構和內容都十分完整的書信文章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自由討論,通過自主學習能夠了解到書信的基本表達形式。接著,學生再對范文進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中的重點句型和表達方式。最后,再進行簡單的模仿練習,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其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加深對實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 對閱讀教學的啟示
要促進學生英語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必須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基于模因論視角下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更加注重“熟能生巧”這四個字。比如,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以一篇經典的文章作為示例,進行深入的講解。教師先對文章進行簡單的分層,讓學生能夠了解文章的大意。接著,教師要對其中的細節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能夠知道其中的難點語法以及重點句型,突破重難點知識的教學。最后,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談談體會。這樣形成了有效的閱讀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后利用這樣的模式進行自主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模式,能夠提升在閱讀學習中的學習效果,取得更好的進步。
七、 結語
總而言之,在21世紀的今天,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變得多種多樣,生態化的教學模式具有更佳的教學作用,幫助教師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而隨著模因論進入到語言教學界,提出了新的觀點和思想,也為整個高職英語教學體系注入了新的血液。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面對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積極研究,使其更好地為高職英語教學服務,獲取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英語思維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海育.基于模因論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1):389.
[2]李海歡.基于模因論的仿擬策略訓練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07):53-54.
[3]何自然,謝朝群,陳新仁.語用三論:關聯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袁文彬.翻譯研究的語篇分析模式及其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1):23-26.
作者簡介:方向紅,福建省三明市,大田職專。